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229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5
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通过在铜铬混合金属粉末中加入负载有稀土元素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真空热压烧结,不仅能够克服氧化石墨烯与铜基体亲和力差、界面结合力差和氧化石墨烯导电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在石墨烯/金属界面处引入纳米粒子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而且稀土元素能够增强石墨烯的表面活性和界面粘结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工材料的制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序度负载型GO原位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铜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强高导性、热稳定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作电触头材料。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可综合发挥铜和其他材料的优良性能,提高电触头的综合性能。铬具有熔点高、硬度高、截流值小的特性,而且对氧具有很大的亲和性,保证了真空开关触头良好的吸气能力。因此,铜铬触头材料的分断能力强,适用于中压大功率领域。石墨烯是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由sp2杂化的碳原子紧密排列而成的蜂窝状晶体结构。而且石墨烯是已知二维材料中强度和硬度最高的晶体结构,经计算其理论弹性模量高达1.1TPa,抗拉强度可达130GPa。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如氧化石墨烯作为理想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石墨烯与铜基体的亲和力和界面结合力很差,并且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界面的润湿性一直制约着其应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氧化石墨烯通常在相对复杂、苛刻的环境中制得,不仅制备成本较高,产品纯度低,杂质含量高,而且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存在粒径尺寸相对较大,氧化程度较低,内部具有孔洞、缺陷结构,进而抗拉强度低,综合性能差的缺陷。且现有技术中的氧化石墨烯均没有负载结构。因此,如何快速、便捷地制备出一种氧化程度高,性能优异的功能化合物负载型氧化石墨烯,并将其很好的添加、结合入铜铬触头材料来改善成品触头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品粒径较小,功能化合物负载量大,且均匀度好,产品纯度较高,微观形貌规律,无缺陷的负载型氧化石墨烯,并将该负载型氧化石墨烯与铜、铬复合金属进行充分的结合,以制备出一种硬度、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性能优异的电触头材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3wt%的GO,1.5-3.5wt%的纳米CeO2粒子,该纳米CeO2粒子负载于GO的表面,30%的铬,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优选的,所述纯铜粉的粒径为2-5μm,铬粉的粒径为44μm。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1-1.5g:25-30ml:0.5-1g:6-9g的用量配比,分别称取高纯石墨粉、浓硫酸、硝酸钠和高锰酸钾,备用;步骤二、依次将步骤一称取的浓硫酸、硝酸钠和高纯石墨粉加入三口瓶中,在冰水浴且不断搅拌条件下,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为0-5℃进行第一阶段反应25-40min,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高锰酸钾分为三份,按照每间隔8-12min添加一份的方式,在连续搅拌条件下,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10-20℃反应1.5-2.5h,之后,控制反应体系升温至30-40℃反应2.5-3.5h,之后,控制反应体系再次升温至85-95℃,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第四阶段反应25-35min,得到反应产物,备用;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反应产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于33℃水浴条件下进行不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棕黄色,然后,再向混配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搅拌均匀后,于4000rmp的离心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洗涤15-25次,直至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检测不到SO42-,之后,向离心后的下层沉淀中加入去离子水,于4000rmp的离心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水洗15-25次,直至离心水洗后所得上部溶液的PH为5.5-6.5,且上部溶液中检测不到Cl-,然后,将所得沉淀物置于70-90℃温度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处理20-30h,制得氧化石墨烯,备用;步骤四、按照20mg:1mmol:0.7-1.2ml的用量配比,分别称取步骤三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六水合硝酸铈和氨水,之后,将称取的氧化石墨烯和六水合硝酸铈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制得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并加入称取的氨水,于200-250℃条件下进行反应20-30h,之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多次离心洗涤反应产物,并对所得沉淀进行真空干燥,制得负载型氧化石墨烯,备用;步骤五、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30%的铬粉、66.2-68.2%的纯铜粉以及1.8-3.8%步骤四制得的负载型氧化石墨烯,之后,将称取的铬粉和纯铜粉置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3.5-4.5h,制得混合金属粉,备用;步骤六、将步骤五称取的负载型氧化石墨烯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形成悬浮液,之后,将步骤五制得的混合金属粉加入到该悬浮液中,并对所得混合物料进行机械搅拌1.5-3h,然后,转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20-30h,之后,制得混合粉体,备用;步骤七、将步骤六制得的混合粉体转移至石墨模具中,再将石墨模具置于真空度为0.06-1Pa的烧结炉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烧结炉内的升温速率为8-11°C/min,升温的同时不断在石墨模具上进行单轴加压,待炉内温度升高至650℃时,控制石墨模具上的单轴压力为30MPa,保压1h后卸压,继续升温至950℃后开始保温,1h后随炉冷却,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试样,即得成品电触头材料。优选的,在步骤三中,采用0.1mol/ml的BaCl2溶液进行上清液中SO42-的检测。优选的,在步骤三中,采用0.1mol/ml的AgNO3溶液进行上部溶液中Cl-的检测。优选的,在步骤五中,所述球磨时的球料比为5:1,球磨机转速为350r/min。优选的,在步骤六中,所采用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为Lg-0.2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时的冷冻温度为-20℃,冷阱温度为-40℃。优选的,在步骤七中,所采用的烧结炉为ZT-120-22Y型多功能烧结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充分综合发挥了铜、铬、氧化石墨烯和氧化铈四种材料的优势,纳米稀土氧化物粒子不仅能够增强GO的表面活性,而且也能对界面起到钉扎强化作用,从而使铜铬电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所制得的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了390Mpa以上,硬度达到了170HBW以上,致密度达到98.5%以上,导电率达到了62%IACS以上,综合性能优异,能较好的满足电触头材料的使用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在铜铬混合粉体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稀土氧化物粒子,因氧化石墨烯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环氧基和羧基等亲水基团,使得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分散性和表面活性,能够在混料时优化结合界面,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但在提高界面结合能力的同时,由于官能团的大量存在,石墨烯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有所下降,为此,采用950℃真空高温烧结的制备方式,在真空高温烧结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转变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失去部分官能团,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由于含氧基团的失去和碳骨架的重构,使得其电导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3wt%的GO,1.5-3.5wt%的纳米CeO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3wt%的GO,1.5-3.5wt%的纳米CeO2粒子,该纳米CeO2粒子负载于GO的表面,30%的铬,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铜粉的粒径为2-5μm,铬粉的粒径为4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度负载型GO混杂的铜铬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1-1.5g:25-30ml:0.5-1g:6-9g的用量配比,分别称取高纯石墨粉、浓硫酸、硝酸钠和高锰酸钾,备用;
步骤二、依次将步骤一称取的浓硫酸、硝酸钠和高纯石墨粉加入三口瓶中,在冰水浴且不断搅拌条件下,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为0-5℃进行第一阶段反应25-40min,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高锰酸钾分为三份,按照每间隔8-12min添加一份的方式,在连续搅拌条件下,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10-20℃反应1.5-2.5h,之后,控制反应体系升温至30-40℃反应2.5-3.5h,之后,控制反应体系再次升温至85-95℃,并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第四阶段反应25-35min,得到反应产物,备用;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反应产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于33℃水浴条件下进行不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棕黄色,然后,再向混配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搅拌均匀后,于4000rmp的离心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洗涤15-25次,直至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检测不到SO42-,之后,向离心后的下层沉淀中加入去离子水,于4000rmp的离心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水洗15-25次,直至离心水洗后所得上部溶液的PH为5.5-6.5,且上部溶液中检测不到Cl-,然后,将所得沉淀物置于70-90℃温度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处理20-30h,制得氧化石墨烯,备用;
步骤四、按照20mg:1mmol:0.7-1.2ml的用量配比,分别称取步骤三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六水合硝酸铈和氨水,之后,将称取的氧化石墨烯和六水合硝酸铈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制得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并加入称取的氨水,于200-250℃条件下进行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周孟安俊超李丽华田保红宋克兴万欣娣王智勇贾延琳李旭刘勇付明张晓辉王冰洁耿永峰班宜杰张鹏飞梁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