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90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查井的加工制作设备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包含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含用于挤出物料的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含挤出口,还包含位于所述挤出口下方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自转的转盘驱动装置、滑轨、与所述转盘连接的移动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滑轨上移动的移动台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且底盖成型过程中材料定位可控,成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装置
,具体涉及检查井的加工制作设备的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相应的排水系统和设施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排水系统中,排水管和检查井是常见的组成部件。其中,检查井多用在建筑小区,如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范围内,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检查用的井状构筑物。如公开号为CN201920248328.3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检查井,该种检查井多采用诸如聚乙烯等材料,在与管道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进行焊接。检查井包含主体部分和与之连接的底盖,在现有技术中,底盖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一方面,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聚乙烯材料铺开后位置不精准,底盖整体成型性不强。另一方面,聚乙烯材料成型后成为底盖,底盖再与检查井本体焊合的过程不够顺利,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且底盖成型过程中材料定位可控,成型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包含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含用于挤出物料的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含挤出口,还包含位于所述挤出口下方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自转的转盘驱动装置、滑轨、与所述转盘连接的移动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滑轨上移动的移动台驱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对所述转盘上的物料进行平整度整形的整形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整形装置包含连接框和与所述连接框连接的连接轴和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压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压头包含多个平压单轮,多个所述平压单轮共同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平压单轮轴心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框上设有供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物料通过的避让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整形装置还包含转动轴,该种底盖制作设备还包含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框和所述压头以所述转动轴为轴转动下压的下压驱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挤出口为长条状扁平槽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对所述挤出口位置处的物料进行切断操作的切割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对所述转盘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移动台包含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滑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挤出装置下方设置旋转的转盘和可滑动的移动台,不仅使得物料成型的位置精准可控,且能同一个设备用以生产制作不同尺寸大小的底盖。2、挤出口的扁平化设计,使得底盖成型效果好。3、整形装置对物料进行平压操作,使得底盖成型高度可控。4、压头采用多轮从动设计,不仅使得物料压平得更为均匀,且成型后的底盖拥有波纹外观。5、切割刀对物料进行切割后,较多的物料会受到压头的持续拍打,使得这部分物料依然紧实均匀。6、转盘上设有加热装置,使得底盖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合适温度,也便于后期与检查井主体部分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挤出装置和整形装置处的示意图。图中:1、移动台,11、支撑架,12、滑轮,2、滑轨,3、转盘,4、出料装置,41、料箱,42、挤出装置,421、挤出口,5、整形装置,51、转动轴,52、连接框,521、避让空间,53、压头,531、平压单轮,54、连接轴,9、底盖。转盘驱动装置,移动台驱动装置,下压驱动装置。切割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包含出料装置4,出料装置4包含料箱41和挤出装置42,用于制作底盖的物料,例如聚乙烯,就置放在料箱41中并通过挤出装置42挤出。对于料箱41和挤出装置42,这部分为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案对这两个部件不做更改,这里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挤出装置42上包含挤出口421,在本实施例中,挤出口421呈长条形开口,物料被挤出时呈扁平带状。在挤出装置42的下方位置上装有整形装置5,其主体部分为连接框52,呈框架型设计结构,连接框52针对物料挤出位置的部分存在避让空间521。避让空间521避免与从挤出口421中出来的高温物料发生接触,使得物料能顺利下落落入转盘3上。如图1所示,包含转盘3,转盘3在转盘驱动装置(例如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等)的驱动下自转,而挤出口421是相对地面静止的,则物料就掉在了不断旋转的转盘3上。在实际生产中,底盖为圆盘型,根据不同的产品规格,圆盘的直径也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相同的挤出口421来生产不同规格的底盖。从而使得面对不同的生产要求无需更换挤出口421的型号,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具体的,在地面铺设滑轨2,转盘3连接在移动台1上。移动台1包含支撑架11和滑轮12,移动台1在移动台驱动装置(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等)的驱动下在滑轨2上滑动。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数控,可以精确操作移动台1的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移动轨迹。这就使得从挤出口421落入转盘3的位置可调,通过移动台1的移动,即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底盖制造。在物料初落入转盘3时,往往具备一定的高度,不够平整。在本实施例中,整形装置5的作用是将物料进行压平处理。如图2所示,在连接框52的前端设有压头53。用户预先调整好压头53距离转盘3的高度,在转盘3的旋转下,压头53把转盘3上的物料进行压平涂抹操作。进一步的,压头53包含多个连接在连接轴54上的平压单轮531,每个相邻的平压单轮531都可以相对连接轴54自转,相邻的平压单轮531之间存在少许间隙。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压平效果更为均匀顺畅,另一方面使得最终形成的底盖拥有波纹。在本实施例中,底盖的制作流程是从外逐渐到内,即通过移动台1的移动,使得挤出口421与转盘3的圆心位置的水平距离逐渐缩减,在快要制作结束的时候,利用切割刀将挤出口421处的物料进行切割,并停止出料。此时这块较多的物料就掉入了底盖的中心位置。此时,整形装置5就对这部分物料进行下压击打动作。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接框52连接在转动轴51上,在下压驱动装置(如气缸,图中未画出)的驱动下,连接框52以转动轴51为轴上下转动,则压头53对这部分较多的物料进行拍打动作。由于这部分物料比普通下落阶段时的物料更多一点,拍打动作更能使得这部分物料在中心位置变得扁平且均匀,最终使得底盖的成型效果。图1中的底盖9即为最终的成型产品。还包含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具体形式不限,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明火加热或电加热。加热装置用于对转盘3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底盖9在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包含出料装置(4),所述出料装置(4)包含用于挤出物料的挤出装置(42),所述挤出装置(42)包含挤出口(42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于所述挤出口(421)下方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3)、驱动所述转盘(3)自转的转盘驱动装置、滑轨(2)、与所述转盘(3)连接的移动台(1)和驱动所述移动台(1)在所述滑轨(2)上移动的移动台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包含出料装置(4),所述出料装置(4)包含用于挤出物料的挤出装置(42),所述挤出装置(42)包含挤出口(421),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于所述挤出口(421)下方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3)、驱动所述转盘(3)自转的转盘驱动装置、滑轨(2)、与所述转盘(3)连接的移动台(1)和驱动所述移动台(1)在所述滑轨(2)上移动的移动台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于对所述转盘(3)上的物料进行平整度整形的整形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装置(5)包含连接框(52)和与所述连接框(52)连接的连接轴(54)和安装在所述连接轴(54)上的压头(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检查井的底盖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53)包含多个平压单轮(531),多个所述平压单轮(531)共同连接在所述连接轴(54)上,所述连接轴(54)位于所述平压单轮(531)轴心线上。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亮王毅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