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移动通信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55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D器件。所述LCD器件包括液晶面板、模框和冲击吸收元件。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面板置于模框上。冲击吸收元件形成在液晶面板和模框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移动通信终。
技术介绍
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数据的屏幕显示器件中的CRT (阴极纱线管) 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然而CRT与它们的显示面积相比体积大而且重量重, 这是不方便的。因此,已经开发了具有纤细外形和大显示面积并由此可以容易地用于 任何场合的薄的平板显示器件并且逐渐地取代CRT。尤其是,液晶显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器件与其它的平板显示器件相比具有极好 的显示分辨率,并且在实现移动图像时具有与CRT相当的快的响应时间。LCD器件的驱动原理上采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和极化特性。液晶具 有长而薄的结构。因此,可以通itA工施加电场给在分子排列上具有方向 性和极化的液晶分子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因此,当取向是任意控制时, 可以通过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于液晶分子的取向来传输或阻断光,从而 可以显示颜色和图4象。这些LCD器件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诸如移动电话、摄《象电话和个人数 字助理(PDA)。在应用于小尺寸设备诸如移动通信终端的LCD器件中, 构成LC面板的基板的厚度形成为薄型,以实现整个设备的纤细外形和轻 的重量。例如,构成LC面板的^4l可以形成为具有0.3-0.5mm的厚度。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器件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线 A-A,的横截面图,图3是在图1中i兌明的LC面板的侧面示意图。现有技术LCD器件包括具有第一^J仗13和第二基板15的LC面板以 及模恒(mold frame) 21。第一偏振器11附着在第一基tl 13上,第二偏 振器17附着在第二基板15下。第一基&13小于第二基板15。用于驱动LC面板的驱动集成电路(IC ) 19可以形成在第二基fel 15上。第一偏振器 11和第二偏振器17形成为具有类似尺寸,该尺寸小于第一和第二基板13 和15的尺寸。笫一偏振器11和第二偏振器17形成为大于LC面板的图像 显示区域。第一和第二基仗13和15、光学片31和导iUl33连接到模框21。导 光板33和光学片31接收由光源发射的光并且将接收的光提供到LC面板 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LCD器件中,当处理和运送设备时,由于该设备具 有极其纤细的外形和轻的重量,LC面板可受到机械扭曲和沖击的破坏。 图1所示的箭头表示来自外部的施加在LCD器件上的冲击。该外部冲击 施加于模框21,并且施加的冲击没有被模框21完全地吸收。因此,没有 被模框完全吸收的冲击传递到LC面板。同时,LC面板通it^其制造过程中的划片工艺和分割工艺(breaking process)与母板分离。在此,参考图4,在实施物理划片和分割工艺的同 时,在14l中产生了细紋缝源(crack origin)。图4是^兌明在现有技术 LC面板中的^jtl中形成裂紋源的图像。当扭曲和冲击施加于LC面板时,该细裂紋源可作为LCD器件开始破 坏的起点。因此,需要应用于外形纤细和重量轻的小尺寸设备的LCD器 件具有耐冲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能保护液晶面板免于外部冲击的液晶 显示器件,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具有第一J41、 第二基板和插入在第一和第二J^L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其上布置所 述液晶面板的模框;和在液晶面板和^f医之间形成的冲击吸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液晶显示器件, 该液晶显示器件具有液晶面板、其上布置该液晶面板的模框和在液晶面板 和^f医之间形成的冲击吸收元件;用于实施与外部通信的通信元件;和用 于控制通信元件和液晶显示器件的控制器。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器件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器件 的移动通信终端,防止了由外部冲击所引起的液晶面板的损伤,并且可以 有效地阻断外部湿气和灰尘对液晶面板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器件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的截面图。图3是图1中i兌明的LC面板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说明在现有技术的LC面板的^1中形成裂紋源的图像。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LCD器件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沿图5的线B-B'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应理解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层(或膜)、 区域或图案的"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膜)、区域或 图案上,或也可以存在中间层。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述。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LCD器件分平面示意图,图6是 沿图5的线B-B'的截面图。参考图5和6, LCD器件包括具有第一^L 113和第二基tl 115的 LC面板、;j^^匡121和冲击吸收元件114。 LC层插入第一基&113和第二 基板115之间。第一偏振器111形成在第一基板113之上,第二偏振器117 形成在第二^jfel 115之下。LC面板接合到模框121上。冲击吸收元件141形成在LC面板和^t匡 121之间。而且,冲击吸收元件141可以形成在第一基仗113外表面上形 成的第一偏振器111与模惶121之间以及在第二基tl 115外表面上形成的 第二偏振器117与模框121之间。第一基板113形成为小于第二基fel 115。用于驱动LC面板的驱动IC 119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敗115上。第二基板115可以是其中形成^fr极线、 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TFT )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基敗。第一^41113可以 是其中形成滤色器的滤色器M。冲击吸收元件141可以由柔性合成树脂形成。冲击吸收元件141可以 由选自包括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氨酯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 成。光学片131和导iUll33掩^到^f匡121上。导ifeill33和光学片131 接收来自光源发射的光并且将接收的光提供到LC面板上。具有上述结构的LCD器件包括形成在LC面板和模框121之间的冲击 吸收元件141。因此,从外部施加的冲击可以有效地被冲击吸收元件141 吸收。由此可以阻断从外部施加的冲击转移到LC面板,使得由于外部冲 击导致的LC面板的破坏可以得到防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当制造LC面板时,可以防止在划片和 分割工艺期间在第一和第二基feL 113和115之间产生的细裂紋源直接暴露 于外部冲击。因此,可以减少由外部冲击所引起的LC面板的破坏。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冲击吸收元件141沿第一和第二 113和115的外周边布置。冲击吸收元件141吸^外部施加的冲击, 并且可有效地阻断外部湿气或灰尘对LC面板的影响。冲击吸收元件141 也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灰尘和湿气影响光学片131和导光板133。虽然已经描述了其中作为光学膜的偏振器形成在LC面板之上和之下 的情况,但是除了偏振器之外,还可以在LC面板之上或之下施加相差补 偿板和亮度增强膜。亮度增强膜的实例包括双亮度增强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DBEF)。光学膜可以设计为附着在构成LC面板的 第一 1和第二基板的至少 一个外表面上。上述LCD器件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如移动电话、摄像电话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模框,所述液晶面板布置在所述模框上; 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模框之间形成的冲击吸收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炫夏赵龙九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