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依密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62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涉及钻床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推门,所述推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所述主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端设置有支撑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喷头与螺纹孔的结合,方便对机床内部的清洗,避免杂物留在机床内时间过长,对机床的内部造成损害,通过转动块与伸缩柱的设置,使夹具装置进行角度的调节,另外折叠杆的设置,可以稳固的支撑夹具装置,随着伸缩柱的上下运动,采用转杆与连接柱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刀具的快速切换,以及方便对刀具的安装与拆卸,电机与套筒的组合设置,使支撑臂稳定的进行上下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涉及钻床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初,钻床在世界上还是采用普通继电器控制的,八十年代进入中国的有美国的ELDORADO公司的MEGA50,德国TBT公司的T30-3-250,NAGEL公司的B4-H30-C/L,80年代后期由于数控技术的出现才逐渐开始在深孔钻床上得到应用,特别是90年以后这种先进技术才得到推广。如TBT公司90年代初上市的ML系列深孔钻床除进给系统由机械无级变速器改为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进给用滑台导轨采用滚动直线导轨以外,钻杆箱传动为了保证高速旋转、精度平稳,由交换皮带轮及皮带,和双速电机驱动的有级传动变为无级调速的变频电机到电主轴驱动,为钻削小孔深孔钻床和提高深孔钻床的水平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钻床为了满足模具上的水孔、射销孔等孔系的深孔加工。由过去的单一坐标轴的深孔钻床加工发展到需要加工坐标孔系的多孔加工而开发的三坐标数控深孔钻床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为了满足模具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又开发了除了钻削深孔以外,还可以进行铣削、攻丝等多功能的ZXK2103深孔钻铣中心和三坐标数控ZK2103A、ZKA2102型深孔钻床。不仅有三坐标(三轴数控轴)深孔钻床,而且数控轴已发展到四轴、五轴,有的已到六轴的全自动六轴数控枪钻加工中心或数控铣钻中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各类加工零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随之各种机床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在一些钻孔机床的加工中,不能调节零件的角度进行钻孔,一些机床还存在清洗不便,排屑不便的问题,刀具的安装拆卸较为不便。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部分钻孔机床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不能任意转换零件的角度进行加工,避免多次对零件的加工,减少零件的加工误差的问题,而且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产生的杂物会滞留在机床内,从而容易发生安全隐患;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钻床在车削的过程中会产生铁屑,如果不对铁屑进行清理容易造成铁屑堵塞的问题,进而便于清理铁屑的使用初衷,该钻孔机床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调节夹具的角度,解决零件角度调节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刀具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安装的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清理铁屑能力,方便对铁屑的清理,有利于提高钻床的工作效率,解决了铁屑清理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推门,所述推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所述主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支撑柱的右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套筒的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电机的左端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撑柱贯穿主体与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左端设置有丝杆。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支撑臂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喷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座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座的右端表面设置有转动块,所述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部与装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夹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夹具。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为镂空状,所述丝杆贯穿支撑臂与主体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互啮合,所述电机通过第一固定块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具与转轴的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通过设置的套筒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转杆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且转杆环形阵列在连接柱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喷头与螺纹孔的结合,方便对机床内部的清洗,避免杂物留在机床内时间过长,对机床的内部造成损害,同时在机床加工工作时,对加工刀具进行降温处理,通过转动块与伸缩柱的设置,使夹具装置进行角度的调节,另外折叠杆的设置,可以稳固的支撑夹具装置,在伸缩柱上下运动时,折叠杆也随着伸缩柱的上下运动。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通过采用转杆与连接柱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刀具的快速切换,以及方便对刀具的安装与拆卸,电机与套筒的组合设置,使支撑臂稳定的进行上下运动,方便对零件进行加工处理,另外滑槽的内部设置为镂空状,方便对铁屑的清理,避免铁屑长时间堆积在机床内,对机床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喷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支撑腿;3、推门;4、门把手;5、支撑柱;51、第二固定块;52、套筒;53、电机;54、第一固定块;55、丝杆;6、支撑臂;61、连接柱;62、转杆;63、第一连接块;64、转动轴;65、弯杆;66、第一夹具;67、转轴;7、滑座;71、滑槽;72、第二连接块;73、折叠杆;74、装夹板;75、转动块;76、伸缩柱;77、第二夹具;8、喷头;9、螺纹孔;10、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底部,用来支撑加床的运动,也避免了机床放在地上,出现潮湿的现象,防止机床的生锈,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推门3,推门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4,利用门把手4将推门3通过滑槽进行滑动,主体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左端设置有支撑臂6,主体1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座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推门(3),所述推门(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4),所述主体(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左端设置有支撑臂(6),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推门(3),所述推门(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4),所述主体(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左端设置有支撑臂(6),所述主体(1)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中部设置有套筒(52),所述支撑柱(5)的右端设置有电机(53),所述套筒(52)的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4),所述电机(53)的左端与第一固定块(54)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1),所述支撑柱(5)贯穿主体(1)与第二固定块(5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左端设置有丝杆(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进行钻孔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6)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柱(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依密
申请(专利权)人:何依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