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1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机构、鱼竿承载机构以及衔接支架三个部分,固定机构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安装在鱼竿支架的外部,鱼竿承载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上方,顶端的内部放置有一根鱼竿,衔接支架连接在固定机构和鱼竿承载机构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机构和鱼竿承载机构的串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将整个防拖装置安装在鱼竿支架上方,鱼竿放置在该装置上,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拖拽鱼竿,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对拖拽鱼竿时所产生的力进行缓冲处理,即卸力,从而确保鱼竿不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为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钓鱼过程中,钓鱼者无法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经常会出现大鱼咬钩后,向深处或远处拖拽鱼线,而此时钓鱼者并无察觉,很容易导致鱼竿被拖拽到水中,对钓鱼者来说,造成了损失,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该装置安装在鱼竿支架上方,鱼竿放置在该装置上,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拖拽鱼竿,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对拖拽鱼竿时所产生的力进行缓冲处理,从而确保鱼竿不受到损伤。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包括:固定机构,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安装在鱼竿支架的外部。鱼竿承载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上方,顶端的内部放置有一根鱼竿。衔接支架,连接在固定机构和鱼竿承载机构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机构和鱼竿承载机构的串接结构。所述鱼竿承载机构包括一根固定连接在衔接支架顶端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滑槽,在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传动导杆和缓冲弹簧,所述传动导杆的端部与缓冲弹簧一端相接触,在所述传动导杆背离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贯穿滑槽延伸至支撑杆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其中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卡合架和下卡合架,所述上卡合架和下卡合架共同形成鱼竿支架的套设结构,所述上卡合架和下卡合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螺栓、紧固螺母以及卡槽形成调节式的活动连接结构,在所述上卡合架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衔接支架的支架定位槽。优选的,所述销轴贯穿设置在上卡合架另一端的内部,所述卡槽开设在下卡合架另一端的内部,所述螺栓的顶端套设在销轴中间区段的外部,所述螺栓的底端延伸至卡槽的下方,并且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母转动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优选的,两端所设置的敞口结构分别通过封堵柱形成密封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封堵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另外一个所述封堵柱与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形成可拆式的活动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开设长度占支撑杆总长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为“Y”字形结构的构件,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开口均竖直向上。优选的,在所述传动导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开设宽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安装在鱼竿支架上方,鱼竿放置在该装置上,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拖拽鱼竿,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大鱼咬钩后,对拖拽鱼竿时所产生的力进行缓冲处理,从而确保鱼竿不受到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鱼竿承载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机构;11、上卡合架;12、下卡合架;13、支架定位槽;14、销轴;15、螺栓;16、紧固螺母;17、卡槽;2、衔接支架;3、鱼竿承载机构;31、支撑杆;32、滑槽;33、第一支撑架;34、封堵柱;35、内螺纹;36、外螺纹;37、传动导杆;38、限位套;39、第二支撑架;310、缓冲弹簧;4、鱼竿支架;5、鱼竿;6、竿止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安装在鱼竿支架的外部;鱼竿承载机构3,设置在固定机构1的上方,顶端的内部放置有一根鱼竿;衔接支架2,连接在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之间,形成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的串接结构。请参阅图2-4,固定机构1包括其中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共同形成鱼竿支架的套设结构,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14、螺栓15、紧固螺母16以及卡槽17形成调节式的活动连接结构,销轴14贯穿设置在上卡合架11另一端的内部,卡槽17开设在下卡合架12另一端的内部,螺栓15的顶端套设在销轴14中间区段的外部,螺栓15的底端延伸至卡槽17的下方,并且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母16转动连接在一起,在上卡合架1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衔接支架2的支架定位槽13。请参阅图5,鱼竿承载机构3包括一根固定连接在衔接支架2顶端的支撑杆31,滑槽32的开设长度占支撑杆31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在支撑杆3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2,在支撑杆31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传动导杆37和缓冲弹簧310,传动导杆37的端部与缓冲弹簧310一端相接触,在传动导杆37背离缓冲弹簧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9,第二支撑架39的顶端贯穿滑槽32延伸至支撑杆31的上方,支撑杆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31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两端所设置的敞口结构分别通过封堵柱34形成密封结构,其中一个封堵柱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3,另外一个封堵柱34与支撑杆31之间分别通过内螺纹35和外螺纹36形成可拆式的活动连接结构,第一支撑架33和第二支撑架39均为“Y”字形结构的构件,且第一支撑架33和第二支撑架39的开口均竖直向上,在传动导杆37的外部活动套设有限位套38,限位套38的直径大于滑槽32的开设宽度。请参阅图6,使用时,先对整根鱼竿支架4进行固定(该过程为公知内容,因此不再赘述),固定后,将整个防拖装置安装在鱼竿支架4上,安装时,首先拧松紧固螺母16,让螺栓15绕着销轴14旋转,从而脱离卡槽17,脱离后,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的开口打开,此时套设在鱼竿支架4的外部,套设后,同理操作,旋转螺栓15,重新回到卡槽17的内部,并拧紧紧固螺母16即可;固定后,钓鱼者便可开始进行垂钓,在垂钓过程中,钓鱼者可以在鱼竿5握持区段的外部,套接竿止环6,套接后,鱼竿5可以放置在第一支撑架33和第二支撑架39的内部,在放置时,需确保竿止环6位于第二支撑架39的一侧,当大鱼咬钩后,对鱼竿5进行拖拽时,鱼竿5会携带竿止环6同步朝向水面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竿止环6会给第二支撑架39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二支撑架39和传动导杆37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在支撑杆31和滑槽3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机构(1),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安装在鱼竿支架的外部;/n鱼竿承载机构(3),设置在固定机构(1)的上方,顶端的内部放置有一根鱼竿;/n衔接支架(2),连接在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的串接结构;/n所述鱼竿承载机构(3)包括一根固定连接在衔接支架(2)顶端的支撑杆(31),在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2),在所述支撑杆(31)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传动导杆(37)和缓冲弹簧(310),所述传动导杆(37)的端部与缓冲弹簧(310)一端相接触,在所述传动导杆(37)背离缓冲弹簧(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9),所述第二支撑架(39)的顶端贯穿滑槽(32)延伸至支撑杆(3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1),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安装在鱼竿支架的外部;
鱼竿承载机构(3),设置在固定机构(1)的上方,顶端的内部放置有一根鱼竿;
衔接支架(2),连接在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机构(1)和鱼竿承载机构(3)的串接结构;
所述鱼竿承载机构(3)包括一根固定连接在衔接支架(2)顶端的支撑杆(31),在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2),在所述支撑杆(31)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传动导杆(37)和缓冲弹簧(310),所述传动导杆(37)的端部与缓冲弹簧(310)一端相接触,在所述传动导杆(37)背离缓冲弹簧(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9),所述第二支撑架(39)的顶端贯穿滑槽(32)延伸至支撑杆(3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卸力功能的鱼竿用防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其中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所述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共同形成鱼竿支架的套设结构,所述上卡合架(11)和下卡合架(1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14)、螺栓(15)、紧固螺母(16)以及卡槽(17)形成调节式的活动连接结构,在所述上卡合架(1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衔接支架(2)的支架定位槽(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洪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