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小凤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62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移动机构,所述散热移动机构包括均热板、散热鳍片、滑块、滑槽、限位腔室、限位块、扭动杆、扭簧和限位板,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均热板,所述均热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且均热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滑块的左侧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路板大多没有对电路板散热模块的移动结构的问题和现有的电路板大多对散热机构采用螺丝等方式进行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为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电路板诞生了,电路板使电路微型小型化、直观化,对于优化用电器的布局和电路的批量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电路板虽然已基本满足了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一:现有的电路板大多没有对电路板散热模块的移动结构,电路板并不是每一块都需要进行散热有些不需要散热的地方反而设置了散热模块,导致其他较热的位置的热量分散过去,使本来温度不高的地方温度提高,降低了散热的效率,实用性和易用性较低。问题二:现有的电路板大多对散热机构采用螺丝等方式进行固定,比较麻烦实用性和易用性较低,当要取下散热模块对电路板进行检修时还需要拧下多颗螺母才能将电路板和散热模组分开,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路板大多没有对电路板散热模块的移动结构的问题和现有的电路板大多对散热机构采用螺丝等方式进行固定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移动机构(3),所述散热移动机构(3)包括均热板(31)、散热鳍片(32)、滑块(33)、滑槽(34)、限位腔室(35)、限位块(36)、扭动杆(37)、扭簧(38)和限位板(39),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均热板(31),所述均热板(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32),且均热板(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滑动连接在滑槽(34)的内部,所述滑槽(34)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39),且限位板(39)与滑块(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散热移动机构(3),所述散热移动机构(3)包括均热板(31)、散热鳍片(32)、滑块(33)、滑槽(34)、限位腔室(35)、限位块(36)、扭动杆(37)、扭簧(38)和限位板(39),所述电路板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均热板(31),所述均热板(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32),且均热板(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滑动连接在滑槽(34)的内部,所述滑槽(34)内部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39),且限位板(39)与滑块(33)的左侧贴合,所述限位板(39)的左侧与限位块(36)的右侧贴合,且限位块(36)设置在限位腔室(35)的内部,所述限位块(36)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扭动杆(37)的顶端,且扭动杆(37)的外部缠绕有扭簧(38),所述扭簧(38)的顶端焊接在限位块(36)底端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22)、第一套杆(23)、第二套杆(24)和弹簧(25),所述电路板主体(1)顶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凤
申请(专利权)人:何小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