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25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包括在漂白液内添加漂白纤维保护剂、碱侧稳定剂和低温催化剂配置工作液;将织物置于所述工作液内三浸三轧;用塑料薄膜将织物包好置于常温堆置20~48h;堆置完成后的织物依次经过热水冼、中和、末次热水洗、常温水洗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一是纯棉织物冷轧堆漂白工艺对织物的强力损伤降低仅为10%左右,堆放48、72甚至156h,纤维也不致受损;二是仅要求漂液充分浸透,即使布卷不转动或堆置在布箱内,仅用衬布和塑料薄膜盖好,也不会产生漂白不匀现象,染色后不致生成横档或染色不匀现象;三是即使冬天不加热保温,仍可获得均匀的漂白效果,工艺可控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整的
,尤其涉及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的方法。
技术介绍
漂白是纯棉织物前处理的重要工序,其考核指标主要是漂白后织物的白度和漂白过程中织物的强力损伤。白度将直接影响后续染色和印花的色泽鲜艳度,而强力损伤则直接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目前棉织物的漂白主要采用双氧水高温碱性漂白,漂白温度一般在95℃-100℃,pH值11-12,处理30-60min。这种漂白方法虽然具有漂白效果较好,白度能达到80以上、且白度的稳定性较好的优点,但由于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非常不稳定,易分解出易造成纤维损伤的活性氧[O],既造成了双氧水的无效分解,影响漂白效果,也造成了织物强力的严重损伤,其强力损失率达到20%以上,而且高温漂白也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对于双氧水冷轧堆漂白工艺来说,目前既存在漂白效果达不到传统的高温工艺,也存在为了提高白度而提高双氧水用量和碱剂用量造成的纤维较大的损伤问题,且由于浸轧量、堆置时间、堆置温度以及水洗条件的波动等,都会影响漂白的效果,因而还存在漂白工艺难控制,漂白效果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漂白液内添加漂白纤维保护剂、碱侧稳定剂和低温催化剂配置工作液;将织物置于所述工作液内三浸三轧;用塑料薄膜将织物包好置于常温堆置20~48h;堆置完成后的织物依次经过热水冼、中和、末次热水洗、常温水洗和烘干。优选的,所述漂白纤维保护剂的组分包括1,8-二羟基蒽醌、蒽醌、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钠和草酸。优选的,所述碱侧稳定剂包括,选择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DTPMP)、1-羟基乙烯-1,1-二膦酸(HEDP)或者二者的复配物作为所述碱侧稳定剂;优选的,所述低温催化剂的组分包括钨酸盐和钼酸盐。优选的,所述漂白纤维保护剂的用量为3-15g/L。优选的,所述碱侧稳定剂的用量为20g/L-50g/L,以及复配比例为1:9-9:1。优选的,所述低温催化剂的用量为5g/L-15g/L。优选的,所述三浸三轧的带液率为70%-100%。优选的,所述热水冼为两次水洗过程,且均浴比为1:10、温度为90-95℃、时间为10-20min,所述末次热水洗的浴比为1:10、温度为60℃、时间为5min。优选的,所述中和包括使用醋酸为1g/L、浴比为1:10、温度60℃、以及时间5min。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一是纯棉织物冷轧堆漂白工艺对织物的强力损伤降低仅为10%左右,堆放48、72甚至156h,纤维也不致受损;二是仅要求漂液充分浸透,即使布卷不转动或堆置在布箱内,仅用衬布和塑料薄膜盖好,也不会产生漂白不匀现象,染色后不致生成横档或染色不匀现象;三是即使冬天不加热保温,仍可获得均匀的漂白效果,工艺可控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应当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可购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漂白是纯棉织物前处理的重要工序,其考核指标主要是漂白后织物的白度和漂白过程中织物的强力损伤。白度将直接影响后续染色和印花的色泽鲜艳度,而强力损伤则直接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目前棉织物的漂白主要采用双氧水高温碱性漂白,漂白温度一般在95℃-100℃,pH值11-12,处理30-60min。这种漂白方法虽然具有漂白效果较好,白度能达到80以上、且白度的稳定性较好的优点,但由于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双氧水非常不稳定,易分解出易造成纤维损伤的活性氧[O],既造成了双氧水的无效分解,影响漂白效果,也造成了织物强力的严重损伤,其强力损失率达到20%以上。而且高温漂白也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为了减少纯棉织物漂白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降低棉织物的损伤,人们对纯棉织物双氧水的低温漂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活化剂的低温漂白方法,一种是利用提高碱剂浓度提高双氧水分解速率、并延长漂白时间,将漂白时间从常规高温漂白时的30-60min延长到20-24h的室温冷轧堆漂白方法。利用活化剂的低温漂白方法是将活化剂与漂白剂一起使用,这类活化剂通常是酰化剂,能与双氧水的电离产物HOO-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具有比双氧水漂白能力更强的过氧酸,从而使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以及较低的pH值条件下进行漂白。国内外己开发的双氧水漂白活化剂主要有烷酰基类活化剂、酰胺基类活化剂、氧氮杂萘类活化剂、N-酰基己内酰胺类活化剂、甜菜碱衍生物两性型活化剂和糖类漂白活化剂等多种,如TAED(四乙酰基乙二胺)、TBCC(三乙基胺甲撑苯酰基己内酰胺氯化物)。但目前开发的这几类活化剂的最佳活化温度在70℃-80℃左右,低于70℃其漂白效果就远低于常规的高温漂白效果,而且就是在70℃左右的漂白,其白度也要低于常规的高温漂白效果,只能用于对白度要求不高的一些织物品种的漂白。另外,由于活化剂与双氧水的电离产物HOO-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是以1:1摩尔比进行的,活化剂的用量大,造成漂白成本增加。如果活化剂用量不足,会造成双氧水的大量浪费,不会发生漂白作用,并影响漂白效果。而且70℃-80℃的低温漂白,虽然强力损伤低于95℃以上的高温漂白,但仍比较大,达到15%左右。对于双氧水冷轧堆漂白工艺来说,目前既存在漂白效果达不到传统的高温工艺,也存在为了提高白度而提高双氧水用量和碱剂用量造成的纤维较大的损伤问题,且由于浸轧量、堆置时间、堆置温度以及水洗条件的波动等,都会影响漂白的效果,因而还存在漂白工艺难控制,漂白效果不稳的问题。针对目前的棉织物双氧水低温漂白工艺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双氧水低温漂白催化剂、棉纤维强力保护剂和双氧水碱性漂液专用稳定剂,使棉织物双氧水冷轧堆漂白工艺的漂白白度达到甚至优于传统的高温漂白效果,远优于目前的冷堆漂白和活化剂低温漂白效果,而强力损伤远低于传统的高温漂白和冷堆漂白,而且漂白工艺易控制,漂白效果稳定。更加具体的,参照图1的示意,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适用于毛、丝、麻、粘胶、尼龙、腈纶、涤纶、氨纶、柞蚕丝、马海毛及其混纺产品的漂白。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配置工作液→三浸三轧(带液率70%-100%)→堆置(用塑料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漂白液内添加漂白纤维保护剂、碱侧稳定剂和低温催化剂配置工作液;/n将织物置于所述工作液内三浸三轧;/n用塑料薄膜将织物包好置于常温堆置20~48h;/n堆置完成后的织物依次经过热水冼、中和、末次热水洗、常温水洗和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漂白液内添加漂白纤维保护剂、碱侧稳定剂和低温催化剂配置工作液;
将织物置于所述工作液内三浸三轧;
用塑料薄膜将织物包好置于常温堆置20~48h;
堆置完成后的织物依次经过热水冼、中和、末次热水洗、常温水洗和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纤维保护剂的组分包括1,8-二羟基蒽醌、蒽醌、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钠和草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侧稳定剂包括,
选择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DTPMP)、1-羟基乙烯-1,1-二膦酸(HEDP)或者二者的复配物作为所述碱侧稳定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轧堆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催化剂的组分包括钨酸盐和钼酸盐。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纯棉织物高白度低强力损伤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明章金芳徐华君王力史元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塔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