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45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稳定的线圈并且对面线的损伤较小且容易制造的缝纫机针。一种缝纫机针(10),其具备:柄部(11),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12),其设置于比所述柄部(11)靠顶端侧的位置,其中,在所述针杆部(12)中,贯通形成有线孔(13),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所述线孔(13)的位置向所述柄部(11)的方向引导的长槽(14),在所述长槽(14)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面线(21)的运动的抑制部(16)。

Sewing need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wing machine needle which can form a stable coil and has less damage to the opposite thread and is easy to manufacture. A sewing machine needle (10)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11) for mounting on a sewing machine, and a needle rod (12) at a position closer to the top side than the handle (11), in which a thread hole (13) is formed through the needle rod (12) and a long groove (14) for guiding the threa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ad hole (13)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handle (11) is formed, and a long groove (14) for guiding the threa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ad hole (13)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handle (11). The midway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inhibitor (16) for suppressing the movement of the surface line (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缝制所使用的缝纫机针。
技术介绍
以往,具备用于降低面线与布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长槽的缝纫机针被提供于实际应用。在使用这样的缝纫机针时,在缝纫机针贯穿了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时,将穿过了线孔的面线沿着长槽引导,将面线向布料的下方拉入。拉入到布料的下方的面线在缝纫机针向上运动时形成线圈。该线圈在缝纫机针的背侧被梭尖捕捉,从而形成针迹。然而,若由面线形成的线圈的大小、形状不恰当,则存在无法利用梭尖顺利地捕捉线圈、产生跳针等问题的可能性。例如,若线圈过大,则存在线圈倒伏,无法利用梭尖顺利地捕捉的情况。另外,若线圈过小,则存在梭尖没有进入线圈的内侧,捕捉面线失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有如下技术方案:通过将长槽的宽度或深度设定成两级来抑制面线的运动。具体而言,通过将柄侧的长槽的宽度形成为较窄,从而能抑制面线的运动,稳定地形成线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0-105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7-635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是利用将面线夹入到布料与形成为较浅或宽度形成为较窄的长槽之间而产生的摩擦来保持面线的结构,因此,存在在较宽的范围内面线与长槽、布料之间的摩擦变大,面线的损伤变大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在面线进入宽度较窄的长槽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因此,在此时也存在在较宽的范围内面线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必须整体地变更长槽的形状。即,加工范围变宽,因此,存在制作工序、品质管理变复杂这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必须切出较细且较深的槽,因此存在难以加工这样的问题,在分两次来加工槽的情况下要求连接部的精度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形成稳定的线圈并且对面线的损伤较小且容易制造的缝纫机针。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成的,以下内容为其特征。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针,其具备:柄部,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该缝纫机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所述线孔的位置向所述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针对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以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处使槽的截面积变小的方式形成。针对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是使所述长槽的开口边缘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针对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所述抑制部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靠下方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在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线孔的位置向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抑制部来抑制面线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线圈的形成。而且,由于抑制部设置于长槽的中途部的局部,因此,负荷施加于面线的范围变窄,能够将对面线造成的损伤控制为最小限度。另外,抑制部的范围较窄,因此,面线进入抑制部时产生摩擦的范围也变窄,能够将面线的损伤控制为最小限度。另外,由于在形成抑制部时的加工范围较窄,因此,无需整体地变更长槽的形状,也易于制造。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抑制部以在长槽的中途部处使槽的截面积变小的方式形成。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槽的内表面与面线之间的接触阻力来抑制线的移动。另外,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抑制部是使长槽的开口边缘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采用这样的结构,面线不容易从抑制部脱出,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面线。另外,被保持于抑制部的面线不容易接触到布料,因此,不容易产生布料与面线之间的摩擦。即,能够抑制面线所受到的损伤。另外,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在将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抑制部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靠下方的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线孔的附近保持面线,因此,能够抑制在抑制部侧形成线圈,并且在背侧稳定地形成线圈。另外,在缝纫机针通过布料时,面线被布料压入抑制部,因此,能够利用抑制部可靠地保持面线。附图说明图1的(a)是缝纫机针的主视图,图1的(b)是后视图。图2的(a)是缝纫机针的A-A剖视图,图2的(b)是B-B剖视图,图2的(c)是C-C剖视图。图3是说明将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图3的(a)是缝纫机针位于布料上表面的图,图3的(b)是缝纫机针位于下止点的图,图3的(c)是梭尖捕捉面线时的图。图4是缝纫机针的抑制部处的剖视图,图4的(a)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4的(b)是变形例1的图,图4的(c)是变形例2的图,图4的(d)是变形例3的图。图5的(a)是将变形例4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5的(b)是D-D剖视图。图6的(a)是将变形例5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6的(b)是E-E剖视图。图7的(a)是将变形例6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7的(b)是F-F剖视图。图8的(a)是将变形例7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8的(b)是G-G剖视图。图9是说明将以往的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图9的(a)是缝纫机针位于布料上表面的图,图9的(b)是缝纫机针位于下止点的图,图9的(c)是面线的线圈过大而倒伏,因此无法利用梭尖来捕捉的状态的图。图10是说明将以往的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面线的线圈过小而利用梭尖无法捕捉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缝纫机针;11、柄部;12、针杆部;13、线孔;14、长槽;15、平行部;15a、侧面;16、抑制部;16a、侧面;16b、开口边缘;16c、突出部;17、针穴;18、背槽;19、抑制部;20、布料;21、面线;22、线圈;25、梭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10具备:柄部11,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12,其设置于比柄部11靠顶端侧的位置。针杆部12是能够贯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的部位。该针杆部12的顶端成为尖的形状,形成针尖。在该针杆部12的顶端附近贯通形成有供面线21穿过的线孔13。如图1的(a)所示,在该针杆部12的表侧形成有用于将面线21从线孔13的位置向柄部11的方向引导的长槽14。另外,如图1的(b)所示,在该针杆部12的背侧,从线孔13的位置向柄部11的方向形成有针穴17。针穴17具备平坦地形成的表面,该表面形成为与线孔13的贯通方向垂直的面。本实施方式的针穴17的最大宽度比长槽14的最大宽度大,成为与针杆部1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上述的长槽14具备平行部15和抑制部16。如图2的(b)所示,平行部15是截面呈日文“コ”字形的槽,侧面15a彼此平行地形成。该平行部15沿着缝纫机针10的长度方向以相同的深度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针,其具备:柄部,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该缝纫机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所述线孔的位置向所述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8 JP 2017-2015531.一种缝纫机针,其具备:柄部,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该缝纫机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所述线孔的位置向所述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千爱市川祐次三矢麻衣箱山和孝加藤贤治小原芳和
申请(专利权)人:风琴针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