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议专利>正文

一种油路控制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05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路控制阀体,包括阀体本体;阀体本体上设置有进油管道组、回油管道组以及回油泄压阀道;回油泄压阀道包括阀腔,阀腔的底部设置有顶针导向腔,顶针导向腔通过顶针尖端通道与第一预留腔连通;进油管道组包括进油通道和助力负压通道;回油管道组包括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和第二预留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体内部密集设置交叉的管路,油道管路布置合理,不仅使吸油、排油行程缩短,提高输油效率,而且阀体所占体积进一步的缩小,使得重量轻,轻便易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控制阀体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路控制阀体。
技术介绍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小型起重设备,它利用阀体将油箱内的油吸入,然后再将吸入的油压入油缸,在压强相等的条件下通过油缸缸体的大面积产生较大的顶托力,进而将重物顶起。阀体是千斤顶内的关键部件之一,其通过吸油管路、排油管路和单向阀实现从油箱吸油和向缸体排油,现有技术中的阀体中油道管路设计不合理,使得阀体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路控制阀体,解决阀体中油道管路设计不合理,使得阀体体积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油路控制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上设置有进油管道组、回油管道组以及回油泄压阀道;所述回油泄压阀道包括阀腔,所述阀腔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的顶面,所述阀腔的底部设置有顶针导向腔,所述顶针导向腔的底部通过顶针尖端通道与第一预留腔连通,所述第一预留腔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的底面;所述进油管道组包括进油通道和助力负压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控制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本体(1);所述阀体本体(1)上设置有进油管道组、回油管道组以及回油泄压阀道;/n所述回油泄压阀道包括阀腔(101),所述阀腔(101)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1)的顶面,所述阀腔(101)的底部设置有顶针导向腔(102),所述顶针导向腔(102)的底部通过顶针尖端通道(103)与第一预留腔(104)连通,所述第一预留腔(104)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1)的底面;/n所述进油管道组包括进油通道(105)和助力负压通道(106);/n所述进油通道(105)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1)的底面,所述进油通道(105)的内壁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一进油道(1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控制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本体(1);所述阀体本体(1)上设置有进油管道组、回油管道组以及回油泄压阀道;
所述回油泄压阀道包括阀腔(101),所述阀腔(101)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1)的顶面,所述阀腔(101)的底部设置有顶针导向腔(102),所述顶针导向腔(102)的底部通过顶针尖端通道(103)与第一预留腔(104)连通,所述第一预留腔(104)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1)的底面;
所述进油管道组包括进油通道(105)和助力负压通道(106);
所述进油通道(105)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1)的底面,所述进油通道(105)的内壁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一进油道(107)与第二进油道(108)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道(108)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油道(107),所述第二进油道(108)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1)的右侧面;所述第二进油道(108)的内壁上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三进油道(109)与第四进油道(110)连通,所述第四进油道(110)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进油道(109),所述第四进油道(110)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1)的后面;所述第四进油道(110)的内壁上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五进油道(111)与出油通道(112)连通,所述出油通道(1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五进油道(111),所述出油通道(112)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阀体本体(1)的左侧面;
所述助力负压通道(106)开设在所述阀体本体(1)的底面,所述助力负压通道(106)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进油道(108)的内壁垂直连通;
所述回油管道组包括第一回油道(113)、第二回油道(114)和第二预留腔(115),所述第一回油道(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油通道(112)和所述第一预留腔(104)连通;所述第二回油道(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预留腔(115)和所述顶针导向腔(102)连通;所述第二预留腔(115)位于所述阀体本体(1)的正面;所述进油通道(105)连通至所述第二预留腔(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控制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顶针(3)、滑块(4)、阀腔盖(5)、复位弹簧(6)、第一顶珠(7)、第一密封螺栓(8)、第一压紧弹簧(9);
所述泄压顶针(3)包括导向段(301)、尖端段(302)和顶针底座(303),所述导向段(301)与所述顶针导向腔(102)适配,所述尖端段(302)与所述顶针尖端通道(103)适配;当所述尖端段(302)运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回油道(114)与所述顶针导向腔(102)的连通端口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议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