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93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和方法,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偏置电路和电平移位单元电路;其中,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连接;所述负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所述偏置电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输出偏置电压;所述偏置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的切换过程;所述使能信号用于对所述偏置电路和所述负压产生电路使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和方法。
技术介绍
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是集成电路系统中非常常见的电路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电平间的转换,包括正压到正压或正压到负压的转换,如从1.8V到3.3V或2.5V到-2.5V的转换等。相关技术中,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和电平移位单元电路,其中电平移位单元电路的输入端可以为零电平或正电平,以输入正电平为例,则输出端被转换为另一正电平和负电平。然而,该电平转换方式在切换过程中每条通路都存在瞬时导通的情况,即存在正压到负压的漏电通路;此外,由于正压到负压的跨度较大,所以在瞬时导通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荷数较多,会存在将负压产生电路输出端电压拉高的风险,进而影响后续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偏置电路和电平移位单元电路;其中,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偏置电路和电平移位单元电路;其中,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连接;所述负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n所述偏置电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输出偏置电压;所述偏置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的切换过程;所述使能信号用于对所述偏置电路和所述负压产生电路使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偏置电路和电平移位单元电路;其中,所述偏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连接;所述负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连接;
所述偏置电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输出偏置电压;所述偏置电压用于控制所述电平移位单元电路的切换过程;所述使能信号用于对所述偏置电路和所述负压产生电路使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延时单元;
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电平转换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延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延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
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偏置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的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用于在所述偏置电路使能前,拉高所述偏置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炽锋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