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广铖专利>正文

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檩条组件沿山地东西坡方向随坡向直线设置,檩条主体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中多个檩条主体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的首尾连接处所述檩条连接板和檩条压板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板支撑结构
,具体涉及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光伏电站建设用地越来越少,由于常规的固定式光伏支架结构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故而在同等面积内无法有效的根据需求增添光伏结构,并且其支架结构非常复杂,安装繁琐而且连接稳固性较为有限,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光伏支架作为光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满足基本的使用条件下进行精细化设计,进行支架的最合理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工程师的关注。因山地地形因素,光伏支架结构的整体设计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解决檩条长度不够及檩条安装出现锯齿形问题,还可解决支架檩条与斜梁直接搭接导致檩条与斜梁装配面贴合不紧、有空隙夹角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包括若干组前立柱、后立柱、斜撑柱和斜梁、以及4个檩条组件和转接角钢组件,其中前立柱的高度小于后立柱,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所述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均连接有底脚角钢;所述转接角钢组件包括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单体角钢,两个单体角钢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使转接角钢组件形成“C”形结构,该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所述檩条组件沿山地东西坡方向随坡向直线设置,檩条组件包括多个檩条主体、檩条连接板、檩条压板,其中檩条主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斜面,檩条主体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中多个檩条主体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的首尾连接处所述檩条连接板和檩条压板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底脚角钢下端具有插入灌注桩内的预埋钢桩顶板,前立柱和后立柱分别通过底脚角钢连接在插入灌注桩内的预埋钢桩顶板上。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檩条长度不够问题,以及檩条安装出现锯齿形问题,本光伏支架结构可先确定前立柱位置,后立柱沿着地面(山坡)斜面移动,后立柱可根据地面(山坡)坡度调整。采用前后双立柱即南北双立柱的桩基形式,可有效控制工程量和施工精度,降低山地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布置在山坡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布置在山坡面时布置角度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前立柱,20-后立柱,30-斜撑柱,40-斜梁,50-光伏板,61-水泥块,62-底脚角钢,63-铰接转接件,70-檩条组件,71-檩条主体,72-檩条连接板,73-檩条压板,80-转接角钢组件,C-水平面,D-山坡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案例提出的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包括若干组前立柱10、后立柱20、斜撑柱30和斜梁40、以及4个檩条组件70和转接角钢组件80,其中前立柱10的高度小于后立柱20,前立柱10和后立柱20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63连接斜梁40,斜撑柱30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63连接在后立柱20的下段,斜撑柱30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63连接在斜梁40的中部,前立柱10和后立柱20的下端均连接有底脚角钢62,前立柱10和后立柱20分别通过底脚角钢62连接在插入灌注桩内的预埋钢桩顶板上。转接角钢组件80包括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单体角钢,两个单体角钢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使转接角钢组件80形成“C”形结构,该转接角钢组件80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40上,转接角钢组件80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70连接,檩条组件70水平方向设置,檩条组件70包括多个檩条主体71、檩条连接板72、檩条压板73,其中檩条主体71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光伏板50的斜面,檩条主体71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80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70中多个檩条主体71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71的首尾连接处檩条连接板72和檩条压板73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71固定连接。如图3、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地面为斜面时,斜梁40所在平面与檩条组件70所在平面的之间的夹角B为大于65°的锐角。具体的,山坡斜面D和水平面C之间产生夹角,对应调整斜梁40所在平面与檩条组件70所在平面的之间的夹角B,夹角B的角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以满足最佳光照条件。底脚角钢62下端具有预埋钢桩插入的灌注桩61。可以理解的,铰接转接件63为可转动并定位的铰接连接件,一般选用角钢转接件,定位方式为螺钉定位。另外,檩条与斜梁40装配面的夹角问题采用一对热镀锌角钢转接部件或者热镀锌U型钢转接部件的方法来解决。即转接角钢组件80为一对热镀锌角钢转接部件或者热镀锌U型钢转接部件。本装置可通过铰接转接件63连接前立柱10、后立柱20、斜撑柱30和斜梁40,使得前立柱10、后立柱20、斜撑柱30和斜梁40可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对角度,方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调节角度,檩条组件70和转接角钢组件80组成的光伏支架间距可调,方便本光伏支架结构调整,尤其是适应不同坡度角度的山坡斜面D安装本光伏支架。解决檩条长度不够问题,以及檩条安装出现锯齿形问题,本光伏支架结构可先确定前立柱10位置,后立柱20沿着地面(山坡)斜面移动,后立柱20可根据地面(山坡)坡度调整。采用前后双立柱即南北双立柱的桩基形式,可有效控制工程量和施工精度,降低山地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前立柱、后立柱、斜撑柱和斜梁、以及4个檩条组件和转接角钢组件,其中前立柱的高度小于后立柱,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所述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均连接有底脚角钢;/n所述转接角钢组件包括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单体角钢,两个单体角钢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使转接角钢组件形成“C”形结构,该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n所述檩条组件沿山地东西坡方向随坡向直线设置,檩条组件包括多个檩条主体、檩条连接板、檩条压板,其中檩条主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斜面,檩条主体的底部具有与转接角钢组件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檩条组件中多个檩条主体首尾相邻直线排列,在相邻两个檩条主体的首尾连接处所述檩条连接板和檩条压板通过螺栓对夹的安装在檩条的正面和背面,使相邻两个檩条主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地光伏电站固定式双立柱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前立柱、后立柱、斜撑柱和斜梁、以及4个檩条组件和转接角钢组件,其中前立柱的高度小于后立柱,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分别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斜梁,所述斜撑柱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后立柱的下段,斜撑柱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转接件连接在斜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均连接有底脚角钢;
所述转接角钢组件包括两个横截面为“L”形的单体角钢,两个单体角钢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使转接角钢组件形成“C”形结构,该转接角钢组件下壁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斜梁上,转接角钢组件上壁通过螺栓组件与檩条组件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铖
申请(专利权)人:范广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