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伤自动起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31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公开一种防误伤自动起竿架,包括:上臂和下臂及连接二者的拉力弹簧,和一个防护盖,上臂和下臂之间为活动连接,使二者能以折叠方式活动,且上臂和下臂之间还设有自锁触发机构,防护盖罩在拉力弹簧之上,并且防护盖罩的一端与下臂进行活动连接,使防护盖能以该端为轴心翻转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防护盖,提高自动起竿架操作时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误操作或折叠力度不足造成使用者受伤的情况,同时适合老手和新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伤自动起竿架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在操作上能够防止误伤使用者的防误伤自动起竿架。
技术介绍
自动起竿架是一种通过折叠机构和自锁触发机构使钓鱼竿能够实现自动起竿的装置,它便于一个人可操控多支钓鱼竿,解放双手,提高钓鱼的效率和快感,同时,又能钓到更多的鱼。而这种自动起竿架若使用不当或者操作失误,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手部受伤,尤其初学者,造成受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例如:本申请人的一件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08144255U)公开了一种自动起竿架,包括:支撑臂1、托竿臂1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拉力弹簧3,支撑臂设置了自锁触发机构,托竿臂设置了与自锁触发机构配合的锁扣杆体15,自锁触发机构包括:触发锁片8和触发扳机6,触发锁片和触发扳机设于支撑臂的侧面,触发锁片的一端与支撑臂活动连接,另一端的边部设置了抵触凹弧81,同时在触发锁片向外的侧边设置了与锁扣杆体钩锁的钩口9,触发扳机的头部与支撑臂活动连接,并且在其头部的边部设置了与抵触凹弧产生抵触阻力的圆弧面61。该自动起竿架操作时,一手握住支撑臂,另一只握住托竿臂并以支撑臂和托竿臂之间的活动端为轴心向下用力折叠直到锁扣杆体扣在触发锁片8的钩口内,而在这过程中,支撑臂、托竿臂和拉力弹簧之间形成缝口,若操作不当或折叠力度不足,同时,手指又放于缝口内或拉力弹簧上,此时,支撑臂反弹力会造成手指被拉力弹簧夹伤或弹伤的事故,尤其初学者,更容易出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自动起竿架容易误伤使用者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安全性的防误伤自动起竿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上臂、下臂和防护盖,以及连接上臂、下臂的拉力弹簧,上臂和下臂之间为活动连接,使二者能以折叠方式活动,且上臂和下臂之间还设有自锁触发机构,防护盖罩在拉力弹簧之上,并且防护盖罩的一端与下臂进行活动连接,使防护盖能以该端为轴心翻转活动。该技术方案中,加入了具有防护作用的防护盖,防护盖可在上臂和下臂进行折叠的过程中罩在拉力弹簧上,即使在误操作或折叠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被弹簧夹伤或弹伤,同时,也可以防止初学者无意中手指放于拉力弹簧处。更优的,下臂设有第一连接杆,同时,所述防护盖罩的活动端的两边设有对称的轴孔,该两边轴孔分别套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且两边轴孔还设有断口。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防护盖可通过其轴孔连接第一连接杆,使其以该端为轴心进行翻转活动,同时,防护盖上的轴孔还设有断口,通过其断口能使第一连接杆通过并置于轴孔内,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更优的,还包括:地插,该地插的顶端与下臂的底端进行活动连接,使地插能以折叠方式活动,同时,防护盖的背部设有与地插匹配嵌入的凹槽。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地插通过折叠方式进行收藏和展开,同时配合防护盖的凹槽,可进一步收缩自动起竿架的体积,有利于打包运输和携带。更优的,地插的顶端设有限位槽,同时,所述下臂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杆体以移动方式卡入限位槽内。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可以防止地插展开后受外力折叠,影响自动起竿架插在地面的稳定性和自动起竿的精确度,第二螺杆通过移动方式卡入限位槽内,便能锁定地插展开后的位置,避免其随意进行折叠活动,操作既方便,又简单。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加入防护盖,提高自动起竿架操作时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误操作或折叠力度不足造成使用者受伤的情况,同时适合老手和新手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盖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臂;3—下臂;4—地插;5—防护盖;6—拉力弹簧;7—箍带;20—锁扣杆;21—轴钉;22—钩口;23—触发锁片;24—触发扳机;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41—限位槽;51—轴孔;52—缺口;53—凹槽;54—盖槽;A—第一连接座;B—第二连接座;C—第三连接座;D—第四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主要由上臂1、下臂3、拉力弹簧6、自锁触发机构、防护盖5和地插4等部件构成,除防护盖外,各部件均采用铁或不锈钢铸模成型。上臂1起到托起钓竿的作用,其形状呈“U”型体,该“U”型体的凹面(即上部)可供钓竿的柄部放置,“U”型体的凹面还设有箍带7,该箍带横置于“U”型体的凹面上,其一端连接凹面的一侧,另一端可通过扣孔扣于凹面的另一侧,从而有助于加固钓竿位置;“U”型体的凸弧面(即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座A和第二连接座B。下臂3起到支撑上臂1的作用,其形状呈“凵”型体”,该“凵”型体的顶端与第二连接座B通过铆钉活动连接,使上臂和下臂能以折叠的方式活动;“凵”型体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采用为螺杆。连接时,第一连接杆横穿下臂,其杆体处于“凵”型体”的凹槽内,而两端处于“凵”型体”的两侧,最后通过螺母限制其脱落;第二连接杆横穿下臂并可作前后移动,其杆体处于“凵”型体”的凹槽内,而两端处于“凵”型体”的两侧,最后也通过螺母限制其脱落。“凵”型体”的下部设有第三连接座C和第四连接座D。拉力弹簧6共设有两条,并且位于下臂3的凹槽内,该两条拉力弹簧的一端钩住上臂1的底端,另一端钩住第一连接杆31的杆体,从而为上臂和下臂提供强大的拉力,使二者处于拉紧状态。自锁触发机构主要由锁扣杆20、触发锁片23和触发扳机24构成。锁扣杆设于上臂1的下部,其一端通过铆钉、扭簧与第一连接座A活动铆接,使其能以该端部为轴点作翻转和复位运动,另一端设有一轴钉21;触发锁片设于下臂的下部,其一端通过螺钉、螺母和扭簧与第三连接座C活动连接,使其能以该端部为轴点作翻转和复位运动,另一端的边部设置了抵触凹弧,触发锁片的向外侧部设有一钩口22,当上臂折叠至一定角度后,锁扣杆体的轴钉21会随之扣入该钩口22,被钩口钩住;触发扳机24设于触发锁片的一旁,其头部与第四连接座D活动铆接,使触发扳机能以该铆接点为轴心作翻转活动,触发扳机的头部的边部还设有与抵触凹弧产生抵触阻力的圆弧面,当锁扣杆的轴钉扣入触发锁片的钩口内后,触发扳机的圆弧面与触发锁片的凹弧形成抵触力,从而锁住触发锁片的位置,使其不能活动,当触发时,扳动触发扳机,触发锁片的凹弧和触发扳机的圆弧面的抵触力自然消失,触发锁片受其扭簧力作用,向外翻转,而锁扣杆的轴钉则顺势脱离触发锁片的钩扣,上臂受到拉力弹簧的拉力迅速回直。上述自锁触发机构与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08144255U)公开的自锁触发机构的构造原理相同,除此之外,该自锁触发机构还可以采用功能等效的其它已知的自锁触发机构。地插4的顶部与下臂3活动铆接,使地插向下臂的凹槽面翻转折叠,地插顶部的端面两侧设有限位槽41,限位槽可供应第二连接杆32移动置入,锁定地插展开的位置;地插的底部为锥形头,便于插入地面。参照图1、图2,防护盖5设于拉力弹簧6的上部,其下部形成盖槽54,可罩在拉力弹簧、上臂和下臂之间的连接区域,防护盖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对称的轴孔51,轴孔设有缺口52,并通过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伤自动起竿架,包括:上臂(1)和下臂(3),以及连接二者的拉力弹簧(6),上臂和下臂之间为活动连接,使二者能以折叠方式活动,且上臂和下臂之间还设有自锁触发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护盖(5),该防护盖罩在拉力弹簧(6)之上,并且防护盖的一端与下臂(3)进行活动连接,使防护盖能以该端为轴心翻转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伤自动起竿架,包括:上臂(1)和下臂(3),以及连接二者的拉力弹簧(6),上臂和下臂之间为活动连接,使二者能以折叠方式活动,且上臂和下臂之间还设有自锁触发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护盖(5),该防护盖罩在拉力弹簧(6)之上,并且防护盖的一端与下臂(3)进行活动连接,使防护盖能以该端为轴心翻转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误伤自动起竿架,其特征是,所述下臂(3)设有第一连接杆(31),同时,所述防护盖(5)的活动端的两边设有对称的轴孔(51),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猎途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