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丝线绕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079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方法中,将蚕丝卷料通过导料机构卷绕在转料滚筒上,使得转料滚筒长度方向间隔绕制多组蚕丝卷料;将转料滚筒上的蚕丝线束一端打结,并且使得打结端位于转料滚筒自然垂吊下来;使得经轴平移至转料滚筒的下方位置处,使得经轴上的导入开口张开,使得转料滚筒上的蚕丝线束一端伸入导入开口内;使得经轴的导入开口内设置的丝线端夹紧机构实施对蚕丝线束一端的夹紧;使得导送辊组件与丝线的抵靠,以实施对丝线的张紧导送;随着经轴转动,使得丝线能够绕制在经轴上,而后转动设备停止;该方法能够有效确保经轴供料的可靠性,确保后期的丝绸布成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蚕丝丝线绕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丝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
技术介绍
蚕丝织成丝绸之前,蚕丝原料通过抽丝、染色工序处理后,需要利用抽丝设备将晾干后的丝绸原料绕制在丝绸辊上,丝绸原料绕制在丝绸辊上能够有效避免丝绸打结问题,丝绸辊摆放在丝绸供料架上,丝绸供料架上阵列式摆放多组丝绸辊,丝绸辊通过导送篦首先卷绕再绕线滚筒上,绕线滚筒的直径一般长达一米左右,能够有效实现对丝绸绕制的同时,避免丝绸的打结缠绕问题,丝绸绕制在绕线滚筒上后,通过导丝辊等导送设备将卷绕在绕线滚筒上的丝绸导送至经轴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经轴转动,进而将绕线滚筒上的四周绕制在经轴上,而后将经轴料棒取下,将经轴转运至织布机上,配合纬线编织设备,实施对丝绸布料的编织操作,现有技术中,绕线滚筒上的丝绸一般通过胶带或者布条将多股丝绸的一端固定在经轴上,然而由于布条或者胶带实施对丝绸一端与经轴外壁固定后,随着经轴的转动绕制,丝绸卷料的直径越来越大,使得丝线位于经轴上绕制的周向外径存在差异,亦即相邻经轴上的丝绸卷料的外径存在差异;当经轴拆卸下来导送至编制机上时,由于经轴上的丝绸卷料外径存在差异,随着经轴转动放料的过程中,经轴上放线的长度纯在一定的差异,在实施对丝绸布编制的过程中,导致经线与纬线释放的长度无法适配,最终容易造成丝绸布的编制细密度存在差异,进而对丝绸布成品品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能够有效确保经轴上丝绸卷料绕制直径的一致性,确保丝绸布的成品品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所述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蚕丝卷料通过导料机构卷绕在转料滚筒上,使得转料滚筒长度方向间隔绕制多组蚕丝卷料;第二步、将转料滚筒上的蚕丝线束一端打结,并且使得打结端位于转料滚筒自然垂吊下来;第三步、启动平移设备,使得经轴平移至转料滚筒的下方位置处,使得经轴上的导入开口张开,启动牵引机构,使得转料滚筒上的蚕丝线束一端伸入导入开口内;第四步、平移设备复位,使得经轴的导入开口内设置的丝线端夹紧机构实施对蚕丝线束一端的夹紧;第五步、启动转动设备,使得经轴转动;第六步、启动导送辊组件,使得导送辊组件与丝线的抵靠,以实施对丝线的张紧导送;第七步、随着经轴转动,使得丝线能够绕制在经轴上,而后转动设备停止;第八步、将经轴从转动设备上拆卸下来,而后将绕有多组丝线卷料的经轴转运至编制设备内,以实施对丝线的后续编制加工。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经轴整体呈管状结构,所述经轴的管腔内设置有用于容纳丝绸线束一端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着经轴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丝线端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夹紧杆,所述夹紧杆沿着容纳腔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夹紧杆用于实施对丝绸线束一端的夹紧操作。所述经轴的两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条形滑孔,所述条形滑孔沿着端盖径向方向布置,所述夹紧杆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孔的孔腔内,所述夹紧杆伸出条形滑孔的孔口端设置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端盖上的支板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滑杆与经轴的轴向方向垂直布置,所述滑杆伸出端盖支板的杆端设置有滚珠,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的杆端及支板抵靠。所述经轴的外壁设置有导入开口,所述导入开口沿着经轴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容纳腔包含容纳弧板,所述容纳弧板沿着经轴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夹紧杆与容纳弧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经轴两端的端盖中心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转动设备包括第一、第二旋转机架,所述第一旋转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承座,所述第二旋转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承座,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方轴,所述经轴两端的连接轴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撑轴承座及第二支撑轴承座上。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座的旁侧设置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与方轴构成插接配合,所述驱动头转动式设置在移动机架上,所述驱动头整体呈管状且外壁设置有驱动齿圈,所述驱动齿圈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移动机架滑动式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所述移动机架的移动方向与经轴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连接轴与方轴同心布置且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整体呈圆板状且外缘切割出一个定位平面,所述平移设备包括设置在经轴两侧的平移轨道板,所述平移轨道板与定位平面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移动轨道滑动设置在平移滑杆上,所述平移滑杆水平且与经轴长度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平移滑杆旁侧平行设置有平移丝杆,所述移动轨道上设置有平移螺母,所述平移丝杆与平移螺母配合,所述平移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轨道板旁侧平行间隔设置有夹紧限位板,所述夹紧限位板与滚珠抵靠,所述夹紧限位板靠近转料滚筒的一端设置成折板状结构,所述平移机构驱动经轴移动至转料滚筒的旁侧位置时,所述夹紧杆与容纳弧板远离。所述转料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牵引梭板,所述牵引梭板与转料滚筒平行布置,所述牵引梭板包括多个单元节顺延构成,所述单元节的一端通过支撑滑杆滑动设置在牵引机架上,所述支撑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牵引机架及单元节抵靠,所述转料滚筒的下方还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牵引梭板靠近或远离以实施对丝绸线束一端的夹紧操作。所述夹板竖直水在夹持滑杆上,所述夹持滑杆竖直滑动设置在夹持机架上,所述夹持滑杆上端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压料滚轮,所述横梁水平滑动设置在滑移杆上,所述滑移杆与支撑滑杆平行布置,所述牵引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与夹板一侧抵靠或分离,所述滑移杆上设置有滑移弹簧,所述滑移杆的一端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及夹板抵靠,所述牵引机架与牵引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牵引油缸的活塞杆与滑移杆平行布置,所述牵引油缸上设置有牵引折板,所述牵引折板与压料滚轮抵靠。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转料滚筒上绕设有丝线卷料,丝线卷料沿着转料滚筒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组,而后将丝线卷料一端的自由端打结,并且通过导送辊组件导出至经轴上,经轴上设置的丝线端夹紧机构实施对丝绸线束一端的夹紧操作,通过启动经轴转动,即可实施对丝线的绕制,随着经轴的转动,使得丝线绕制在经轴上,丝线端夹紧机构设置在经轴的里面,进而能够有效消除由于胶带或者布条照成的位于经轴上的丝线卷料外径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进而可有效确保经轴供料的可靠性,确保后期的丝绸布成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蚕丝导送经轴系统的主视图;图2和图3是蚕丝导送经轴系统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经轴位于转动设备及移动设备上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经轴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经轴剖开后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0是转料滚筒的主视图;图11和图12是转料滚筒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蚕丝卷料通过导料机构卷绕在转料滚筒(100)上,使得转料滚筒(100)长度方向间隔绕制多组蚕丝卷料;/n第二步、将转料滚筒(100)上的蚕丝线束一端打结,并且使得打结端位于转料滚筒(100)自然垂吊下来;/n第三步、启动平移设备,使得经轴(300)平移至转料滚筒(100)的下方位置处,使得经轴(300)上的导入开口(340)张开,启动牵引机构,使得转料滚筒(100)上的蚕丝线束一端伸入导入开口(340)内;/n第四步、平移设备复位,使得经轴(300)的导入开口(340)内设置的丝线端夹紧机构实施对蚕丝线束一端的夹紧;/n第五步、启动转动设备,使得经轴(300)转动;/n第六步、启动导送辊组件(200),使得导送辊组件(200)与丝线的抵靠,以实施对丝线的张紧导送;/n第七步、随着经轴(300)转动,使得丝线能够绕制在经轴(300)上,而后转动设备停止;/n第八步、将经轴(300)从转动设备上拆卸下来,而后将绕有多组丝线卷料的经轴(300)转运至编制设备内,以实施对丝线的后续编制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蚕丝卷料通过导料机构卷绕在转料滚筒(100)上,使得转料滚筒(100)长度方向间隔绕制多组蚕丝卷料;
第二步、将转料滚筒(100)上的蚕丝线束一端打结,并且使得打结端位于转料滚筒(100)自然垂吊下来;
第三步、启动平移设备,使得经轴(300)平移至转料滚筒(100)的下方位置处,使得经轴(300)上的导入开口(340)张开,启动牵引机构,使得转料滚筒(100)上的蚕丝线束一端伸入导入开口(340)内;
第四步、平移设备复位,使得经轴(300)的导入开口(340)内设置的丝线端夹紧机构实施对蚕丝线束一端的夹紧;
第五步、启动转动设备,使得经轴(300)转动;
第六步、启动导送辊组件(200),使得导送辊组件(200)与丝线的抵靠,以实施对丝线的张紧导送;
第七步、随着经轴(300)转动,使得丝线能够绕制在经轴(300)上,而后转动设备停止;
第八步、将经轴(300)从转动设备上拆卸下来,而后将绕有多组丝线卷料的经轴(300)转运至编制设备内,以实施对丝线的后续编制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300)整体呈管状结构,所述经轴(300)的管腔内设置有用于容纳丝绸线束一端的容纳腔(310),所述容纳腔(310)沿着经轴(300)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丝线端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纳腔(310)内的夹紧杆(320),所述夹紧杆(320)沿着容纳腔(31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夹紧杆(320)用于实施对丝绸线束一端的夹紧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300)的两端设置有端盖(330),所述端盖(330)上设置有条形滑孔(331),所述条形滑孔(331)沿着端盖(330)径向方向布置,所述夹紧杆(320)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孔(331)的孔腔内,所述夹紧杆(320)伸出条形滑孔(331)的孔口端设置有延伸支架(321),所述延伸支架(321)设置有滑杆(322),所述滑杆(322)与端盖(330)上的支板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滑杆(322)与经轴(300)的轴向方向垂直布置,所述滑杆(322)伸出端盖(330)支板的杆端设置有滚珠(323),所述滑杆(322)上套设有压紧弹簧(324),所述压紧弹簧(324)的两端分别与滑杆(322)的杆端及支板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300)的外壁设置有导入开口(340),所述导入开口(340)沿着经轴(300)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容纳腔(310)包含容纳弧板(311),所述容纳弧板(311)沿着经轴(300)的长度方向贯穿布置,所述夹紧杆(320)与容纳弧板(311)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蚕丝丝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300)两端的端盖(330)中心设置有连接轴(332),所述转动设备包括第一、第二旋转机架(410、420),所述第一旋转机架(41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承座(411),所述第二旋转机架(42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承座(421),所述连接轴(332)的两端设置有方轴(333),所述经轴(300)两端的连接轴(332)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撑轴承座(411)及第二支撑轴承座(4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绿英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