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6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冷却器,涉及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内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体内还安装有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输水管和雾化喷头,换热管上方的所述换热箱体侧壁上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朝向换热管的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输水管的进水口与连接有供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冷却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现有的冷却器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箱体1、换热管13(图中未示出)和换热风机11。换热箱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换热风机11,换热风机11与换热箱体1内腔相连通。换热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2。换热箱体1内安装有换热管13。冷却器在工作时,负载处吸收冷量后的热冷却液流入换热箱体1内的换热管13中,换热风机11工作将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12吸入,并从换热风机11的出气口排出,空气与换热管13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得热量得到交换,实现冷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冷却器的换热管主要通过与空气之间的温差进行热传递换热,使得换热管进行冷却,但是如果负载处产生的热量较高,冷却液吸收的热量较多,使得冷却液在冷却器中无法降低到所需温度进行回流,换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冷却器,通过设置辅助冷却装置对换热箱体内的换热管进行辅助散热,从而提高换热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冷却器,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内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体内还安装有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输水管和雾化组件,所述换热箱体内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与输水管相连通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换热管的上方,所述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有供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与换热管的温差不大时,换热管不能有效传递热量时,换热管中冷却水的温度过高时,仅凭换热管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不足以降低换热管的温度至所需的温度时,供水组件将水输送至输水管,并从输水管上的喷淋孔经过雾化喷头喷出,喷出的雾化水落到换热管上,雾化水蒸发可以对换热管起到辅助冷却降温的效果,蒸发后的雾化水被风机抽出,使得换热管得到有效的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取水管、水泵和水槽,所述换热箱体的底壁上安装有水槽,所述换热箱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水槽内,所述取水管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换热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取水管相连,所述水槽的侧壁上还连接有与换热箱体外部相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换热箱体的侧壁上连接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与水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组件工作时,水泵将水槽内的水沿取水管抽取至输水管内,然后再沿输水管上的雾化件雾化排出到换热管上,对换热管进行降温。换热管上的雾化水过多时,雾化水可以落回到水槽内进行回收利用,水槽内水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水槽内水较少时,可以通过给水管补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检测器,所述给水管上安装有受水位检测器控制的电磁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槽内的水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水位检测器进行监测,水位检测器再通过控制给水管上的电磁阀控制给水管的启闭,从而自动控制对水槽中的水的补充,节省人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组件为雾化喷头,所述输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朝向换热管的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的侧壁上连接有雾化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上的水经过喷淋孔和安装于喷淋孔内的雾化喷头进行雾化,雾化后的水滴更加细小,更容易蒸发,雾化后的水滴落到换热管上后对换热管的辅助冷却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驱动件、调节环和雾化喷头,所述输水管上沿输水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沿输水管的周向开设,所述环形槽槽底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的侧壁上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环形槽内沿环形槽的周向滑动安装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上沿调节环周向开设有多个孔径不同的调节孔;所述换热箱体上还安装有驱动调节环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调节环转动,调节环转动时,不同孔径的调节孔与喷淋孔相对应重合,从而达到控制喷淋的雾化水的水量多少,以适合对不同温度下的换热管进行冷却,提高对雾化水的利用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齿圈、齿轮、连动杆、蜗轮、蜗杆、驱动电机,所述换热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换热箱体的侧壁连接有蜗杆,所述换热箱体的侧壁上沿输水管的长度方向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上键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调节环的周侧壁上沿调节环周向连接有齿圈,所述来连动杆上键连接有与齿圈相啮合的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圈转动,齿圈转动带动调节环转动,从而使得调节环上不同的调节孔与喷淋孔相对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换热箱体底壁的一端的所述换热管侧壁上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靠近水槽的一端的宽度小于导流块与换热管相连的一端的宽度。当落到换热管上的雾化水过多时,导流块可以对换热管上的雾化水进行汇聚,从而使得换热管上的水可以得到引流稳定地落到水槽内,避免流到换热箱体的其他部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换热箱体的两侧,且所述换热管沿换热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换热管呈V型排布,且V型的开口朝向换热箱体的顶壁,V型的尖端朝向换热箱体的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呈V型排布时,使得从进风口进入的风从换热管的两侧通过换热管,并从V型的开口流入换热风机中进行排出。气流与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换热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换热箱体靠近换热箱体的顶壁的一端,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换热管下方的换热箱体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口可以设置于换热箱体的四个侧壁上,使得换热箱体的进风量更大,换热效率更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辅助冷却装置对换热管进行喷淋雾化水,从而提高冷却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冷却机的功耗;2、通过设置雾化组件对输水管内落到换热管上的水进行雾化,使得辅助冷却装置对于换热管的冷却效果更佳,雾化后的水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冷却器的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1的冷却器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1冷却器除去换热箱体后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中输水管的剖视图,用于显示雾化组件与输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图5为实施例2冷却器除去换热箱体后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2中输水管的剖视图,用于显示雾化组件与输水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图8为实施例3中冷却器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换热箱体;11、换热风机;12、进风口;13、换热管;21、水槽;22、输水管;23、取水管;24、雾化喷头;25、水泵;26、喷淋孔;3、环形槽;31、调节环;32、调节孔;41、齿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冷却器,包括换热箱体(1),所述换热箱体(1)内安装有换热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体(1)内还安装有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输水管(22)和雾化组件,所述换热箱体(1)内设置有输水管(22),所述输水管(22)上设置有与输水管(22)相连通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换热管(13)的上方,所述输水管(22)的进水口连接有供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冷却器,包括换热箱体(1),所述换热箱体(1)内安装有换热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体(1)内还安装有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输水管(22)和雾化组件,所述换热箱体(1)内设置有输水管(22),所述输水管(22)上设置有与输水管(22)相连通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换热管(13)的上方,所述输水管(22)的进水口连接有供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取水管(23)、水泵(25)和水槽(21),所述换热箱体(1)的底壁上安装有水槽(21),所述换热箱体(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取水管(23),所述取水管(23)的进水口延伸至水槽(21)内,所述取水管(23)的出水口与输水管(2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换热箱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水泵(25),所述水泵(25)与取水管(23)相连,所述换热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53),所述排水管(53)与水槽(21)相连通,所述换热箱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给水管(5),所述给水管(5)与水槽(2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检测器(52),所述给水管(5)上安装有受水位检测器(52)控制的电磁阀(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为雾化喷头(24),所述输水管(22)的侧壁上开设朝向换热管(13)的喷淋孔(26),所述喷淋孔(26)的侧壁上连接有雾化喷头(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驱动件、调节环(31)和雾化喷头(24),所述输水管(22)上沿输水管(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的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沿输水管(22)的周向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布鲁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