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963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涉及油茶种植技术领域。该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包括插床准备、选苗、扦插、幼苗培育、二次选苗扦插、套种林选择和准备、移栽套种。通过从生长性状优良的植株上获取插穗扦插培育成一代苗后再进行二次扦插,从而使油茶苗具有更好的生根特性,同时还能保留优良的生长性状基因,使培育出的油茶大苗品质更优,培育用的插床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均会进行杀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扦插的幼苗根部腐烂,并在培育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浇水施肥,使油茶幼苗扦插培育成功率更高,然后再将培育出的油茶幼苗套种在落叶阔叶林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种植
,具体为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比较常见的油茶培育方法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但是播种育苗的培育周期太长,而且无法稳定的保留优良的生长基因,而扦插培育和嫁接培育的难度要远高于播种培育,在培育过程中容易因为培育或管理不当导致培育失败,并且在土地上单独进行油茶的播种培育非常浪费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单位面积内收益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解决了油茶大苗培育难以及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培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插床准备首先按照重量份将黄土50~60份、河沙10~15份、有机磷肥3~6份、砻糠10~15份、农家肥8~10份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腐熟10~15天后制成幼苗培育用营养土,然后将营养土与灭菌剂按照重量比15∶1均匀混合并浇水一周;S2.选苗从良种无性系油茶成熟植株中选出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然后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S3.扦插扦插时先用水将插床中的土壤浇透,并将插穗的切口处浸入1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36~48h,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提前准备好的插床中,扦插时株距为4~6cm,行距为10~15cm;S4.幼苗培育扦插完成后将插床放入温室内进行培育,并保持温室内室温17~20℃、湿度85~90%,培育过程中保持温室的透光度在20~30%之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早晚进行一次叶面浇水,每隔5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每隔10天用灭菌剂再进行一次灭菌,幼苗培养1~2年后成为一代苗;S5.二次选苗扦插从一代苗中选择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二代插穗,然后将二代插穗重新进行扦插和幼苗培育,培育1~3个月生根后成为待栽苗;S6.套种林选择和准备选择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低于600m的落叶阔叶林为套种林,选择林间地准备种植穴,种植穴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4m,种植穴内底部先铺一层10~30mm厚的填料,然后用土填满后再用水浇透;S7.移栽套种将待栽苗带土移栽到种植穴内,然后将种植坑内土壤压实压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大棚,每隔15~20天在根部浇水并施一次农家肥,施肥量为0.2~1.2kg/株,2~3月后去除塑料薄膜大棚,生长1~2年后成为优质大苗。优选的,所述营养土中的黄土为生土且黄土和河沙在使用前需过60~80目筛。优选的,所述灭菌剂是由75%的五氯硝基苯、85%的三氯异氰脲酸、代森锌按照1∶2∶2的比例混合制成。优选的,所述插穗长度均为3~5cm且插穗上均有两片以上的完整叶,所述插穗在截取时保留45°左右倾斜角的切口且切口处光滑平整,所述扦插时插穗的入土深度为达叶柄基部为准。优选的,所述幼苗培育时叶面喷肥所用的肥料为有机质水肥,所述有机质水肥是按照重量份将硼砂2~4份、硫酸亚铁1.5~2.5份、硫酸锌1.2~3.2份、吲哚丁酸0.5~2.2份、维生素B1~2份、抗枯灵0.3~0.9份、氮肥5~8份、磷肥3~5份、钾肥2~3份、尿素5~10份混合制成,所述有机质水肥在使用时需用水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稀释。优选的,所述填料是按照重量份将氮肥6~8份、磷肥5~10份、钾肥4~8份、尿素11~13份、农家肥15~20份、锯末20~25份、中药渣10~16份混合搅拌均匀制成。(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从生长性状优良的植株上获取插穗,并在插床中扦插培育成一代苗后再截取插穗进行二次扦插,从而使油茶苗具有更好的生根特性,更利于茶油苗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保留优良的生长性状基因,使培育出的油茶大苗品质更优,培育用的插床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均会进行杀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扦插的幼苗根部腐烂,并在培育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浇水施肥,使油茶幼苗扦插培育成功率更高,然后再将培育出的油茶幼苗套种在落叶阔叶林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土地单位面积内收益率更高,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培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插床准备首先按照重量份将黄土55份、河沙12份、有机磷肥4份、砻糠12份、农家肥8份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腐熟12天后制成幼苗培育用营养土,然后将营养土与灭菌剂按照重量比15∶1均匀混合并浇水一周,这样可以对营养土进行杀菌,防止扦插后油茶幼苗根部腐烂;S2.选苗从良种无性系油茶成熟植株中选出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然后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S3.扦插扦插时先用水将插床中的土壤浇透,并将插穗的切口处浸入1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42h,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提前准备好的插床中,扦插时株距为4~6cm,行距为10~15cm,浸泡吲哚丁酸溶液有助于油茶幼苗生根;S4.幼苗培育扦插完成后将插床放入温室内进行培育,并保持温室内室温17~20℃、湿度85~90%,培育过程中保持温室的透光度在20~30%之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早晚进行一次叶面浇水,每隔5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每隔10天用灭菌剂再进行一次灭菌,幼苗培养1~2年后成为一代苗;S5.二次选苗扦插从一代苗中选择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二代插穗,然后将二代插穗重新进行扦插和幼苗培育,培育1~3个月生根后成为待栽苗,二次扦插可以使油茶幼苗具有幼龄化而容易生根的特性,并且扦插可以保留油茶选苗时本身具有的优良的生长性状基因,从而使培育后的油茶幼苗生长的更好;S6.套种林选择和准备选择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低于600m的落叶阔叶林为套种林,选择林间地准备种植穴,种植穴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S1.插床准备/n首先按照重量份将黄土50~60份、河沙10~15份、有机磷肥3~6份、砻糠10~15份、农家肥8~10份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腐熟10~15天后制成幼苗培育用营养土,然后将营养土与灭菌剂按照重量比15∶1均匀混合并浇水一周;/nS2.选苗/n从良种无性系油茶成熟植株中选出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然后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nS3.扦插/n扦插时先用水将插床中的土壤浇透,并将插穗的切口处浸入1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36~48h,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提前准备好的插床中,扦插时株距为4~6cm,行距为10~15cm;/nS4.幼苗培育/n扦插完成后将插床放入温室内进行培育,并保持温室内室温17~20℃、湿度85~90%,培育过程中保持温室的透光度在20~30%之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早晚进行一次叶面浇水,每隔5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每隔10天用灭菌剂再进行一次灭菌,幼苗培养1~2年后成为一代苗;/nS5.二次选苗扦插/n从一代苗中选择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二代插穗,然后将二代插穗重新进行扦插和幼苗培育,培育1~3个月生根后成为待栽苗;/nS6.套种林选择和准备/n选择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低于600m的落叶阔叶林为套种林,选择林间地准备种植穴,种植穴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4m,种植穴内底部先铺一层10~30mm厚的填料,然后用土填满后再用水浇透;/nS7.移栽套种/n将待栽苗带土移栽到种植穴内,然后将种植坑内土壤压实压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大棚,每隔15~20天在根部浇水并施一次农家肥,施肥量为0.2~1.2kg/株,2~3月后去除塑料薄膜大棚,生长1~2年后成为优质大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阔叶林套种油茶培育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插床准备
首先按照重量份将黄土50~60份、河沙10~15份、有机磷肥3~6份、砻糠10~15份、农家肥8~10份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腐熟10~15天后制成幼苗培育用营养土,然后将营养土与灭菌剂按照重量比15∶1均匀混合并浇水一周;
S2.选苗
从良种无性系油茶成熟植株中选出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然后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
S3.扦插
扦插时先用水将插床中的土壤浇透,并将插穗的切口处浸入1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36~48h,然后再将插穗插入提前准备好的插床中,扦插时株距为4~6cm,行距为10~15cm;
S4.幼苗培育
扦插完成后将插床放入温室内进行培育,并保持温室内室温17~20℃、湿度85~90%,培育过程中保持温室的透光度在20~30%之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早晚进行一次叶面浇水,每隔5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每隔10天用灭菌剂再进行一次灭菌,幼苗培养1~2年后成为一代苗;
S5.二次选苗扦插
从一代苗中选择生长性状良好的植株,从选出的植株冠部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叶片完整、腋芽饱满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二代插穗,然后将二代插穗重新进行扦插和幼苗培育,培育1~3个月生根后成为待栽苗;
S6.套种林选择和准备
选择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坡度小于10°、海拔高度低于600m的落叶阔叶林为套种林,选择林间地准备种植穴,种植穴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4m,种植穴内底部先铺一层10~30mm厚的填料,然后用土填满后再用水浇透;
S7.移栽套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见颖全裕彪李灿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三湘苗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