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62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风扇腔和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风扇腔内并排设有2个轴流风扇,壳体与所述散热翅片抵接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散热腔的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散热腔盖,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贯穿所述散热翅片固定设有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嵌设在散热翅片的四个角处,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风扇腔与散热腔为通腔结构。所述散热腔盖上开设有若干排线插接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对车载主板进行散热,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网联车载主板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是安装在汽车上的控制主板,起到对整个车身系统的各种信息监测和对信息进行传输,越是集成度越高的高端主板,发热就越大,特别是超频情况下。传统的车载主板直接安装在车身的零件腔内,没有具体的散热装置,导致车载主板上的灰尘堆积,当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则导致车载主板上的电路损坏或者其他故障发生,所有就需要针对智能网联车载主板进行散热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本技术通过件将车载主板安装在散热翅片的上方,通过散热翅片对车载主板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然后通过轴流风扇进行吹风散热,将热量从壳体的出风口散发出去,同时本装置还设有散热腔盖,通过散热腔盖遮挡灰尘进入散热腔内,保证车载主板上的灰尘堆积速度变慢,延长车载主板的使用寿命,避免因为大量灰尘堆积在车载主板上发热严重的问题。本技术直接对车载主板进行散热,效率高,实用性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风扇腔(10)和散热腔(12),所述散热腔(12)内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散热翅片(5),所述风扇腔(10)内并排设有2个轴流风扇(3),壳体(1)与所述散热翅片(5)抵接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风口(121),所述散热腔(12)的侧壁上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散热腔盖(11),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上贯穿所述散热翅片(5)固定设有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嵌设在散热翅片(5)的四个角处,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41),所述风扇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车载主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风扇腔(10)和散热腔(12),所述散热腔(12)内竖直间隔设有若干散热翅片(5),所述风扇腔(10)内并排设有2个轴流风扇(3),壳体(1)与所述散热翅片(5)抵接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出风口(121),所述散热腔(12)的侧壁上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散热腔盖(11),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上贯穿所述散热翅片(5)固定设有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嵌设在散热翅片(5)的四个角处,所述智能网联车载主板安装柱(4)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41),所述风扇腔(10)与散热腔(12)为通腔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杰李小飞李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捷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