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信标波束的传输顺序的节点专用排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7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3
公开了用于发射定位信标波束的技术和装置,包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然后,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使用第二传输顺序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第一传输顺序不同于第二传输顺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位信标波束的传输顺序的节点专用排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要求2018年5月30日提交的题为“定位信标波束的传输顺序的节点专用排列(NODE-SPECIFICPERMUTATIONOFTHEORDEROFTRANSMISSIONOFPOSITIONINGBEACONBEAM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78,248和2019年5月28日提交的题为“定位信标波束的传输顺序的节点专用排列(NODE-SPECIFICPERMUTATIONOFTHEORDEROFTRANSMISSIONOFPOSITIONINGBEACONBEAMS)”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号16/423,859的权益,这两个申请通过引用整体明确地并入本文。
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总体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定位信标波束的传输方案。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发展了几代,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临时2.5G和2.75G网络),第三代(3G)高速数据、支持互联网的无线服务和第四代(4G)服务(例如长期演进(LTE)或WiMax)。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包括蜂窝和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和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TDMA变体等的数字蜂窝系统。第五代(5G)移动标准要求更高的数据传送速度、更多的连接数目和更好的覆盖,以及其他改善。根据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5G标准旨在为数以万计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提供每秒几十兆比特的数据速率,为办公室楼层的数十名员工提供每秒1千兆比特的数据速率。为了支持大型传感器部署,应该支持几十万个同时的连接。因此,与当前的4G标准相比,应该显著增强5G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此外,与当前标准相比,应该增强信令效率,并且应该大幅降低延迟。一些无线通信网络(诸如5G)支持在特高频甚至极高频(EHF)频带下进行操作,诸如毫米波(mmW)频带(一般,波长为1毫米至10毫米,或30至300千兆赫)。这些极高频可以支持非常高的吞吐量,诸如高达每秒6千兆比特(Gbps)。然而,在特高频或极高频下进行无线通信的挑战之一是,由于高频率,可能发生显著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波长可能减小,并且传播损耗也可能增加。在mmW频带,传播损耗可能是严重的。例如,相对于在2.4GHz或5Ghz频带中观察到的,传播损耗可能在22至27dB的数量级。在任何频带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大规模MIMO系统中,传播损耗也是一个问题。本文使用的术语MIMO将一般指代MIMO和大规模MIMO两者。MIMO是一种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来利用多径传播以增加无线电链路容量的方法。多路径传播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射频(RF)信号不仅沿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最短路径行进(该最短路径可以是视距(lineofsight,LOS)路径),而且随着它们从发射机传播开并在去往接收机的路上反射离开诸如山丘、建筑物、水等其他物体,还在若干其他路径之上行进。MIMO系统中的发射机包括多个天线,并通过引导这些天线在相同的无线电信道上各自向接收机发射相同的RF信号来利用多径传播。接收机也配备有多个调谐到无线电信道的天线,可以检测由发射机发送的RF信号。当RF信号到达接收机时(由于多径传播,一些RF信号可能延迟),接收机可以将它们组合成单个RF信号。因为发射机发送每个RF信号的功率电平低于它将发送单个RF信号的功率电平,所以在MIMO系统中,传播损耗也是一个问题。为了解决mmW频带系统和MIMO系统中的传播损耗问题,发射机可以使用波束赋形来扩展RF信号覆盖。特别地,发射波束赋形是一种用于在具体方向发射RF信号的技术,而接收波束赋形是一种用于增加沿具体方向到达接收机的RF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技术。发射波束赋形和接收波束赋形可以彼此结合或分开使用,并且下文中对“波束赋形”的引用可以指代发射波束赋形、接收波束赋形或两者。传统上,当发射机广播RF信号时,它几乎在由固定天线图案或天线辐射图案确定的所有方向上广播RF信号。通过波束赋形,发射机确定给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位置,并在该具体方向上投射更强的下行链路RF信号,从而为接收机提供更快(就数据速率而言)和更强的RF信号。为了在发射时改变RF信号的方向性,发射机可以控制由每个天线广播的RF信号的相位和相对幅度。例如,发射机可以使用天线阵列(也称为“相控阵列”或“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产生可以被“操纵”以指向不同方向的RF波的波束,而无需实际移动天线。具体地,RF电流以正确的相位关系被馈送到各个天线,使得在期望方向上来自分开的天线的无线电波相加在一起以增加辐射,同时在不期望方向上抵消来自分开的天线的无线电波以抑制辐射。为了支持陆地无线网络中的位置估计,移动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测量和报告从两个或更多个网络节点(例如,不同基站或属于相同基站的不同传输点(例如,天线))接收的参考RF信号之间的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或参考信号定时差(RSTD)。在发射机使用波束赋形来发射RF信号的情况下,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所关注的波束将是携带具有最高接收信号强度(或最高接收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例如在存在定向干扰信号的情况下)的RF信号的波束。然而,当接收机依赖于具有最高接收信号强度的波束时,接收机执行某些任务的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具有最高接收信号强度的波束在比最短路径(即,LOS路径或最短非LOS路径)更长的非LOS(NLOS)路径上传播的情况下,由于传播延迟,RF信号可能比在最短路径上接收的(一个或多个)RF信号更晚到达。因此,如果接收机正在执行需要精确定时测量的任务,并且具有最高接收信号强度的波束受到更长传播延迟的影响,那么具有最高接收信号强度的波束对于手头的任务可能不是最佳的。另外,由于多个节点(例如,基站)可以同时发射定位信标波束,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可能相互干扰,导致接收节点处感兴趣波束的进一步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呈现了与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简化概要。因此,以下概要不应被视为涉及所有预期方面的广泛概述,也不应将以下概要视为涉及所有预期方面的识别关键或关键元素或描绘与任何特定方面相关联的范围。因此,以下概要的唯一目的是在下面呈现的详细描述之前,以简化的形式呈现涉及与本文公开的机制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概念。在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发射定位信标波束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二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第一传输顺序不同于第二传输顺序。在另一个方面,配置为发射定位信标波束的装置包括第一节点的收发机,该第一节点的收发机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第一节点的收发机还被配置为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二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第一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射定位信标波束的方法,包括:/n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以及/n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二传输顺序从所述第一节点发射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二传输顺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30 US 62/678,248;20190528 US 16/423,8591.一种用于发射定位信标波束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一节点发射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以及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二传输顺序从所述第一节点发射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二传输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是第一波束扫描周期,并且所述第二时间周期是第二波束扫描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至少一个附加时间周期中使用至少一个附加传输顺序从所述第一节点发射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每个传输顺序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波束索引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波束同时发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中同时发射的两个或更多个波束是在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发射的两个或更多个波束的不同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波束被分配不同的频率和/或代码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以不同的出射角发射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极高频(EHF)频带上发射所述多个定位信标波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极高频频带包括毫米波(mmW)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用户设备(UE)、小小区或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顺序和/或所述第二传输顺序基于网络专用参数。


13.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并且所述第二传输顺序基于所述网络专用参数进行排列,所述网络专用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小区标识和/或小区专用伪随机序列初始化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用户设备,并且所述第二传输顺序基于所述网络专用参数进行排列,所述网络专用参数由与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的另一个网络实体提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使用第二节点的第一传输顺序从第二节点发射第二多个定位信标波束;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使用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二传输顺序从所述第二节点发射所述第二多个定位信标波束,其中,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传输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二传输顺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二传输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传输顺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萨迪科N阿贝迪尼MN伊斯拉姆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