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20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资源和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包括前热风道70、主余热风道10、若干个辅余热风道20以及风道固定架构30。本申请提供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通过前热风道、主余热风道和辅余热风道的联合作业,可以在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上从热交换段至物料输送段进行高效率的热量捕集,不但有效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还为后续的金属分离作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
本技术属于资源和能量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
技术介绍
现有高温固废余热回收利用流水线上,一般仅在热交换段的前段或中段对萃取媒介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存在能量回收率低并且余热影响后续金属分离作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包括主余热风道和若干个辅余热风道;主余热风道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另一端用于连通余热回收设备或除尘设备或冷却设备;辅余热风道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另一端连通至主余热风道;当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的高风速热风沿着主余热风道传输时,能够带动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的低风速热风沿着辅余热风道传输至主余热风道。进一步地,主余热风道/辅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n该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包括主余热风道(10)和若干个辅余热风道(20);/n所述主余热风道(10)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另一端用于连通余热回收设备或除尘设备或冷却设备;/n所述辅余热风道(20)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主余热风道(10);/n当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的高风速热风沿着所述主余热风道(10)传输时,能够带动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的低风速热风沿着所述辅余热风道(20)传输至所述主余热风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
该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包括主余热风道(10)和若干个辅余热风道(20);
所述主余热风道(10)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另一端用于连通余热回收设备或除尘设备或冷却设备;
所述辅余热风道(20)的一端用于连通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主余热风道(10);
当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高温段的高风速热风沿着所述主余热风道(10)传输时,能够带动来自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流水线的低温段的低风速热风沿着所述辅余热风道(20)传输至所述主余热风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余热风道(10)/所述辅余热风道(20)的直径比介于5-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余热风道(10)/所述辅余热风道(20)的直径比为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该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还包括风道固定架构(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组合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余热风道(10)连通至高温固废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修彪张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冶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