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99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表面镶嵌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外侧安装有防尘网罩,防尘网罩外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内侧表面安装有毛刷条,防尘网罩内侧安装有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端部传动连接,充电桩本体底端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杆,支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套管且在套管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金属板底部对称焊接有滑块,在充电桩本体底部与滑块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槽,金属槽内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滑块,在导向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防止因撞击导致充电桩损毁,同时防止灰尘对扬声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的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底部由于没有防护结构,当使用者操作电动自行车出现误操作时,电动自行车撞击到充电桩上,容易导致充电桩损毁;2、现有的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上的扬声器容易粘附灰尘,当灰尘积累过多时,影响扬声器的声音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对充电桩本体底部进行防护,同时防止灰尘对扬声器造成影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镶嵌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外侧安装有防尘网罩,所述防尘网罩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表面安装有毛刷条,所述防尘网罩内侧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底端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套管且在套管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金属板底部对称焊接有滑块,在充电桩本体底部与滑块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槽,所述金属槽内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块,在导向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表面粘连有橡胶板。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另一端设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与充电桩本体外壁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端口处安装有限位环,所述支杆末端焊接有挡板,且挡板位于套管内腔。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网罩上方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伺服马达的输入端信号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桩本体底部的正面位置安装金属板,当电动自行车出现失误操作时,其前轮撞击到金属板产生的冲击力将支杆压入使套管内腔,从而使位于套管内腔的第一弹簧被压缩变形,从而可通过第一弹簧吸收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而且金属板在撞击时产生移动,从而带动滑块沿导向杆滑动,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套接在导向杆上的第二弹簧压缩变形,并通过第二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减小滑块的位置变化,从而可对充电桩本体底部起到很好保护作用,防止撞击受到损坏;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扬声器外侧加装防尘网罩,可有效的防止灰尘被扬声器吸附,同时伺服马达工作时的电能由充电桩本体提供,当防尘网罩外侧表面粘附有过多灰尘时,通过伺服马达驱动连接板转动,并通过毛刷条与防尘网罩相贴合,从而可有效的清除防尘网罩外侧表面粘附的灰尘,保证扬声器声音传播时的清晰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尘网罩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本体;101、扬声器;2、金属板;201、橡胶板;202、滑块;3、套管;301、支杆;302、安装块;303、第一弹簧;304、限位环;305、挡板;4、金属槽;401、导向杆;402、第二弹簧;5、防尘网罩;501、连接板;502、毛刷条;503、伺服马达;6、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镶嵌有扬声器101,所述扬声器101外侧安装有防尘网罩5,所述防尘网罩5外侧设有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内侧表面安装有毛刷条502,所述防尘网罩5内侧安装有伺服马达503,所述伺服马达503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501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底端安装有金属板2,所述金属板2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杆301,所述支杆301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套管3且在套管3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03,所述金属板2底部对称焊接有滑块202,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与滑块20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槽4,所述金属槽4内固定有导向杆401,所述导向杆401贯穿滑块202,在导向杆401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402。通过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的正面位置安装金属板2,当电动自行车出现失误操作时,其前轮撞击到金属板2产生的冲击力将支杆301压入使套管3内腔,从而使位于套管3内腔的第一弹簧303被压缩变形,从而可通过第一弹簧303吸收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而且金属板2在撞击时产生移动,从而带动滑块202沿导向杆401滑动,滑块202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套接在导向杆401上的第二弹簧402压缩变形,并通过第二弹簧402自身的弹性力减小滑块202的位置变化,从而可对充电桩本体1底部起到很好保护作用,防止撞击受到损坏,通过在扬声器101外侧加装防尘网罩5,可有效的防止灰尘被扬声器101吸附,同时伺服马达503工作时的电能由充电桩本体1提供,当防尘网罩5外侧表面粘附有过多灰尘时,通过伺服马达503驱动连接板501转动,并通过毛刷条502与防尘网罩5相贴合,从而可有效的清除防尘网罩5外侧表面粘附的灰尘,保证扬声器101声音传播时的清晰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2表面粘连有橡胶板201,通过设置橡胶板201,使橡胶板201首先与车轮相接触,因此可有效的吸收一部分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套管3另一端设有安装块302,且安装块302与充电桩本体1外壁固定相连,方便对套管3安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套管3端口处安装有限位环304,所述支杆301末端焊接有挡板305,且挡板305位于套管3内腔,通过限位环304与挡板305之间相互配合,对支杆301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伺服马达503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501端部传动连接,所述防尘网罩5上方安装有控制面板6,且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与伺服马达503的输入端信号相连,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伺服马达503工作,方便清除粘附在防尘网罩5外侧上的灰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的正面位置安装金属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镶嵌有扬声器(101), 所述扬声器(101)外侧安装有防尘网罩(5),所述防尘网罩(5)外侧设有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内侧表面安装有毛刷条(502),所述防尘网罩(5)内侧安装有伺服马达(503),所述伺服马达(503)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501)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底端安装有金属板(2),所述金属板(2)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杆(301),所述支杆(301)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套管(3)且在套管(3)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03),所述金属板(2)底部对称焊接有滑块(202),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与滑块(20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槽(4),所述金属槽(4)内固定有导向杆(401),所述导向杆(401)贯穿滑块(202),在导向杆(401)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功能的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镶嵌有扬声器(101),所述扬声器(101)外侧安装有防尘网罩(5),所述防尘网罩(5)外侧设有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内侧表面安装有毛刷条(502),所述防尘网罩(5)内侧安装有伺服马达(503),所述伺服马达(503)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501)端部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底端安装有金属板(2),所述金属板(2)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杆(301),所述支杆(301)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套管(3)且在套管(3)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03),所述金属板(2)底部对称焊接有滑块(202),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与滑块(20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金属槽(4),所述金属槽(4)内固定有导向杆(401),所述导向杆(401)贯穿滑块(202),在导向杆(401)表面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润诚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