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换热器的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系统所在的应用场合,特别涉及空调节能和自然冷却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冷却塔以开式塔为主,耗水量大,且出水温度相对外部空气湿球温度偏高,一般比湿球温度高2-5℃。常规闭式冷却塔具有清洁、省水、节能、可向末端直接供冷、可冷却各种流体介质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有成本高、体积大、笨重等缺点。这些缺点是因为常规闭式冷却塔所用列管式换热器效率偏低,表面积不够大,水喷淋粗放不均匀,并且将在蒸发冷却过程中制得的冷水直接喷在列管式蒸发冷却换热器上,不但降低了蒸发换热管上的水温和水蒸发量,也浪费了蒸发冷却产生的冷水的冷量,从而降低了常规闭式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和制冷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常规闭式冷却塔冷却效率低制冷能力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用加湿湿膜产生的冷水通过换热器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同时湿膜产生的冷水被加热后喷淋在蒸发冷却换热器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和制冷能力。本技术实施案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换热器的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换热器的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含外壳、入风口、出风口、风机、流体入口、收水模块、喷淋模块、蒸发冷却换热器、流体出口、湿膜、换热器、集水池、循环水泵、补水阀;/n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的上部,所述收水模块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收水模块的下方,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下方,所述湿膜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n所述流体入口、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所述流体出口通过被冷却流体管道依次连接;/n所述喷淋模块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上方,所述喷淋模块的若干个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上表面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换热器的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外壳、入风口、出风口、风机、流体入口、收水模块、喷淋模块、蒸发冷却换热器、流体出口、湿膜、换热器、集水池、循环水泵、补水阀;
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的上部,所述收水模块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收水模块的下方,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下方,所述湿膜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
所述流体入口、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所述流体出口通过被冷却流体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喷淋模块设置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上方,所述喷淋模块的若干个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上表面的上方,且所述若干个喷头的喷嘴对准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上表面进行设置;
所述补水阀与所述集水池相连;所述集水池、所述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器、所述喷淋模块通过循环水管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还包括空气冷却表冷器、空气冷却循环泵、止回阀,所述空气冷却表冷器设置在所述湿膜的进风方向的前侧方或者下方,所述空气冷却表冷器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冷却表冷器出水口与所述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的所述流体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流体冷却换热器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空气冷却表冷器入水口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循环泵、所述止回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冷却换热器为径向翅片管换热器,所述径向翅片管换热器呈V字形或者倒V字形排列;所述径向翅片管换热器上的翅片均匀排布,完整覆盖并均匀分割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本通,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博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易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