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及双向负载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5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一种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及双向负载稳压器,其中限流电路通过加入第一限流子电路和第二限流子电路,实现将拉电流钳位在第一目标值以下,并将灌电流钳位在第二目标值以下,从而达到对双向负载的拉电流和灌电流的钳位作用,避免因双向负载的拉电流或灌电流的电流值过大而损坏双向负载,且仅加入了第一限流子电路和第二限流子电路,不需要增加比较器、输出电压经逻辑处理电路等大体积器件,电路简单且适用于双向负载,解决了传统的限流电路中存在电路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双向负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及双向负载稳压器
本申请属于限流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及双向负载稳压器。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提高和集成电路行业的飞速发展,电源管理芯片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稳压器作为电源管理芯片的一种,在电源市场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稳压器需要驱动负载,当负载端电流超出芯片额定承受能力且持续一段时间,会造成驱动管的雪崩击穿,从而芯片失效。因此,实际应用中设计者会在芯片中加入限流电路,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传统的限流电路一般采用采样管镜像驱动管中的电流,并使之流经电阻产生一个电压,再将该电压与参考电压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输出电压经逻辑处理电路控制驱动管的栅端电压,从而达到限流的功能。但是该方案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芯片面积大,仅适合单向负载应用,如应用于双向负载,需双向都添加采样管、比较器、电阻以及输出电压经逻辑处理电路等,不利于芯片的小面积。因此,传统的限流电路中存在电路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双向负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所述双向负载包括输出端、用于为所述输出端传输拉电流的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用于为所述输出端传输灌电流的第二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包括:/n第一限流子电路,所述第一限流子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子电路用于将所述拉电流钳位在第一目标值以下;和/n第二限流子电路,所述第二限流子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子电路用于将所述灌电流钳位在第二目标值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双向负载的限流电路,所述双向负载包括输出端、用于为所述输出端传输拉电流的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用于为所述输出端传输灌电流的第二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包括:
第一限流子电路,所述第一限流子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子电路用于将所述拉电流钳位在第一目标值以下;和
第二限流子电路,所述第二限流子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子电路用于将所述灌电流钳位在第二目标值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子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拉电流并输出第一检测电信号;和
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上拉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电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开通程度,以将所述拉电流钳位在所述第一目标值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上拉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高电位端为所述上拉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上拉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上拉电路的控制端,所述上拉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低电位端为所述上拉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上拉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子电路包括: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梦嵘王旭亮赵鹏尚林林郭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