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16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连接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且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上部,所述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三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弯折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铜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铜管相连接,将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进行双重固定,固定牢固且可靠性高;且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弯折结构,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考虑成本及空调外机的制冷能力,大多空调使用均为2.5排冷凝器,但在10P以上的大机组上,由于生产工艺(折弯条件)的限制,2.5排冷凝器只能做成上下两部分,分开折弯,折弯后再将上下两部分拼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这种2.5排冷凝器最内排固定一般都只采用线扎固定,如图1、2所示。但该种固定方式可靠性差,且固定后的上下两部分冷凝器不稳定,影响生产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2.5排冷凝器最内排固定一般都只采用线扎固定,固定方式可靠性差,且固定后的上下两部分冷凝器不稳定,影响生产装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且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上部,所述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三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弯折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铜管相连接。由此,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铜管相连接,将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进行双重固定,固定牢固且可靠性高;且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弯折结构,安装方便。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U型结构,且所述U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由此,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所述第三连接结构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一边沿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设置。由此,限定底座与第三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使得第三连接结构相对于底座容易弯折。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高度方向上最下端的第一U管相连接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冷凝器高度方向上最上端的第二U管相连接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形与所述第一U管的U型部的轮廓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形与所述第二U管的U型部的轮廓外形相匹配。由此,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冷凝器连接,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冷凝器连接,双重固定,连接牢固且可靠。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U管或所述第二U管相卡接。由此,适于第一U管和第二U管卡入并卡紧。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间隙的范围为0.5-1mm。由此,既不影响弹性结构的整体结构,又容易注塑成型。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片和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为沿所述弹片的内壁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弹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连接,且所述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U管或所述第二U管相卡接。由此,通过弹片和卡接部,易于第一U管和第二U管卡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卡接牢固。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沿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深方向设置的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适于所述第一U管进入所述第一通孔或适于所述第二U管进入所述第二通孔。由此,导向斜面使得第一U管更容易进入所述第一通孔,使得第二U管更容易进入所述第二通孔,且不易脱落。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基座和连接卡爪,所述连接基座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连接卡爪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相连接。由此,在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的弯折带动下,所述连接卡爪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相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可选地,所述连接卡爪包括沿所述连接基座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且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之间形成适于所述第二U管的上管穿过的限位卡扣。由此,通过限位卡扣将第二U管卡紧,连接牢固且方便。可选地,所述限位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爪上的第三限位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爪上的第四限位部,且所述第三限位部沿所述第一卡爪的下边沿向远离所述第二卡爪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四限位部沿所述第二卡爪的上边沿向远离第一卡爪的方向凹陷设置。由此,具体限定了限位卡扣的结构,通过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的配合实现对第二U管的上管的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卡爪包括沿所述第一卡爪的上边沿向靠近所述第二卡爪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形状适于与所述第一U管的下管相卡接。由此,通过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U管相卡接,连接牢固且方便。可选地,所述第二卡爪包括沿所述第二卡爪的下边沿向靠近所述第一卡爪的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适于与所述第二U管的下管相卡接。由此,通过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U管相邻的铜管相卡接,连接牢固且方便。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铜管相连接,将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进行双重固定,固定牢固且可靠性高;且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可弯折结构,安装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所述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且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上部。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与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六。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结构、11-底座、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弹性结构、141-弹片、142-卡接部、1421-导向斜面、15-间隙、16-加强筋、17-螺钉孔、2-第二连接结构、21-连接基座、22-连接卡爪、221-第一卡爪、2211-第一限位部、2212-第三限位部、222-第二卡爪、222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冷凝器(4)和第二冷凝器(5),且所述第一冷凝器(4)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5)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第二连接结构(2)和第三连接结构(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通过第三连接结构(3)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3)为可弯折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器(4)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5)的铜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冷凝器(4)和第二冷凝器(5),且所述第一冷凝器(4)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5)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第二连接结构(2)和第三连接结构(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通过第三连接结构(3)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3)为可弯折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器(4)的铜管和所述第二冷凝器(5)的铜管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3)为U型结构,且所述U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相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包括底座(11),所述第三连接结构(3)沿所述底座(11)长度方向的一边沿向远离所述底座(11)的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4)高度方向上最下端的第一U管(41)相连接的第一通孔(12)和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高度方向上最上端的第二U管(51)相连接的第二通孔(13),且所述第一通孔(12)的孔形与所述第一U管(41)的U型部的轮廓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13)的孔形与所述第二U管(51)的U型部的轮廓外形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孔(13)的内壁均连接有弹性结构(14),所述弹性结构(14)适于与所述第一U管(41)或所述第二U管(51)相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4)与所述内壁之间设有间隙(15),且所述间隙(15)的范围为0.5-1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冷凝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4)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片(141)和卡接部(142),且所述卡接部(142)为沿所述弹片(141)的内壁设置的凸起结构,所述弹片(141)与所述第一通孔(12)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孔(13)的内壁相连接,且所述卡接部(142)用于与所述第一U管(41)或所述第二U管(51)相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圣王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