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兴达专利>正文

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48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电力轨道包括电力轨道本体及限位件。电力轨道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限位件设有至少两个,限位件设于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限位件相对地设于轨道槽的两侧,限位件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安装该电力轨道时,将电力轨道设于安装对象的内部空间内,再将表面结构体放置在轨道槽的开口端,并使表面结构体的一侧抵触于限位件,这样能够避免表面结构体遮盖电力轨道本体的轨道槽,从而实现电力轨道的隐藏式安装,减少空间的浪费。并且,将电力轨道隐藏式安装后,电力轨道能够融入安装环境中,使用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的普及以及种类的增多,电器需要取电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一般地,电器通过固定式电源插座或电源拖线板取电。固定式电源插座是安装在预设位置处,一旦设置就无法移动,使用灵活性较差;而电源脱线板虽然可以任意移动,但是安全性及规整性较差,并且插座易因外力的碰触而移位,使插销脱离插座而断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力轨道插座应运而生。然而,传统电力轨道插座的电力轨道是安装在物体的表面,这样会导致浪费空间。此外,这样安装容易看出电力轨道的安装位置,导致电力轨道无法融入安装环境中,并且使用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它能够实现电力轨道的隐藏式安装,减少空间的浪费,提高使用安全性。一种电力轨道,所述电力轨道包括:电力轨道本体,所述电力轨道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至少两个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轨道槽的侧面并与所述轨道槽靠近所述限位部的槽壁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L”字形结构,所述限位件包括底板及用于抵触所述表面结构体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纵向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板用于设在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力轨道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与所述电力轨道本体适配的导槽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分别设于所述导槽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底座、连接件及用于设在所述导槽体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导槽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表面螺纹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导槽体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于所述电力轨道本体的两端。一种电力轨道,所述电力轨道包括:电力轨道本体,所述电力轨道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所述限位件具有与所述轨道槽适配的滑槽孔及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所述滑槽孔的两侧。一种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所述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表面结构体及上述的电力轨道,所述表面结构体的侧壁抵触于所述限位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结构体为高架地板、桌面板、墙面板及天花板中的至少一种。一种轨道电力系统,包括适配器及上述的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所述适配器可选择性地与所述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的电力轨道连接或断开。上述电力轨道、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及轨道电力系统,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设有限位件,并将限位件设于轨道槽的两侧。安装该电力轨道时,将电力轨道设于安装对象的内部空间内,再将表面结构体放置在轨道槽的开口端,并使表面结构体的一侧抵触于限位件,这样能够避免表面结构体遮盖电力轨道本体的轨道槽,从而实现电力轨道的隐藏式安装,减少空间的浪费。并且,将电力轨道隐藏式安装后,电力轨道能够融入安装环境中,使用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力轨道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所示的电力轨道的支撑架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附图说明:10、电力轨道本体,11、轨道槽,20、限位件,21、底板,22、限位板,23、限位部,30、支撑架,31、导槽体,32、第一安装板,321、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板,331、第二安装孔,34、加强筋,35、底座,351、安装柱,36、连接件,37、支撑板,38、安装垫,40、表面结构体,41、高架地板,42、表面地材,43、石膏板,44、墙面板,45、天花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图2和图6,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力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力轨道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隐藏式电力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力轨道,包括电力轨道本体10及限位件20。电力轨道本体10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11。限位件20设有至少两个,限位件20设于轨道槽11的开口端所在表面,且限位件20设于轨道槽11的两侧,限位件20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40。上述电力轨道,轨道槽11的开口端所在表面设有限位件20,并且限位件20设于轨道槽11的两侧。安装该电力轨道时,将电力轨道设于安装对象的内部空间内,再将表面结构体40放置在轨道槽11的开口端,并使表面结构体40的一侧抵触于限位件20,这样可避免表面结构体40遮盖电力轨道本体10的轨道槽11,从而实现电力轨道的隐藏式安装,减少空间的浪费。并且,将电力轨道隐藏式安装后,电力轨道能够融入安装环境中,使用安全性较高。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轨道本体10的长度方向是指适配器沿电力轨道本体10移动的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6,限位件20具有限位部23,限位部23朝向轨道槽11的侧面并与轨道槽11靠近限位部23的槽壁齐平。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23朝向轨道槽11的侧面为光滑的平面,该平面与轨道槽11的槽壁处于同一平面。安装该电力轨道时,表面结构体40的一侧抵触于限位部23,这样轨道槽11两侧的表面结构体40之间的间距为轨道槽11的宽度,在保证电力轨道正常供电的基础上,使该电力轨道从视觉上只剩一条缝隙,这样有利于电力轨道融入安装环境。并且,电力轨道按上述方式实现隐藏式安装后,也可减少空间的浪费。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6,限位件20为“L”字形结构。具体地,限位件20包括底板21及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40的限位板22,限位板22纵向设于底板21的一侧,底板21用于设在轨道槽11的开口端所在表面。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板22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轨道包括:/n电力轨道本体,所述电力轨道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n至少两个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轨道包括:
电力轨道本体,所述电力轨道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轨道槽;
至少两个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轨道槽的两侧,所述限位件用于抵触表面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轨道槽的侧面并与所述轨道槽靠近所述限位部的槽壁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L”字形结构,所述限位件包括底板及用于抵触所述表面结构体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纵向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板用于设在所述轨道槽的开口端所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与所述电力轨道本体适配的导槽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分别设于所述导槽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底座、连接件及用于设在所述导槽体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达
申请(专利权)人:吴兴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