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05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壳,所述上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嵌入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手轮,所述手轮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止水块,所述第一止水块与第一滑动槽的内壁紧贴;通过设计的连动杆,手轮间接控制连动杆进行液体的流通和断开,可以在它们的连接处增加装置的止水结构,通过设计的第一止水块和第二止水块,更大程度上避免了装置内部液体的渗出,避免手轮和装置外壳发生锈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
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阀门装置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具体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可以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现有的液体给料阀门在长时间使用后,手轮与外壳连接的地方会出现渗水现象,这是由于阀门内部止水结构出现缝隙所导致的,虽然渗出的水量很少,对水流的控制没有太大影响,但时间长了会加速手轮与外壳连接处的锈蚀,导致手轮转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壳,所述上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嵌入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手轮,所述手轮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止水块,所述第一止水块与第一滑动槽的内壁紧贴,所述第一止水块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包括上壳(2),所述上壳(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所述第一滑动槽(5)的内部嵌入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手轮(1),所述手轮(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止水块(6),所述第一止水块(6)与第一滑动槽(5)的内壁紧贴,所述第一止水块(6)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的下表面固定有连动杆(8),所述下壳(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9),所述第二滑动槽(9)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3),所述连动杆(8)的两端嵌入至第三滑动槽(13)的内部,所述连动杆(8)的两端固定有第二止水块(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包括上壳(2),所述上壳(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所述第一滑动槽(5)的内部嵌入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手轮(1),所述手轮(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止水块(6),所述第一止水块(6)与第一滑动槽(5)的内壁紧贴,所述第一止水块(6)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的下表面固定有连动杆(8),所述下壳(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9),所述第二滑动槽(9)的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3),所述连动杆(8)的两端嵌入至第三滑动槽(13)的内部,所述连动杆(8)的两端固定有第二止水块(10),所述第二止水块(10)的下表面与第三滑动槽(1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下壳(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与两个第三滑动槽(13)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放置有挡块(11),所述挡块(11)与连动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给料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奇驰邹德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火特核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