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01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为圆柱形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装配稳定连接孔,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端位置通过设置一个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再通过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的外部设置三外稳定连接座,使转体炉在进行长期转向调节时也能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蓄热式转体炉是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它是通过采用天然气对蓄热式转体炉进行加热,从而使固体废物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将不同的分解后的物质进行分类处理,从而确保将固体废物变成可再次利用的新能源。蓄热式转体炉的输出口位置通常配合输出装置进行使用而输出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可以进行旋转活动,这样可以方式输出口位置的调整,使输送时的使用更加方便。一般的输出装置在进行旋转时通过齿轮结构进行旋转使用,由于输出装置在使用时的作用力比大,对齿轮装配位置的强度要求也比较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齿轮结构容易产生偏差,长期使用影响输出装置在进行转向调节时的精度,从而使输出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它通过在传统齿轮结构的上下两端增加稳定结构,下端位置通过增加一个稳定柱配合装配稳定连接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稳定性更好,而上端位置通过设置一个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再通过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的外部设置三外稳定连接座,使转体炉在进行长期转向调节时也能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确保了在使用时的调节精度更高,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更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为圆柱形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装配稳定连接孔,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一体成型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稳定连接座、第二稳定连接座和第三稳定连接座,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的左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的右侧位置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的右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的圆柱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到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到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的距离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传统齿轮结构的上下两端增加稳定结构,下端位置通过增加一个稳定柱配合装配稳定连接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稳定性更好,而上端位置通过设置一个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再通过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的外部设置三外稳定连接座,使转体炉在进行长期转向调节时也能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确保了在使用时的调节精度更高,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向齿轮主体结构,2、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3、装配稳定连接孔,4、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5、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6、第一稳定连接座,7、第二稳定连接座,8、第三稳定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它通过在传统齿轮结构的上下两端增加稳定结构,下端位置通过增加一个稳定柱配合装配稳定连接孔能够使装配位置的稳定性更好,而上端位置通过设置一个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再通过主体稳定旋转连接柱的外部设置三外稳定连接座,使转体炉在进行长期转向调节时也能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确保了在使用时的调节精度更高,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更长。它包括主体为圆柱形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它在使用时和传统的齿轮结构一样,以卡合连接的方式同输出设备的结构配合在一起,通过它的旋转调节能够实现对输出设备位置的调节。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装配稳定连接孔3,使下端位置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与装配结构稳定的配合在一起。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4,通过它能够对齿轮主体进行装配锁紧,使它与装配零件之间的整体一致性更强。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一体成型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稳定连接座6、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第三稳定连接座8,通过它们的设置能够确保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的左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的右侧位置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的右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圆柱直径相同,使整体在生产加工时更加方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的直径,使上下两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在使用时能够确保两端的连接平衡性更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使它们之间的结构牢固性更有保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到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到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的距离相同,使上端位置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在使用时能够保障上端位置的平衡效果更可靠,在使用时能够确保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安全性更高。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为圆柱形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装配稳定连接孔(3),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4),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一体成型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稳定连接座(6)、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第三稳定连接座(8),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的左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的右侧位置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的右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前后方向的宽度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圆柱直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转体炉齿轮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为圆柱形的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柱(2)的下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装配稳定连接孔(3),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连接孔(4),所述转向齿轮主体结构(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一体成型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稳定连接座(6)、第二稳定连接座(7)和第三稳定连接座(8),所述第二稳定连接座(7)的左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定放置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第一稳定连接座(6)的右侧位置和所述第三稳定连接座(8)的右侧位置与所述主体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如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锦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