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055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载玻片水冷系统,包括安装座以及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上均设置有贯穿孔;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上夹持片上成型有第一水冷流道,下夹持片上成型有第二水冷流道;上夹持片的上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外层,下夹持片的下表面包裹有第二隔热外层;安装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下夹持片通过可纵向浮动的弹性组件连接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内设置有偏转电机;安装座内设置有水冷循环组件;安装座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不仅载玻片的取放极为方便,而且能够对载玻片上组织较近距离的进行降温处理,功耗小,且制冷时能够对载玻片整体形成一个低温环境,以降低外界温度的干扰,保障水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玻片水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在一些使用场景下,需要对载玻片进行降温处理,例如需要对动物组织保鲜、减缓氧化、低温观察等,目前采用的方式大都采用一壳体或一槽体放置载玻片,而后通过对壳体或槽体进行制冷处理以达到降温目的,但是其制冷部位与载玻片上组织距离较远,降温很难作用在载玻片的组织上,只能通过提升制冷功耗来解决该问题,且易受外界温度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还提供了一种载玻片水冷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其中,包括安装座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下夹持片上均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贯穿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对载玻片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上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下夹持片上均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贯穿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对载玻片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上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一水冷流道,所述下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二水冷流道;所述上夹持片的上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外层,所述第一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下表面包裹有第二隔热外层,所述第二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均靠近所述安装座设置,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出水口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玻片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下夹持片上均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贯穿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对载玻片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上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一水冷流道,所述下夹持片上成型有绕设在其上的所述贯穿孔周围的第二水冷流道;所述上夹持片的上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外层,所述第一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夹持片的下表面包裹有第二隔热外层,所述第二隔热外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进出水口均靠近所述安装座设置,且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夹持片通过可纵向浮动的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夹持片以其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为轴心斜向偏转的偏转电机;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水冷循环组件,所述水冷循环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冷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水冷循环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冷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安装座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和所述偏转电机均由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内部的金属材质的水冷室、贴附在所述水冷室的外壁的半导体制冷片和循环水泵;所述安装座的远离设置有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还设置有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散热的散热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卜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凌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