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127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包括农业设施主体、顶部通风窗、环流风机、传感器、金属种植槽、供排水托槽、供水管;顶部通风窗设在农业设施主体的顶部位置,环流风机以及传感器安装在农业设施主体内,种植基质的下方设有金属种植槽,金属种植槽的下方设有供排水托槽,供排水托槽内设有至少一道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以向金属种植槽表面喷射预设温度的水并将热量传递至种植基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温水为温控介质,再通过蒸发作用,在封闭的腔体内通过传导、对流、热辐射与种植槽进行高效热交换,与室内环流风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从而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高效生产种植技术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由于现代农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农业设施单体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沿着种植槽延伸方向长度越来越长。现有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主要为两种:一种为在半封闭温室内部每一条作物种植槽下部均安装风机和风道,风道沿栽培槽的延伸方向布设,风道管侧壁开孔,在风道一端安装有正压风机强制通风做法;另一种为温室开间方向安装风机湿帘和管道加热系统。对于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半封闭温室的风机强制通风很难做到整条风道每一处出风口的风量、风速均匀相同,其必然是沿着风道方向逐渐减弱,即前段风速过大,中段风速合理,末端风速过弱,即系统可靠性差。由于其温控不均,必然造成农业设施内部作物种植的生长极不均匀,作物种植减产、甚至作物死亡。另外半封闭温室风机前部还需要造价昂贵、系统复杂、运行成本极高的空气源热泵、电加热、风机湿帘、对流混合系统、数量极多的温控软件、硬件控制等,整体经济效益极低。因为造价昂贵,很难得到推广应用。对于现有技术第二种湿帘风机技术,由于风机湿帘作用合理间距一般在40米左右,最大极限间距不超过68米,温室规模尺寸受限,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不利于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生产,而且温度沿着开间方向温度上升形成梯度,即温室内部不同区域的温度不相同,种植的作物长势不均,而且中国南方夏季本身湿度过大,湿帘风机降温效果不理想,影响现代高效的设施种植在南方推广应用。针对现有技术的系统可靠性差、造价和运行高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采用温水为温控介质,在通过蒸发作用,在封闭的腔体内通过传导、对流、热辐射与种植槽进行高效热交换,与室内环流风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采用温水为温控介质,在通过蒸发作用,在封闭的腔体内通过传导、对流、热辐射与种植槽进行高效热交换,与室内环流风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农作物种植在种植基质内,包括:农业设施主体、顶部通风窗、环流风机、传感器、金属种植槽、供排水托槽、供水管;所述顶部通风窗设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的顶部位置,所述环流风机以及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内,所述种植基质的下方设有金属种植槽,所述金属种植槽的下方设有所述供排水托槽,所述供排水托槽内设有至少一道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以向所述金属种植槽表面喷射预设温度的水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种植基质上。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一端或两端设有供排水托槽堵头,所述供排水托槽堵头连接所述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通过密封接头与进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的底部通过排水管接头连接排水管。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供水管的第二凹槽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汇集回收排水的第一凹槽。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述供水管的第二凹槽,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两边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汇集回收排水的第一凹槽,所述供排水托槽的截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个用于汇集回收排水的第一凹槽,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侧方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供水管的第二凹槽,所述供排水托槽呈中间低两边高的结构。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两侧边缘位置设有竖向折边以及后弯折边。优选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还包括农业设施结构梁,所述农业设施结构梁至少为一个,安装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的上方位置,所述农业设施结构梁用于悬挂所述金属种植槽。优选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支在地面上,用于承载所述金属种植槽。优选的,所述供排水托槽与金属种植槽形成长度方向密封的腔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温水为温控介质,再通过蒸发作用,在封闭的腔体内通过传导、对流、热辐射与种植槽进行高效热交换,与室内环流风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本技术中的种植槽下面设有封闭的排水槽,喷洒挥发的水蒸气不会直接进入温室内部,也不会对增加温室内部湿度,由于把热交换后留下来的回水及时排走,从而保证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根据农业设施室内温度与作物根部区域需要温度之间的温差,动态的调整槽内供水、喷洒速度和持续时长和供水温度,从而高效、均匀、精确、低成本的实现作物根部温度的控制,提高农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高效生产种植技术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中作物种植根区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中作物种植根区的侧面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1.农业设施主体;2.农业设施结构梁;3.环流风机;4.顶部通风窗;5.农作物;6.种植基质;7.金属种植槽;8.供排水托槽;9.供水管;10.传感器;11地面;100.第一凹槽;101.竖向折边;102.后弯折边;103.喷头;104.金属种植槽表面;105.第二凹槽;108基质块;109.基质条;110.植物根系;201.进水管;202.密封接头;203.排水口接头;204.排水管;205.供水管堵头;210.供排水托槽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现代种植方式主要采用无土栽培,以基质栽培为例,农作物5种植在种植基质6内;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包括:农业设施主体1、顶部通风窗4、环流风机3、传感器10、金属种植槽7、供排水托槽8、供水管9;顶部通风窗4设在农业设施主体1的顶部位置,环流风机3以及传感器10安装在农业设施主体1内,种植基质6的下方设有金属种植槽7,金属种植槽7的下方设有供排水托槽8,供排水托槽8内设有至少一道供水管9,供水管9上设有若干喷头,以向金属种植槽表面104喷射预设温度的水并将热量传递至种植基质6上。本技术中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还包括农业设施结构梁2或者支架(图中未示出),农业设施结构梁2至少为一个,安装在农业设施主体1的上方位置,农业设施结构梁2用于悬挂金属种植槽7。或者采用支架支在地面11上,支架用于承载金属种植槽7;金属种植槽7可以采用吊挂农业设施结构梁2上,也可以为支架支在地面11上。如图2-3所示,供排水托槽8的两端有供排水托槽堵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农作物种植在种植基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设施主体、顶部通风窗、环流风机、传感器、金属种植槽、供排水托槽、供水管;所述顶部通风窗设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的顶部位置,所述环流风机以及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内,所述种植基质的下方设有金属种植槽,所述金属种植槽的下方设有所述供排水托槽,所述供排水托槽内设有至少一道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以向所述金属种植槽表面喷射预设温度的水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种植基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农作物种植在种植基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设施主体、顶部通风窗、环流风机、传感器、金属种植槽、供排水托槽、供水管;所述顶部通风窗设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的顶部位置,所述环流风机以及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农业设施主体内,所述种植基质的下方设有金属种植槽,所述金属种植槽的下方设有所述供排水托槽,所述供排水托槽内设有至少一道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以向所述金属种植槽表面喷射预设温度的水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种植基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一端或两端设有供排水托槽堵头,所述供排水托槽堵头连接所述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通过密封接头与进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托槽的底部通过排水管接头连接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托槽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供水管的第二凹槽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汇集回收排水的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施农业作物种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托槽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农抬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