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05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框架。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和连接于两端框之间的顶侧梁;端框包括端框本体和固定于端框本体顶角处的定位件;端框本体的顶部设有相间隔的两顶角件及连接于两顶角件之间的端上梁;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防撞板、连接板和支撑板,防撞板与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连接板连接防撞板与支撑板;防撞板搭接于端上梁上,防撞板的一端与顶角件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连接板连接于防撞板的下表面,且连接板与顶角件垂直;支撑板与顶角件相对设置;顶侧梁具有相互垂直连接的水平壁和侧壁,水平壁搭接于支撑板上,侧壁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框架。
技术介绍
罐式集装箱凭借其多功能、高效率等优势,在物流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罐式集装箱一般包括罐体和支撑罐体的罐式集装箱框架。罐式集装箱的框架主要包括端框和连接两端框的顶侧梁、底侧梁,通过顶侧梁在罐式集装箱框架的顶部安装步道、扶手栏杆等。现有顶侧梁与端框的连接大都焊接方式,但需首先进行定位确定顶侧梁与端框的位置后再进行焊接。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定位的方式确定顶侧梁与端框的焊接位置,但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侧梁与端框装方便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及罐式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和连接于两所述端框之间的顶侧梁;所述端框包括端框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端框本体顶角处的定位件;所述端框本体的顶部设有相间隔的两顶角件及连接于两所述顶角件之间的端上梁;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防撞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所述防撞板搭接于所述端上梁上,所述防撞板的一端与所述顶角件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角件垂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角件相对设置;所述顶侧梁具有相互垂直连接的水平壁和侧壁,所述水平壁搭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侧壁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板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防撞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侧而使所述防撞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支撑板围合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内侧,所述顶侧梁位于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防撞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支撑板围合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外侧,所述顶侧梁位于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角部定位件还包括一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过渡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角件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侧壁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水平壁搭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紧固件穿设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侧梁呈L形、U形或方管形。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顶侧梁包括侧梁本体及连接于所述侧梁本体端部的安装件,所述水平壁和所述侧壁构成所述安装件,所述侧壁上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水平壁搭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紧固件穿设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呈L形、U形或方管形。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板包括第一防撞区、第二防撞区及连接所述第一防撞区和所述第二防撞区的第三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搭接于所述端上梁上,所述第二防撞区垂直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并与所述第一防撞区围合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顶角件相匹配,且所述防撞板的顶部不超出所述顶角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和如上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所述罐式集装箱框架支撑所述罐体。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罐式集装箱框架的端框包括端框本体和设置于端框本体顶角处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结构的防撞板、连接板和支撑板,防撞板固定连接于端上梁上,且防撞板的一端与顶角件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支撑板与顶角件相对设置,而使得支撑板的位置固定,通过将顶侧梁的水平壁搭接于支撑板上,即可实现端框与顶侧梁之间的定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定位件的支撑板还可以实现对顶侧梁的支撑,进一步加强了罐式集装箱的强度。同时,通过定位件的连接板与顶侧梁的侧壁的可拆卸连接而实现端框与顶侧梁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端框与顶侧梁之间的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罐式集装箱框架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罐式集装箱框架第一实施例中防撞件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罐式集装箱框架第二实施例中防撞件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罐式集装箱框架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1、端框本体;1111、端上梁;1112、顶角件;112、定位件;1121、防撞板;1122、连接板;1123、支撑板;12、顶侧梁;121、顶壁;122、侧壁;212、定位件;2121、防撞板;2122、连接板;2123、支撑板;311、端框本体;3111、端上梁;3112、顶角件;312、定位件;3121、防撞板;3122、连接板;3123、支撑板;3124、过渡件;32、顶侧梁;321、侧梁本体;3221、顶壁;3222、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主要包括罐体和罐式集装箱框架。罐式集装箱框架支撑罐体。该罐式集装箱框架主要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连接于两端框底部之间的底侧梁和连接于两端框顶部之间的顶侧梁。为方便说明,定义两顶侧梁相对的方向为内侧,两顶侧梁相背离的方向为外侧。该罐式集装箱框架的端框与顶侧梁的定位简单,节约了定位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两者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两者之间的装配方便,因此,提高了罐式集装箱的生产效率。以下通过各实施例详细介绍罐式集装箱框架。罐式集装箱框架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端框包括端框本体111和连接于端框本体111顶角的定位件112。端框本体111包括端上梁1111、端下梁、两相互平行的角柱、两顶角件1112和两底角件,该端上梁1111、端下梁和两角柱通过两顶角件1112、两底角件合围成一个方框结构。其中,端上梁1111连接于两顶角件1112之间,端下梁连接于两底角件之间。具体地,顶角件1112和底角件上均具有角锁孔,用于罐式集装箱的起吊、搬运、固定和堆码等。参阅图2,定位件112包括防撞板1121、连接板1122和支撑板1123。防撞板1121与支撑板1123平行间隔设置,连接板1122连接防撞板1121与支撑板1123,防撞板1121、连接板1122和支撑板1123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12一体成型,即防撞板1121、连接板1122与支撑板1123通过一体弯折成型。防撞板1121搭接于端上梁1111上,防撞板1121的一端与顶角件1112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并相接。防撞板1121用于在罐式集装箱堆码时吸收冲击力,减小位于上方的罐式集装箱对位于下方的罐式集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和连接于两所述端框之间的顶侧梁;/n所述端框包括端框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端框本体顶角处的定位件;所述端框本体的顶部设有相间隔的两顶角件及连接于两所述顶角件之间的端上梁;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防撞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所述防撞板搭接于所述端上梁上,所述防撞板的一端与所述顶角件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角件垂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角件相对设置;/n所述顶侧梁具有相互垂直连接的水平壁和侧壁,所述水平壁搭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侧壁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端框和连接于两所述端框之间的顶侧梁;
所述端框包括端框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端框本体顶角处的定位件;所述端框本体的顶部设有相间隔的两顶角件及连接于两所述顶角件之间的端上梁;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而形成整体结构的防撞板、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所述防撞板搭接于所述端上梁上,所述防撞板的一端与所述顶角件的一侧面相接,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侧面,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角件垂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角件相对设置;
所述顶侧梁具有相互垂直连接的水平壁和侧壁,所述水平壁搭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侧壁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板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防撞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侧而使所述防撞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支撑板围合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内侧,所述顶侧梁位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板的中部连接,所述防撞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支撑板围合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外侧,所述顶侧梁位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定位件还包括一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春张金珠傅卫星孟庆国李秀丽管杼炜季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