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快电荷可逆壳聚糖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974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快电荷可逆壳聚糖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成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然后与戊二醛交联制备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得到一系列壳聚糖‑聚吡咯‑羟基纳米凝胶。所制备得到的超快电荷可逆壳聚糖基纳米凝胶能够实现pH诱导的表面电荷的快速转换,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良好的蛋白抗性、较高的抗癌药物负载效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能力,有望作为一种安全、有前途的纳米载体来构建低副作用的增强抗肿瘤治疗平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快电荷可逆壳聚糖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快电荷可逆壳聚糖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医学已经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向实体肿瘤输送诊断和治疗药物的手段。但是,给药过程需要经过1)血液循环,2)肿瘤内积聚,3)深入肿瘤组织,4)被癌细胞内化,5)细胞内药物释放等五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大的生物屏障,因此静脉注射后只有约1%的药物能被输送到靶向肿瘤细胞。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纳米载体在实验模型中是有效的,但是临床试验的结果却不令人满意。为了解决上述的生物屏障问题,各种具有不同性质(如粒径、表面电荷和功能修饰)的纳米载体被设计出来。但是现今大多数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应用中仍处于次优状态。通常,具有小尺寸、带正电荷和/或靶向分子的纳米载体由于与细胞膜强烈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肿瘤的穿透和细胞内吞,但它们通常会受到肾脏或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快速清除,导致半衰期短,肿瘤内积聚不足。同样,具有大尺寸、中性/负电荷和/或亲水涂层(例如聚乙二醇(PEG)或两性离子)的纳米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聚糖基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合成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然后与戊二醛交联制备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得到壳聚糖-聚吡咯-羟基纳米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基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合成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然后与戊二醛交联制备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得到壳聚糖-聚吡咯-羟基纳米凝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基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的合成:以0.1M醋酸为溶剂,配制并量取10mg/mL的壳聚糖溶液5mL,以1MHCL为溶剂,分别配制并量取20.8mg/mL的吡咯5mL和70.8mg/mL的APS2.5mL并滴加到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在0℃黑暗中搅拌1h,然后在室温下再搅拌24h;添加1MNaOH12.5mL使反应停止,再添加无水乙醇200ml沉淀混合物,NMP过滤洗涤沉淀3次,再用水洗涤3次;产物在60℃的烘箱中干燥2天,获得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
(2)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的制备:以1M盐酸为溶剂,配制并量取10mg/mL的CH-Py聚合物1ml和10mg/mL的戊二醛1ml作为水相,以环己烷为溶剂,配制并量取25.8mg/mL的span-8010ml作为有机相,在冰冷却10分钟的情况下,使用超声波发生器以50%的占空比和40%的输出控制对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得到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制备的壳聚糖-聚吡咯纳米凝胶在6000rpm下离心10min纯化,在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玲溪李鑫史向阳汪希鹏周洁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