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检测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5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检测线,其包括:机架,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输送带,输送带设置于机架的下端;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表面的一侧;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第一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机架上;第三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第二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机架上;第四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设置于第三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机架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第四检测机构电性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不仅通过机械手臂替代人工,将产品集中于一条检测线上进行自动化作业,从而减少人力及产品周转的时间,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检测效率及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检测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检测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产品及孔位的外观尺寸及结构差异的自动化检测线。
技术介绍
针对产品及孔位的外观尺寸及结构差异,现阶段的检测方式为将整体作业分别划分为四个检测区域,每次检测区域分别安排人员进行人工检测,并且在检测完成后进行产品周转,然而该检测方式容易使产品在周转过程中出现产品混料,以及周转产品时损伤产品,影响产品品质,从而产生人力成本增加、产品检测效率及良率降低的问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线,以解决现阶段的检测方式产生的人力成本增加、产品检测效率及良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线,以解决现阶段的检测方式产生的人力成本增加、产品检测效率及良率降低的问题,所述自动化检测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及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平面板、第一机械手臂、第一吸盘结构、第一治具、第一固定板、第一滑轨结构及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平面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一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平面板、第二机械手臂、第二吸盘结构、第二治具、第二固定板、第二滑轨结构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三平面板、第三机械手臂、第三吸盘结构、第三治具、第三固定板、第三滑轨结构及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治具上;第四检测机构,所述第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检测机构包括第四平面板、第四机械手臂、第四吸盘结构、第四治具及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四平面板上,所述第四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四治具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顶端;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四检测机构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及所述第四传感器为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为电感式传感器。可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及所述第四传感器分别连接环形式光源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二治具、所述第三治具、所述第四治具、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及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分别设置若干个固定柱。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材料为软胶材料。可选的,所述第一平面板、所述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三平面板及所述第四平面板分别设置一凹槽,所述第四平面板还设置另一凹槽,所述另一凹槽的侧边上设置一水平滑板,所述水平滑板与所述第四平面板于水平方向上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二治具四周设置若干个反射棱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臂吸取产品,将其固定于治具上,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传感器对产品外观尺寸、结构以及孔位尺寸进行检测,当传感器检测到产品外观尺寸、结构以及孔位尺寸不合格时,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臂吸取不合格产品,将其放置于第二输送带输出,当传感器检测到产品外观尺寸、结构以及孔位尺寸合格时,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臂吸取合格产品,将其放置于第三输送带输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不仅通过机械手臂替代人工,将产品集中于一条检测线上进行自动化作业,从而减少人力及产品周转的时间,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检测效率及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一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二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二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三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三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四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四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一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二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二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三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三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四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线的第四检测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自动化检测线100包括:机架110,所述机架110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机架11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检测机构130、所述第二检测机构140、所述第三检测机构150及所述第四检测机构160;输送带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n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及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n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平面板、第一机械手臂、第一吸盘结构、第一治具、第一固定板、第一滑轨结构及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平面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一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n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平面板、第二机械手臂、第二吸盘结构、第二治具、第二固定板、第二滑轨结构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n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三平面板、第三机械手臂、第三吸盘结构、第三治具、第三固定板、第三滑轨结构及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治具上;/n第四检测机构,所述第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检测机构包括第四平面板、第四机械手臂、第四吸盘结构、第四治具及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四平面板上,所述第四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四治具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四机械手臂的顶端;/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四检测机构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及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
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平面板、第一机械手臂、第一吸盘结构、第一治具、第一固定板、第一滑轨结构及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平面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一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上,所述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顶端;
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平面板、第二机械手臂、第二吸盘结构、第二治具、第二固定板、第二滑轨结构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上,所述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结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顶端;
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三平面板、第三机械手臂、第三吸盘结构、第三治具、第三固定板、第三滑轨结构及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平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吸盘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顶端,所述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平面板上,所述第三治具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械手臂的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结构上,所述第三传感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复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