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0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1
提供一种即使在持续使用的情况下纤维的保持性能也不容易降低、即纤维的交织性能不容易降低的毛毡针。一种毛毡针(10),其是在针身(12)的表面形成有倒钩(20)的毛毡针(10),其中,在所述倒钩(20)的两侧面(22)形成有随着向上端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因此,不是像以往那样利用倒钩(20)的前表面(21)而是能够利用倒钩(20)的侧面(22)来保持纤维(50)。即,能够不依赖最容易磨损的倒钩(20)的前表面(21)的悬垂形状地保持纤维(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毛毡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毛毡制品的纤维交织的毛毡针。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毛毡针,公知有通过在截面为三角形的针身的角部形成缺口从而形成多个较小的爪(倒钩)而成的毛毡针(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使用这样的毛毡针对毛毡料进行穿孔时,在将针插入时倒钩捕捉纤维并且在拔出针时将纤维释放,从而能够高效地对纤维进行交织。这样的毛毡针的倒钩成为顶端突出来的悬垂形状,由此能够在将毛毡针插入毛毡料时高效地补充纤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31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持续使用这样的毛毡针时,会存在与纤维接触的倒钩的顶端发生磨损并且悬垂形状消失的问题。若悬垂形状消失,则纤维的保持性能会降低,因此纤维的交织性能会降低。如此,存在因毛毡针的持续使用而导致纤维的交织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持续使用的情况下纤维的保持性能也不容易降低、即纤维的交织性能不容易降低的毛毡针。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成的,一种毛毡针,其是在针身的表面形成有倒钩的毛毡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倒钩的两侧面形成有随着向上端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在倒钩的两侧面形成有随着向上端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纤维被拉拽而要从倒钩掉落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两侧面的悬垂形状来抑制纤维的移动。即,不是像以往那样利用倒钩的前表面而是能够利用倒钩的侧面来保持纤维,因此,能够不依赖容易磨损的倒钩的前表面的悬垂形状地保持纤维。因此,无论由磨损导致的倒钩前表面的角度变化如何,都能够稳定地维持纤维的保持性能,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长时间持续使用的情况下纤维的交织性能也不容易降低的毛毡针。此外,也可以是,倒钩的针尖侧的前端部形成为与毛毡针的轴向垂直。换言之,也可以在倒钩的前表面不设置悬垂形状。根据这样的结构,无论倒钩的前表面的磨损的进行情况如何,都能够将纤维的保持性能保持为恒定。另外,纤维的保持性能也不会过高,因此能够在拔出毛毡针时使纤维顺利地从倒钩脱落。另外,也可以是,在倒钩的侧面的上端缘设置有非悬垂区域。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非悬垂区域来调整倒钩的侧面的悬垂形状的高度。例如,为了避免纤维的保持性能过高而在拔出毛毡针时纤维没有从倒钩释放这样的问题,也能够特意将悬垂形状的高度设定为较低,使纤维易于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毛毡针的外观图。图2是A部放大图。图3是B部放大图。图4是C-C线剖视图。图5是D-D线剖视图。图6是E-E线剖视图。图7是从F方向观察图3而观察到的图。图8是倒钩附近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是倒钩附近的放大图,图9的(a)是将毛毡针插入到毛毡料时的说明图,图9的(b)是将毛毡针从毛毡料拔出时的说明图。图10是变形例1的倒钩附近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1是变形例2的倒钩附近的局部放大侧视图(相当于B部放大图)。图12是变形例2的G-G线剖视图。图13是变形例2的H-H线剖视图。图14是变形例3的倒钩附近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是变形例3的倒钩附近的局部放大侧视图(相当于B部放大图)。图16是变形例3的I-I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毛毡针10用于毛毡制品的纤维交织。如图1所示,该毛毡针10具备:针杆11,其形成为大致L字形;和针身12,其与针杆11的顶端连续。该毛毡针10例如安装于板而使用。在供毛毡针10安装的板以与针杆11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将毛毡针10插入该安装孔并从针杆11侧进行敲击等从而将针杆11压入并安装于安装孔。利用机械使如此安装有多个毛毡针10的板进行往复运动。若以与该往复运动的板相面对的方式配置毛毡料,则毛毡针10的顶端(针身12)会反复刺入毛毡料。通过该动作而对毛毡料进行穿孔从而使纤维50交织。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针身12的截面为三角形形状。具体而言,针身12是利用平坦的侧面12b将R角形状的3个角部12a相连而成的形状,成为倒角后的三棱柱状。另外,如图2所示,在该针身1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钩挂纤维50的多个倒钩20。通过在针身12的角部12a设置缺口部14从而形成倒钩20,分别在针身12的3个角部12a以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倒钩20。该倒钩20形成为钩状,构成为在利用毛毡针10对毛毡料进行穿孔时拉拽毛毡料的纤维50。即,如图9的(a)所示,在将毛毡针10插入毛毡料时倒钩20会捕捉纤维50并且进入毛毡料的内部。由此,将纤维50拉拽,执行纤维50的拉紧。之后,如图9的(b)所示,在将毛毡针10从毛毡料拔出时,所捕捉的纤维50从倒钩20被释放。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从而能够使毛毡料的纤维50交织而拉紧。以下,详细论述上述的倒钩20的形状。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倒钩20是通过在针身12的角部12a设置缺口部14而形成的。如图3~图8所示,该缺口部14是对针身12的角部12a进行切割而形成的,作为切割面,其具备底面15和与底面15的针尖29侧的部分连续的倾斜面16。由于倒钩20是对针身12的角部12a进行切割而形成的,因此,在沿着毛毡针10的轴向观察时倒钩20形成为不会从针身12的轮廓线突出。缺口部14的底面15形成为与针身12的轴线平行。不过,该底面15是与针身12的轴线平行的曲面,以中央向针身12的外周方向鼓出的方式形成。缺口部14的倾斜面16形成为相对于针身12的轴线倾斜。该倾斜面16也是以中央鼓出的方式形成的曲面。此外,通过如上述那样使底面15和倾斜面16由鼓出的曲面形成,从而使缺口部14的缘部的边缘缓和。通过使缘部的边缘平缓地形成,从而降低纤维50与边缘磨擦而断掉的可能性,因此,倒钩20对纤维50的保持性能提高。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缺口部14在俯视时成为大致U字形。并且,大致U字形的内部留存而未被切除,从而形成了倒钩20。因此,缺口部14(底面15)与倒钩20之间的分界25成为大致U字形。如图7所示,该倒钩20的面向针尖29的前表面21在俯视时成为R角形状,与该前表面21连续的侧面22在俯视时成为直线形状。利用该前表面21和两侧的侧面22来形成图8所示那样的倒钩20的上升面。另外,两侧的侧面22借助由曲面形成的前表面21而连接。由此,在前表面21与侧面22之间的分界线不存在边缘,成为纤维50不容易受损伤的形状。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倒钩20的前表面21成为顶端不悬垂的形状。换言之,倒钩20的针尖29侧的前端部形成为与毛毡针10的轴向垂直。另一方面,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倒钩20的侧面22倾斜地立起,成为随着向上端方向(上升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换言之,在以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毡针,其是在针身的表面形成有倒钩的毛毡针,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倒钩的两侧面形成有随着向上端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9 JP 2018-1020451.一种毛毡针,其是在针身的表面形成有倒钩的毛毡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倒钩的两侧面形成有随着向上端方向去而向侧方突出的悬垂形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室贺昌浩荻原太一安藤徹
申请(专利权)人:风琴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