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2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包括预制金属管线模块,预制金属管线模块断面为C型结构,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上、下水平肢以及侧板上均开设贯通管线孔,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空腔内布设水平向管线,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敞口端与成品踢脚线板卡扣连接;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到内隔墙的底部,内隔墙底部开设水平向预留槽,将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预留槽内并用设定固定于内隔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平向管线集中布设在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内,不需要湿法作业,与墙体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后期维护改造;管线无需预埋在楼板中,管线的铺设可与装修同步进行,大大缩短土建施工周期,施工效率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的管线布设,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从起初的结构装配式到围护体系装配式再到现在的全专业装配式,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细部设计越来越精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对水平向管线分离也有相应评价项。但传统施工过程中水平管线常预埋于结构体中,难以实现管线分离,而且在管线预埋施工中,铺设管线需耗费大量时间,预留位置也受施工误差影响,导致预埋的管线后期无法直接使用,影响整体工程进度。水平向管线存在交叉的部位高度过大,有时会突出于楼板外,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预埋于结构的管线后期在重装修和维修过程中会非常麻烦,影响后续的改造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在墙体内安装,灵活的管线设计为建筑功能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升了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包括预制金属管线模块,预制金属管线模块断面为C型结构,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上、下水平肢以及侧板上均开设贯通管线孔,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空腔内布设水平向管线,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敞口端与成品踢脚线板卡扣连接。进一步,所述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到内隔墙的底部,内隔墙底部开设水平向预留槽,将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预留槽内并用射钉固定于内隔墙上。进一步,所述管线竖向走线时,在内隔墙上开设竖向管线槽,预制金属管线模块腔体内的水平向管线从水平肢上的管线孔穿出沿竖向管线槽布设,并与安装到内隔墙上的接线盒完成接线。进一步,所述预制金属管线模块所在内隔墙的背面需要安装接线盒时,位于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处的内隔墙开设水平向的对穿洞口,然后沿墙体开设竖向管线槽,预制金属管线模块腔体内的管线从侧板的管线孔穿出,沿对穿洞口至竖向管线槽布设,并与安装到内隔墙背面上的接线盒完成接线,内隔墙背面的对穿洞口处用成品踢脚线板封堵。本技术所设计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将水平向管线集中布设在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内,不需要湿法作业,与墙体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后期维护改造;管线无需预埋在楼板中,管线的铺设可与装修同步进行,大大缩短土建施工周期,施工效率得以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节点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如图1至图3所示,主要包括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采用镀锌铁皮预制而成,其断面为C型结构。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放置时,开口端朝向墙体外侧,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的上、下水平肢以及侧板上均开设若干贯通管线孔2,管线孔2便于管线4从中穿过实现竖向走线,以及实现墙体另外一面的管线布设。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的空腔内布设水平向管线4,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的敞口端最后用配套的成品踢脚线板以卡扣方式覆盖连接。传统管线的水平向布设是在楼板5上预埋管线,管线交叉部位容易突出于楼面,会产生质量问题,并且管线的布设无法与装修同步进行,施工效率上大受影响。本实施例中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与内隔墙6连接时,对于条板类的内墙体可以直接在内隔墙6的底部切割一水平向预留槽,对于砌筑类的内墙体可以采用尺寸较小的一类砌体砌筑成预留槽。将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嵌入到预留槽内,并用射钉固定在内隔墙6上。由于水平向管线采用模块化分离构造设计,管线的铺设可与装修同步进行,不会对楼板顶部的建筑面层7的施工造成影响,彼此互不干扰。当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水平向管线的布设后,对于内隔墙6嵌入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所在面的管线竖向走线,可以沿内隔墙6开设竖向管线槽10,在内隔墙6上的相应位置安装接线盒8,此时,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腔体内的水平向管线从水平肢上的管线孔2中穿出,并沿竖向管线槽10布设,最终与接线盒完成接线。如果内隔墙6的另外一面也需要布设管线并安装接线盒8,则无需在内隔墙6的背面再次安装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只需在嵌入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所在处沿墙体厚度方向开设对穿洞口9,然后再沿墙体开设竖向管线槽10,预制金属管线模块1腔体内的管线先从侧板的管线孔2穿出,然后沿对穿洞口9布设至竖向管线槽10中,最后与安装到内隔墙6背面上的接线盒8完成接线即可,内隔墙6背面的对穿洞口9处用成品踢脚线板3进行封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金属管线模块,预制金属管线模块断面为C型结构,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上、下水平肢以及侧板上均开设贯通管线孔,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空腔内布设水平向管线,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敞口端与成品踢脚线板卡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金属管线模块,预制金属管线模块断面为C型结构,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上、下水平肢以及侧板上均开设贯通管线孔,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空腔内布设水平向管线,预制金属管线模块的敞口端与成品踢脚线板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到内隔墙的底部,内隔墙底部开设水平向预留槽,将预制金属管线模块嵌入预留槽内并用射钉固定于内隔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的水平向管线分离构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奎吴建军俞福利薛建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喜屋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圣鑫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