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911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回转精密加工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及方法,找正装置包括外型面吸盘,外型面吸盘的吸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零件外型面的回转斜面或回转弧面;外型面吸盘的吸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端面吸盘,端面吸盘的内侧端面贴合并覆盖外型面吸盘的吸口,端面吸盘上设置有连通外型面吸盘的吸口的负压气孔;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之间设置有调整端面吸盘动平衡的调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外型面吸盘和端面吸盘,根据待加工零件的不同加工面可调整选择连接所用的吸盘,避免了反复拆装工装件导致安装精度下降,影响加工精度,如此改进提高了零件安装和固定的便捷度,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回转精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超精密车削的准备工作中,工装的安装精度、刀具中心高的调整和工装-工件系统的动不平衡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实现。然而在加工壳类回转零件内外型面时,往往使用内外的吸盘对工件进行固定,此过程中吸盘的不停拆卸必然带来工装基准的磨损、安装面精度丢失,直接在工件上进行刀具中心高调整往往观测不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工装-工件系统的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均会产生一定的动不平衡度,增大主轴旋转过程的离心力,影响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因此,现有的工件加工固定结构存在可改进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优化以得到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及方法,旨在通过提高刀具中心的调整精度和效率,改善工装-工件系统的动平衡,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夹找正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包括外型面吸盘,外型面吸盘的吸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零件外型面的回转斜面或回转弧面;外型面吸盘的吸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贴合零件内型面的端面吸盘,端面吸盘的内侧端面贴合并覆盖外型面吸盘的吸口,端面吸盘上设置有连通外型面吸盘的吸口的负压气孔;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之间设置有调整端面吸盘动平衡的调整结构。上述公开的找正装置,通过端面吸盘固定零件的内型面,从而进行外型面的加工,通过外型面吸盘固定零件的外型面,从而进行内型面的加工;端面吸盘和外型面吸盘一体固定的设置极大地方便了零件地安装调整和固定,避免了反复拆装工装导致工装精度下降,同时提高了零件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精度。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找正装置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外型面吸盘上还连接有可拆卸的对刀盘,所述的对刀盘罩设在外型面吸盘上且对刀盘与外型面吸盘同轴转动。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在进行刀具高度的调整时,通过对刀盘实现刀具的调试,可直观地观察刀具的高度是否合适。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刀具的高度调整,采用试削的方式进行测试,因此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对刀盘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对刀盘的旋转中心轴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对刀试件,对刀试件远离对刀盘的端面为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的试削平面。这样设置时,开启刀具进行刀具高度的调试,使刀具将对刀试件的试削平面进行车削,观察试削平面被车削之后形成的凸台大小,凸台越小表示刀具与零件的转动轴线对中越好,当凸台消失,试削平面被处理为完整的平面时,表示刀具的高度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处。进一步的,对刀盘与外型面吸盘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对刀具的高度调整结束之后,即可拆除对刀盘,具体的,采用如下可行的方式:所述的对刀盘与外型面吸盘通过刀盘螺栓连接紧固。进一步的,通过调整结构可调节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之间的连接紧固程度,从而调整端面吸盘的轴向跳动程度,以使待零件安装到端面吸盘上之后转动可以更加平稳,因而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整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调整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型面吸盘上的螺纹调节盲孔,对应设置在端面吸盘上的螺纹调节通孔,螺纹调节通孔和螺纹调节盲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进一步的,端面吸盘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为了方便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的连接和调整,对端面吸盘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端面吸盘为圆形,螺纹调节通孔在端面吸盘的边缘处均匀间隔布置。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外型面吸盘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外型面吸盘的旋转轴线位置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转轴的连接孔。这样设置时,方便将外型面吸盘直接连接固定到驱动转轴上并与驱动转轴同轴转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调节外型面吸盘内的真空度,以对零件进行吸附固定,对外型面吸盘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外型面吸盘上设置有气压调节孔,所述的气压调节孔从外型面吸盘的外侧连通至内侧。上述内容公开了找正装置的组成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内容中公开的找正装置,具体的,包括如下内容:将外型面吸盘与端面吸盘同轴连接,并设置外型面吸盘与驱动转轴同轴连接,并在外型面吸盘上连接设置对刀盘,测试对刀盘的径向跳动值,镜像跳动值达标时安装对刀试件;试削对刀试件的试削面以调整刀具的中心高度,调整完毕后拆除对刀试件和对刀盘;在车削零件的外型面时,将零件的内型面贴合在端面吸盘上并调整零件使其转动轴线与端面吸盘的转动轴线重合,调整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之间的调整结构以降低振动,并调整外型面吸盘内的真空度以固定零件;在车削零件的内型面时,卸下端面吸盘,将零件的外型面贴合设置在回转斜面或回转弧面处,调整零件使其转动轴线与外型面的转动轴线重合,调整外型面吸盘内的真空度以固定零件。上述公开的找正方法,先对刀具的高度进行调整,将刀具设置到适宜的高度;再根据需要加工零件的外型面或内型面对零件进行固定,并调整零件的角度使加工面的跳动减少,一般的,加工面的跳动幅值控制在0.005mm内;对进行零件固定之前,外型面吸盘内的真空压力调整至-20Kpa左右,当零件的位置和角度均调整达标后,将外型面吸盘内的真空压力调整至-80KPa。进一步的,操作端面吸盘与外型面吸盘之间的调整结构时,通过改变调整螺钉的拧紧程度逐渐降低振动,并通过检测使振动的一阶和二阶谐波振幅低于预设值。一般的,预设的振幅值为0.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外型面吸盘和端面吸盘,根据待加工零件的不同加工面可调整选择连接零件所用的吸盘,避免了反复拆装工装件导致工装的安装精度下降,影响加工精度,如此改进提高了零件安装和固定的便捷度,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找正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找正装置连接零件内型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找正装置连接零件外型面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是:1、外型面吸盘;2、调整螺钉;3、刀盘螺栓;4、端面吸盘;5、对刀盘;6、对刀试件;7、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型面吸盘(1),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零件(7)外型面的回转斜面或回转弧面;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贴合零件(7)内型面的端面吸盘(4),端面吸盘(4)的内侧端面贴合并覆盖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端面吸盘(4)上设置有连通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的负压气孔;端面吸盘(4)与外型面吸盘(1)之间设置有调整端面吸盘(4)动平衡的调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型面吸盘(1),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处设置有用于贴合零件(7)外型面的回转斜面或回转弧面;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贴合零件(7)内型面的端面吸盘(4),端面吸盘(4)的内侧端面贴合并覆盖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端面吸盘(4)上设置有连通外型面吸盘(1)的吸口的负压气孔;端面吸盘(4)与外型面吸盘(1)之间设置有调整端面吸盘(4)动平衡的调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型面吸盘(1)上还连接有可拆卸的对刀盘(5),所述的对刀盘(5)罩设在外型面吸盘(1)上且对刀盘(5)与外型面吸盘(1)同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刀盘(5)的旋转中心轴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对刀试件(6),对刀试件(6)远离对刀盘(5)的端面为垂直于旋转中心轴线的试削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刀盘(5)与外型面吸盘(1)通过刀盘螺栓(3)连接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型面吸盘(1)上的螺纹调节盲孔,对应设置在端面吸盘(4)上的螺纹调节通孔,螺纹调节通孔和螺纹调节盲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壳类回转零件超精密车削的装夹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面吸盘(4)为圆形,螺纹调节通孔在端面吸盘(4)的边缘处均匀间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楚铨熊雪峰郭亮韩海峰张军峰成友友罗伟黄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