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料装置及上下料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07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手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剥料装置及上下料设备,该剥料装置包括:剥料工作台,其用于承载胶带,胶带远离剥料工作台的一侧为粘接面,粘接面用于粘附片料,在片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待组装件,在剥料工作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胶带传送机构,其设置于剥料工作台的下方,胶带传送机构被配置为传送胶带并将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进口和出口,胶带位于出口两侧的部分呈夹角设置,使第二待组装件在出口处与片料相分离。该剥料装置,通过剥料工作台和胶带传送机构的布置,随着胶带的移动,就能实现多个第二待组装件的剥料,剥离效率高,且无需双手接触,避免第二待组装件出现褶皱,提高了剥料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料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剥料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手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手机内需要设置铜箔和扬声器,铜箔设置于衬底面,结合金属基材,具有优良的导通性,并提供电磁屏蔽的效果;扬声器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能到声能的转换。现有铜箔不是一片一片独立存在的,多个铜箔成矩形阵列排布在片料上,片料起到了承载多个铜箔的作用。这种结构虽然便于包装和运输,但是在铜箔需要进行贴装时,需要将铜箔从片料上剥离下来。其中,片料具体为离型膜,片料的材质比较软,难以将铜箔从片料上撕下来,如果人为手动剥离,会导致铜箔的褶皱,影响后续贴装质量,且人为逐个剥离,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料装置及上下料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组装质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剥料装置,包括:剥料工作台,其用于承载胶带,所述胶带远离所述剥料工作台的一侧为粘接面,所述粘接面用于粘附片料,在所述片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剥料工作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胶带传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剥料工作台的下方,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被配置为传送所述胶带并将所述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所述胶带位于所述出口两侧的部分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出口处与所述片料相分离。作为优选,在所述剥料工作台上设置有吸嘴,所述吸嘴的一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另一端能够吸附于所述胶带,使所述胶带贴合于所述剥料工作台的台面。作为优选,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剥料工作台上,所述压紧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片料和所述第二待组装件并将所述片料压紧于所述胶带上。作为优选,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放料辊、收料辊及收料驱动源,所述放料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剥料工作台,所述收料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收料辊相对于所述剥料工作台转动,使所述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所述放料辊和所述收料辊上。作为优选,所述胶带传送机构还包括胶带张紧轮,所述胶带张紧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剥料工作台,所述胶带绕设于所述胶带张紧轮,所述胶带张紧轮用于所述胶带的张紧。作为优选,还包括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被配置为承载多个呈叠加设置的所述片料并能够将其向靠近所述剥料工作台的方向输送。作为优选,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载台,其用于承载多个呈叠加设置的所述片料;顶升驱动源,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台,所述顶升驱动源能够驱动所述载台并带动所述片料竖直向上运动作为优选,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固定框,在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顶升驱动源,在所述固定框的顶部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所述片料。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被配置为抓取所述片料,并将其搬运至所述胶带位于所述进口处的位置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设备,包括上述的剥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剥料装置,利用胶带的粘接面,实现对片料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胶带传送机构传送胶带并将胶带分别绕设于进口和出口,胶带传送机构实现胶带的传送,随着胶带的移动,带动粘附在胶带上的片料和第二待组装件共同移动,此时,由于胶带的承载和传送,将处于片状状态的片料转换为处于传送状态的卷料,为上料提供了方便。由于胶带处于张紧状态,胶带位于出口两侧的部分呈夹角设置,胶带在剥料工作台的部分为水平状态,片料跟随胶带在出口出现弯折,而此时第二待组装件依旧为水平状态,使得第二待组装件和片料分离,实现第二待组装件的剥料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剥料工作台和胶带传送机构的布置,随着胶带的移动,就能实现多个第二待组装件的剥料,剥离效率高,且无需双手接触,避免第二待组装件出现褶皱,提高了剥料质量,从而保证后续成品工件的组装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下料设备,省时省力,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供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剥料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剥料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剥料装置其中一个收料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输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第二组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上下料设备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料装置;11、供料架;10、料盘;12、暂存机构;121、空载部;122、满载部;123、避让槽;124、门体;125、挡板;13、提升机构;131、提升板;132、第一电机;133、第一从动轮;134、第一皮带;135、螺杆;136、连接板;137、第二张紧轮;138、第三张紧轮;14、搬运机构;141、连接框;142、第一吸附组件;143、第二电机;144、主动轮;145、第二从动轮;146、第二皮带;147、第一升降驱动件;2、剥料装置;21、剥料工作台;22、胶带传送机构;23、输料机构;24、上料机构;211、进口;212、出口;213、压紧件;221、放料辊;222、收料辊;223、收料驱动源;224、收料主动轮;225、第一传动带;226、第二传动带;227、抵压辊;228、收料架;229、胶带张紧轮;2281、弹簧;2282、连接螺栓;2283、阻尼件;2284、转动盘;2285、限位件;231、固定框;232、载台;233、顶升驱动源;234、限位结构;241、驱动组件;242、吸附组件;2421、吸盘;2411、上料X向驱动源;2412、上料X向平台;2413、上料Z向驱动源;2414、上料Z向平台;3、组装装置;31、第一组装组件;32、第二组装组件;33、移动组件;34、第一拍照部件;35、第二拍照部件;321、夹持部件;3211、主吸块;3212、副吸块;322、旋转部件;3221、旋转电机;3222、旋转台;323、升降部件;3231、升降驱动件;3232、升降台;331、移动X向驱动源;332、移动X向平台;333、移动Y向驱动源;334、移动Y向平台;4、输送装置;41、输送组件;42、顶升组件;43、扫码机构;44、第一检测组件;45、第二检测组件;46、抵挡组件;461、抵挡气缸;462、抵挡块;411、输送驱动源;412、输送传动组件;413、输送带;421、组装台;422、顶升驱动件;5、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剥料工作台(21),其用于承载胶带,所述胶带远离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一侧为粘接面,所述粘接面用于粘附片料,在所述片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211)和出口(212);/n胶带传送机构(22),其设置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下方,所述胶带传送机构(22)被配置为传送所述胶带并将所述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所述进口(211)和所述出口(212),所述胶带位于所述出口(212)两侧的部分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出口(212)处与所述片料相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剥料工作台(21),其用于承载胶带,所述胶带远离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一侧为粘接面,所述粘接面用于粘附片料,在所述片料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211)和出口(212);
胶带传送机构(22),其设置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下方,所述胶带传送机构(22)被配置为传送所述胶带并将所述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所述进口(211)和所述出口(212),所述胶带位于所述出口(212)两侧的部分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二待组装件在所述出口(212)处与所述片料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剥料工作台(21)上设置有吸嘴,所述吸嘴的一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另一端能够吸附于所述胶带,使所述胶带贴合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的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件(213),所述压紧件(213)转动设置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上,所述压紧件(213)能够抵接于所述片料和所述第二待组装件并将所述片料压紧于所述胶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传送机构(22)包括放料辊(221)、收料辊(222)及收料驱动源(223),所述放料辊(221)转动连接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所述收料驱动源(223)能够驱动所述收料辊(222)相对于所述剥料工作台(21)转动,使所述胶带分别张紧绕设于所述放料辊(2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龙孙卫东董良樊洪奇岳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信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