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91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效果差、混合效率低的问题,包括驱动电机、混料筒、穿设于混料筒上且与混料筒可转动连接的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外侧部的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位于混料筒内侧部的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设有粒料进料口,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有粉料出料口,该粉料出料口处设有筛分装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粉料风送口和粒料出料口,所述粉料风送口通过连接管与粉料储料筒和鼓风机连通,鼓风机将粉料储料筒内的粉料吹入混料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混合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粘性的颗粒制品(如精制硫磺颗粒)是通过储存在罐状的容器中进行输送,其带来了很多不便,如装罐过程中会粘附在工具上以及粘附在容器的内表面上,造成加工效率低,或者颗粒制品之间相互粘合成一团,需要下料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因此,通常在切粒完成后通过人工将颗粒制品与粉末状的材料混合,使得粉末粘附在颗粒制品的表面,从而避免颗粒制品粘附在容器上或者相互粘合成一团,但通过人工混合,其混合效果差。现有的,大多采用传统的搅拌混合机进行混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但是,在混合后需要再增加过滤流程,将多余的粉料分离,其过滤的效果不佳,粒料制品往往会携带多余的粉料进入到容器内,形成较为劣质的产品,降低市场的认可度。因此需要研发一款混合效果好、混合效率高且适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效果差、混合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包括驱动电机、混料筒、穿设于混料筒上且与混料筒可转动连接的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外侧部的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位于混料筒内侧部的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设有粒料进料口,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有粉料出料口,该粉料出料口处设有筛分装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粉料风送口和粒料出料口,所述粉料风送口通过连接管与粉料储料筒和鼓风机连通,鼓风机将粉料储料筒内的粉料吹入混料筒内。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筒的内壁设有扰流板或者第一扰流槽。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混料筒的底部,所述搅拌杆与混料筒之间设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个数为六个,各所述搅拌叶片沿搅拌杆的轴向方向交错分布,相邻两所述搅拌叶片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成块状结构,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与粒料撞击的头部以及一体成型的尾部,所述头部的工作面呈弧形面,所述尾部呈锥形结构,所述尾部的上表面下凹形成扰流槽。进一步的,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位于底部且与粉料出料口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有震动电机。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工作时切料完成的粒料通过粒料进料口进入到混料筒内,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对混料筒内的粒料进行搅拌,同时,鼓风机将粉料储料筒内的粉料吹入到混料筒内,鼓风机从混料筒的底部鼓入空气,再加上搅拌叶片的作用,使得原本粘合成团状的颗粒分离并且处于悬浮状态分布于混料筒的内部,搅拌叶片的作用使得粒料能够起到自传运动,使得粒料的外表面能够尽可能的暴漏于空气中,通过鼓风机吹入的粉料能够较好的粘附于粒料的外表面上,使得粉料与粒料的混合效果较好,混合效率高,并且粉料的重量远远低于粒料的重量,在鼓风机吹入后空气后能够将多余的粉料向上吹,并且通过筛分装置将粉料与粒料粉料对粉料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粒料内的粉料量,并且粉料资源形成再利用,同时通过设置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片使得粘接性很强的粒料更容易被分开;进一步的,搅拌叶片的个数为六个,各搅拌叶片沿搅拌杆的轴向方向交错分布,相邻两搅拌叶片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能够较好的作用与粒料上,使得粒料的搅拌均匀性好;进一步的,搅拌叶片上头部的工作面成弧形面从而减少与粒料撞击,有效在搅拌过程中保护粒料,并且结合成锥形结构的尾部,使得搅拌过程中能够加快粒料的运动,同时结合尾部上的扰流槽,使得粒料运动形成紊流状态,使得与粉料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的,筛分装置上的震动电机带动过滤网震动,使得贴附在过滤网上的粒料起到震动移位运动的作用,提高粉料的通过性,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震掉粒料上粘附的多余的粉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筛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参考图1与图2所示,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包括驱动电机1、混料筒2、穿设于混料筒2上且与混料筒2可转动连接的搅拌杆3,所述搅拌杆3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混料筒2的底部,所述搅拌杆3与混料筒2之间设有轴承4,位于混料筒2外侧部的搅拌杆3通过传动组件5与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传动组件5为皮带轮传动组件,位于混料筒2内侧部的搅拌杆3上设有六个搅拌叶片6,所述混料筒2的侧壁上设有粒料进料口7,所述混料筒2的顶部设有粉料出料口8,该粉料出料口8处设有筛分装置9,所述混料筒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粉料风送口10和粒料出料口11,所述粉料风送口10通过连接管12与粉料储料筒13和鼓风机14连通,鼓风机14将粉料储料筒13内的粉料吹入混料筒2内,所述混料筒2的内壁设有扰流板20,使得鼓入的空气在混料筒2内形成紊流状态,提高粉料与粒料的混合。实施例二:参考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各所述搅拌叶片6沿搅拌杆3的轴向方向交错分布,相邻两所述搅拌叶片6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能够较好的作用与粒料上,使得粒料的搅拌均匀性好,所述搅拌叶片6成块状结构,所述搅拌叶片6包括与粒料撞击的头部61以及一体成型的尾部62,所述头部61的工作面呈弧形面63,所述尾部62呈锥形结构,所述尾部62的上表面下凹形成扰流槽64,搅拌叶片6上头部的工作面成弧形面63从而减少与粒料撞击,有效在搅拌过程中保护粒料,并且结合成锥形结构的尾部62,使得搅拌过程中能够加快粒料的运动,同时结合尾部62上的扰流槽64,使得粒料运动形成紊流状态,使得与粉料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加强。本实施例中,所述筛分装置9包括壳体91,所述壳体91上具有进口92和出口93,该进口92位于底部且与粉料出料口8连接,所述壳体91内设有过滤网94,所述过滤网94上设有震动电机95,筛分装置9上的震动电机95带动过滤网94震动,使得贴附在过滤网94上的粒料起到震动移位运动的作用,提高粉料的通过性,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震掉粒料上粘附的多余的粉料。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本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工作时切料完成的粒料通过粒料进料口7进入到混料筒2内,驱动电机1驱动搅拌杆4带动搅拌叶片6转动,进而对混料筒2内的粒料进行搅拌,同时,鼓风机14将粉料储料筒13内的粉料吹入到混料筒2内,鼓风机14从混料筒2的底部鼓入空气,再加上搅拌叶片6的作用,使得原本粘合成团状的颗粒分离并且处于悬浮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混料筒、穿设于混料筒上且与混料筒可转动连接的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外侧部的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位于混料筒内侧部的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设有粒料进料口,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有粉料出料口,该粉料出料口处设有筛分装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粉料风送口和粒料出料口,所述粉料风送口通过连接管与粉料储料筒和鼓风机连通,鼓风机将粉料储料筒内的粉料吹入混料筒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混料筒、穿设于混料筒上且与混料筒可转动连接的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外侧部的搅拌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位于混料筒内侧部的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筒的侧壁上设有粒料进料口,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有粉料出料口,该粉料出料口处设有筛分装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粉料风送口和粒料出料口,所述粉料风送口通过连接管与粉料储料筒和鼓风机连通,鼓风机将粉料储料筒内的粉料吹入混料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的内壁设有扰流板或者第一扰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粉料与粒料混合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混料筒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卓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