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方剂
,具体为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日益遭到人为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雾霾沙尘暴的天气越来越常见,吸入过多的废气颗粒物容易造成肺部负担过重,造成身体的不适。肺部不适会引起长期咳嗽以及口痰的产生。化痰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痰而导致的多种疾患。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顺气、清热、燥湿、健脾、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长期的咳嗽会令人的肺内压增高,并导致肺泡壁弹性减弱,最终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并导致恶性循环,引发更严重的呼吸性疾病。人们在患有感冒及肺部疾病时就会不断的咳嗽,这不仅会影响人们自己的正常生活,也会给自己周围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目前市场上润肺化痰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中都含有毒素,带有副作用,为人体健康埋下严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当前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无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的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贝母5~15份、甘草4~10份、冰片12~18份、金银花6~12份、山茱萸10~14份,大黑药8~12份、木槿子8~14份、罗汉果6~12份、款冬花8~14份、麦门冬10~16份、大青叶10~16份、剑叶耳草8~12份、穿心草9~15份、天花粉7~12份、五指山参11~15份、半夏5~10份、黄芩9~13份、百合9~13份和五倍子10~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贝母5~15份、甘草4~10份、冰片12~18份、金银花6~12份、山茱萸10~14份,大黑药8~12份、木槿子8~14份、罗汉果6~12份、款冬花8~14份、麦门冬10~16份、大青叶10~16份、剑叶耳草8~12份、穿心草9~15份、天花粉7~12份、五指山参11~15份、半夏5~10份、黄芩9~13份、百合9~13份和五倍子10~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贝母8~12份、甘草6~8份、冰片14~16份、金银花8~10份、山茱萸11~13份,大黑药9~11份、木槿子10~12份、罗汉果8~10份、款冬花10~12份、麦门冬12~14份、大青叶12~14份、剑叶耳草9~11份、穿心草10~14份、天花粉8~11份、五指山参12~14份、半夏6~9份、黄芩10~12份、百合10~12份和五倍子12~14份。
3.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取木槿子去杂洗净,置于炒锅内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加黄酒和盐拌匀,焖润10~16分钟,取出,烘干;
(2)取甘草切片置于砂锅内,加水煎煮成甘草汤,除去甘草片,加入红糖并加热溶解,将金银花和天花粉去杂洗净放入砂锅内,文火加热,煮至汤吸尽,取出,焙干;
(3)将麦门冬、五指山参、黄芩、五倍子洗净去杂,切片,用黄酒浸润20分钟,取出,置于炒锅内,炒至原料药表面微黄时,取出,晾干;
(4)将大黑药、山茱萸、罗汉果、剑叶耳草、川贝母、半夏、百合去杂洗净,与步骤(2)(3)所制原料一同加水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煎20~30分钟,关火,加大青叶、款冬花、穿心草和冰片焖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合并两次滤液;
(5)将步骤(1)所制原料药粉碎制成药粉,加入到步骤(4)所制滤液中,拌匀,即得汤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步骤(4)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8倍。
5.一种润肺化痰的中医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取木槿子去杂洗净,置于炒锅内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加黄酒和盐拌匀,焖润10~16分钟,取出,烘干;
(2)取甘草切片置于砂锅内,加水煎煮成甘草汤,除去甘草片,加入红糖并加热溶解,将金银花和天花粉去杂洗净放入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奇,邢春蕊,刘英莲,陈秀香,郭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