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35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这些选通线与数据线在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多个薄膜晶体管,其形成在所述选通线与所述数据线的交叉部分处;多条第一公共线,其形成在与所述选通线相同的层上;多个第一电极指状部分,这些第一电极指状部分具有多个分叉的第一指状部分,并且在所述像素区中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一端包括L形突出图案;以及第二电极指状部分,该第二电极指状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交替地形成的第二指状部分,并且在所述像素区中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一端包括|形图案,其中,所述L形突出图案和所述|形图案与所述第一公共线部分地交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 置的光透射率和对比度的面内切换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调整液晶的光透射率来显示图像。根据液晶分子 的排列,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多种模式。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通过垂直电场来控制液晶取向(director)的扭曲向列(TN)模式以及通过水平 电场来控制液晶取向的面内切换模式。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公共 电极被设置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以彼此相对)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来 驱动液晶。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孔径比(openingratio)大的优点, 但是具有视角小的缺点。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滤色器阵列基板和 薄膜阵列基板,其间设置有液晶层。滤色器阵列基板包括用于防止光泄 漏的黑底和用于向黑底施加(impart)颜色的滤色器层。薄膜晶体管基板 包括限定了单位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形成在选通线与数据线的交 叉位置处的薄膜晶体管;以及被形成为彼此平行以生成水平电场的公共 电极与像素电极。通过使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水平电场的液晶驱动方法,面内切 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视角特性。参照图1,水平电场施加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薄膜晶 体管阵列10和滤色器阵列15,而液晶9插设在其间。滤色器阵列15包 括依次形成在上基板1上的黑底3、滤色器5以及涂覆层(overcoat layer) 7。黑底3防止光泄漏以及相邻滤色器之间的光干涉(lightinterference)。滤色器5包括红色(R)滤色器、绿色(G)滤色器和蓝色(B)滤色器, 使得穿过滤色器5的光可以表现出颜色。涂覆层7用来使具有黑底3和 滤色器5的上基板1平面化(planarize)。薄膜晶体管阵列IO包括在下基板11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的 选通线12和数据线14;分别连接到选通线12和数据线14的薄膜晶体管 (TFT);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像素电极18;平行于像素电极18 的公共电极19;以及连接到公共电极19的公共线16。薄膜晶体管(TFT)响应于来自选通线12的选通信号,将来自数据 线14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18。在通过薄膜晶体管(TFT)而提供 有数据信号的像素电极18与通过公共线16而提供有基准电压的公共电 极19之间形成电场。可以在不同层或相同层上形成公共电极19和像素 电极18。如果在不同层上形成公共电极19和像素电极18,则公共电极 19被连接到公共线16并从公共线16向其提供基准电压。另一方面,如 果在相同层上形成公共电极19和像素电极18,则公共电极19通过用于 曝露公共线16的接触孔(contact hole)连接到公共线16,并从公共线16 向其提供基准电压。如果在像素电极18与公共线16之间形成电场,则液晶9被该电场 旋转。根据数据信号来控制液晶9的旋转。上偏振板2a和下偏振板2b分别安装在上基板1的外表面和下基板 11的外表面,以透射在特定方向上振动(vibrate)的光。 一般来说,上 偏振板2a的透射轴x和下偏振板2b的透射轴y被设置为彼此垂直。偏振板2a和2b的透射轴x和y以及液晶9的初始设置状态是用于 确定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因素。 一般来说,面内切换模式的液晶 显示装置具有常黑模式(如果未形成电场,则常黑模式在屏幕上显示黑 色)。如果在常黑模式下在像素电极18与公共电极19之间形成了电场, 则液晶9被设置为与该电场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该电场以比初 始设置状态的特定角度更大的角度来驱动液晶9,以影响光透射率。穿过 被设置为与该电场平行的液晶9的光主要穿过下偏振板2b以表现灰度(gradation)。然而,因为穿过液晶9的一部分的光不能穿过下偏振板2b, 所以不可能影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光透射率。由于像素电极 18、公共电极19以及公共线16的结构特性而导致在特定区域内的不期 望的方向上形成电场,所以生成了不能影响光透射率的液晶9。图2A和2B例示其中在不期望的方向上形成电场的区域的放大图。 此外,在图2A和2B中,用双向箭头(H)来表示电场的方向。参照图2A和2B,像素电极18和公共电极19包括在像素区中彼此 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指状部分(finger) 18a和19a。同时,为了将信号施加 到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和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需要提供被形成为与 各个电极的指状部分18a和19a相垂直的连接部分,以连接各个电极的 指状部分18a和19a并向其提供信号。例如,如图2A中所示,像素电极18和公共电极19可以被形成在相 同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像素电极18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和 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被形成为与像素电极指状 部分18a相垂直,以连接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此外,公共电极19包 括多个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作为另一示例,如图2B中所示,像素电极18和公共电极19可以被 形成在不同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电极19包括彼此平行的多个公共 电极指状部分19a。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被连接到被形成为与公共电极 指状部分19a相垂直的公共线16,并且被提供有基准电压。此外,像素 电极18包括像素电极连接部分和与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相平行的像素 电极指状部分18a,像素电极连接部分被形成为与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 相垂直,以连接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当信号被提供给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18和公共 电极19时,施加到大部分像素区的电场的方向面向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 和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然而,在与公共线16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 相邻的区域中,电场的方向面向公共线16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因 此,将公共线16和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形成为与指状部分18a和19a 相垂直,而使形成在公共电极指状部分19a与像素电极指状部分18a之间的电场扭曲。由于公共线16与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而导致的电场的 扭曲使得在与公共线16与像素电极连接部分18b相邻的区域(即像素区 边缘部分)中的电场方向不一致(nonuniform)。在具有方向不一致的电 场的区域内,产生了其中在不能够影响光透射率的方向上驱动液晶的低 效驱动区域A,并产生了其中在其边界处不透射光的相反方向上驱动液 晶的向错(disclination)区域B。低效驱动区域A和向错区域B劣化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光透射率和对 比度,从而降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其 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造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光透射率和对比度的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部分地进行阐 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通过对以下说明书进行研究而部分 地变得明了,或者可以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得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 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 构来实现和获得。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在此所具 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 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内切换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 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选通线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基板上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区; 多个薄膜晶体管,其形成在所述选通线与所述数据线的交叉部分处; 至少一条公共线,其形成在与所述选通线相同的层上; 多个第一电极,这些第一电极具有多个第一指状部分,并且在所述像素区中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一端包括L形突出图案;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这些第二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交替地形成的多个第二指状部分,并且在所述像素区中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一端包括|形图案, 其中,所述L形突出图案和所述|形图案与所述公共线部分地交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镐韩相勋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