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3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核磁共振装置本体,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的一侧为开口设置,且开口处顶部的内壁上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扭簧的一端,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窗,所述检测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直杆,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小孔,且L型小孔与第一凹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核磁共振装置内部元器件检修以及维护难度大的缺点,能够通过检测窗的打开与关闭来对核磁共振装置本体内部元件的维护,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是将置于静磁场的被检体的原子核以拉莫尔频率的高频信号磁性地激发,根据伴随着该激发产生的磁共振信号来重建图像的摄像法。在该磁共振成像的领域中,作为不使用造影剂而取得血管图像的方法,知道有非造影MRA。申请号为201380003460.3的专利公开了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具备序列控制部(30)和数据处理部(42)。序列控制部(30)将心脏作为对象,组合多种标记方式执行脉冲序列,收集磁共振信号。数据处理部(42)根据磁共振信号生成多种标记图像。但是该专利涉及的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不易进行内部保养维修以及质量检测,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太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核磁共振装置内部元器件检修以及维护难度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核磁共振装置本体,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的一侧为开口设置,且开口处顶部的内壁上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扭簧(2)的一端,扭簧(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窗(3),所述检测窗(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且第一凹槽(4)内滑动安装有直杆(5),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位于第一凹槽(4)下方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小孔(7),且L型小孔(7)与第一凹槽(4)相连通,所述L型小孔(7)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12)的一端,且丝杆(12)的中心位置上套接有圆盘(13),丝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的一侧为开口设置,且开口处顶部的内壁上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扭簧(2)的一端,扭簧(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窗(3),所述检测窗(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且第一凹槽(4)内滑动安装有直杆(5),所述核磁共振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位于第一凹槽(4)下方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型小孔(7),且L型小孔(7)与第一凹槽(4)相连通,所述L型小孔(7)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12)的一端,且丝杆(12)的中心位置上套接有圆盘(13),丝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8)内,且滑动套接有转钮(18),转钮(18)的远离圆盘(13)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凹槽(8)外,所述丝杆(12)的两端螺纹相反设置,所述丝杆(12)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丝杆套(14),且丝杆套(14)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斜杆(15)的一端,斜杆(15)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16),两个转轴(16)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杆(17),且横杆(17)的顶部与直杆(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磁共振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3)与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雷平贵何艳谢弘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