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57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包括有导向定位管、定位环和连接装置,其中定位环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下部,导向定位管插设在连接装置一侧的套管内,连接装置内穿设在套管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的底端与定位环的底部相对应。导向定位管的外周圈设有螺纹结构,导向定位管的内腔为中空的,导向定位管由上下两段管体组成,下端管体与上端管体相螺接,下端管体用于克式针的导向和固定,上端管体用于空心钻头的导向和固定。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只有两个,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缩短了康复时间。彻底避免了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手术患者功能恢复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闭合打孔瞄准器,特别涉及一种不需要关节辅助就可以在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的瞄准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普遍采用八字绷带外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不稳定,经常会导致局部错位以及外观畸形错位。因此,现在常采用锁骨远端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和锁骨远端骨折。这样就需要手术切开皮肤直接显露脱位或骨折端,切口通常7-10cm。由于钩钢板的作用,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肩部疼痛不适,愈合后还需要二次取出钢板和螺钉。这样,为了减少创口,避免二次取出钢板,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利用关节镜技术,通过三个小切口,不暴露骨折端和脱位损伤部位,将双钛袢钢板固定在锁骨和喙突基底部,来间接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但是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需要一定的学习周期,骨科医生需要两年以上的关节镜下练习,才能掌握该技能。另外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手术时需要切开三个手术切口,并且很容易触碰到喙突基底下方密布的神经血管,经常会发生医疗事故,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手术时也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过程中现有的借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方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本技术提供的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包括有导向定位管、定位环和连接装置,其中定位环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下部,导向定位管插设在连接装置一侧的套管内,连接装置内穿设在套管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的底端与定位环的底部相对应。导向定位管的外周圈设有螺纹结构,导向定位管的内腔为中空的,导向定位管由上下两段管体组成,下端管体与上端管体相螺接,下端管体用于克式针的导向和固定,上端管体用于空心钻头的导向和固定。连接装置是由连接块、套管和固定机构组成,其中套管设在连接块的前端,导向定位管插设在套管内,连接块上开设有操作孔,固定机构设置在连接块上部的内腔中。固定机构是由固定块、挤压弹簧和控制手柄组成,其中控制手柄枢接在连接块的侧壁上,控制手柄的前端与挤压弹簧的后端相连接,挤压弹簧的前端与固定块的后端相连接,固定块穿设在连接块前端套管的侧壁上,通过控制手柄控制挤压弹簧带动固定块左右滑动以对导向定位管进行固定,固定块与导向定位管接触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弧度与导向定位管的弧度相应,凹槽内设有螺纹结构,凹槽内的螺纹结构与导向定位管外周圈的螺纹结构相匹配。定位环为侧U型结构,其中定位环的上边固定在连接块的底部,定位环的下边前端与导向定位管的底部相对应,使用时定位环的下边前端抵靠在患者喙突的基底部,通过定位环的下边前端对患者的喙突部位进行定位,定位环的侧边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与把持者握手时手的弧度相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麻醉生效后,患者取沙滩椅位(注意如果患者取仰卧位时,要将患者的肩部垫高约8cm,为操作电钻留有空间),通过体表触及患者锁骨的远端定位,然后于锁骨远端1.5-2cm处顺着皮纹走行切开皮肤约1.5cm,然后分离皮下软组织直达锁骨表面,用克氏针探明周围,以确定瞄准器上导向定位管内的克式针准确放在锁骨上表面短径的中点,并且距离锁骨远端约1.5cm;然后通过体表触及喙突的远端定位,在喙突的下方,顺着皮纹切开皮肤约2cm,钝性分离皮下软组织直达喙突的基底部。将定位环的下边前端顶在喙突的基底部,用食指探及喙突基底部的内侧缘,同时确定定位环的下边前端顶在喙突的基底部,并且使其内侧缘和喙突基底内侧缘相平齐。用电钻打入导向定位管下端管体内的克式针,使其穿过锁骨和喙突基底部骨质。定位环的下边能够有效防止克式针过深打入。然后将瞄准器拆除,再次用克氏针探明锁骨进针点是否在锁骨短径的中点,并且距离锁骨远端1.5cm,用食指探明克式针的出点是否在喙突的基底部,并且该点距离喙突的基底的顶端、内侧和外侧至少大于5mm(因为食指尖端横径约1cm)。打入空心钻头。先组装安放瞄准器,将瞄准器上导向定位管的上端管体套入克式针后组装,此时要把导向定位管的下端管体拆除,定位环正好在克式针的下方。再将空心钻头沿着克式针的方向打入,使其穿过锁骨和喙突基底部。这样瞄准器下部的定位环,能够有效防止钻头过深打入。确认空心钻头穿过锁骨和喙突基底部后,将瞄准器和克式针取下。将导丝顺着空心钻穿过锁骨和喙突基底部。然后通过导丝将双袢钛钢板固定在锁骨和喙突基底部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只有两个,并且每个手术切口只有2cm左右。而肩关节镜下的手术操作,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的切口。操作方便。应用瞄准器置入双袢钢板,只需要在两个手术口,把瞄准器安放好,就可顺利将双袢钢板置入。手术时间短。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瞄准器进行手术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而使用关节镜进行的手术至少在1小时作用。手术出血少。由于手术切口小和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一般在10毫升左右。不需要2次手术取出钢板。并发症少。没有肩关节疼痛等并发症。缩短了康复时间。彻底避免了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手术患者功能恢复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瞄准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瞄准器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1、导向定位管2、定位环3、套管4、连接块5、操作孔6、固定块7、挤压弹簧8、控制手柄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包括有导向定位管1、定位环2和连接装置,其中定位环2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下部,导向定位管1插设在连接装置一侧的套管3内,连接装置内穿设在套管3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导向定位管1,导向定位管1的底端与定位环2的底部相对应。导向定位管1的外周圈设有螺纹结构,导向定位管1的内腔为中空的,导向定位管1由上下两段管体组成,下端管体与上端管体相螺接,下端管体用于克式针的导向和固定,上端管体用于空心钻头的导向和固定。连接装置是由连接块4、套管3和固定机构组成,其中套管3设在连接块4的前端,导向定位管1插设在套管3内,连接块4上开设有操作孔5,固定机构设置在连接块4上部的内腔中。固定机构是由固定块6、挤压弹簧7和控制手柄8组成,其中控制手柄8枢接在连接块4的侧壁上,控制手柄8的前端与挤压弹簧7的后端相连接,挤压弹簧7的前端与固定块6的后端相连接,固定块6穿设在连接块4前端套管3的侧壁上,通过控制手柄8控制挤压弹簧7带动固定块6左右滑动以对导向定位管1进行固定,固定块6与导向定位管1接触端设有凹槽9,凹槽9的弧度与导向定位管1的弧度相应,凹槽9内设有螺纹结构,凹槽9内的螺纹结构与导向定位管1外周圈的螺纹结构相匹配。定位环2为侧U型结构,其中定位环2的上边固定在连接块4的底部,定位环2的下边前端与导向定位管1的底部相对应,使用时定位环2的下边前端抵靠在患者喙突的基底部,通过定位环2的下边前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向定位管、定位环和连接装置,其中定位环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下部,导向定位管插设在连接装置一侧的套管内,连接装置内穿设在套管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的底端与定位环的底部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向定位管、定位环和连接装置,其中定位环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下部,导向定位管插设在连接装置一侧的套管内,连接装置内穿设在套管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的底端与定位环的底部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定位管的外周圈设有螺纹结构,导向定位管的内腔为中空的,导向定位管由上下两段管体组成,下端管体与上端管体相螺接,下端管体用于克式针的导向和固定,上端管体用于空心钻头的导向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喙突锁骨闭合打孔瞄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是由连接块、套管和固定机构组成,其中套管设在连接块的前端,导向定位管插设在套管内,连接块上开设有操作孔,固定机构设置在连接块上部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铁成赵毅费运龙夏永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