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00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包括:缸盖、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缓冲端,所述缸盖内壁设置有第一浮动缓冲套,当所述缓冲端进入第一浮动缓冲套后与第一浮动缓冲套间隙配合,所述缓冲端直径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缓冲端和第一浮动缓冲套的配合间隙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减小。本方案中的动力缸的缓冲设计采用的是浮动式缓冲,即本方案中的第一浮动缓冲套的设计,使得活塞杆进入时其能够沿着径向小范围移动,进而减小第一浮动缓冲套和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减小第一浮动缓冲套磨损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
本技术属于动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
技术介绍
在工业设备中,液压和气动的动力缸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动力缸在活塞杆行程的终端处均设置有缓冲装置,主要目的防止活塞在终端时的撞击,尤其是对于负载质量较大时或速度较高时,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带有缓冲装置的动力缸中,存在着以下不足:1、加工精度高,对活塞杆和前后端盖同轴度要求较高,否者活塞杆行程到终端处时会导致活塞、活塞杆等受损。2、对缓冲装置和活塞杆的配合间隙要求较高,配合间隙过大起不到缓冲作用,配合间隙过小容易发生咬合。而现有动力缸内固定的缓冲装置和活塞杆的配合间隙一般设计为0.1-0.2mm,但在使用过程缓冲装置和活塞杆的接触面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使得其配合间隙大于设计值,进而使得缓冲作用减小或无法起到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活塞杆和密封塞之间同轴度要求较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包括:缸盖、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缓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内壁设置有第一浮动缓冲套,当所述缓冲端进入第一浮动缓冲套后与第一浮动缓冲套间隙配合,所述缓冲端直径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缓冲端和第一浮动缓冲套的配合间隙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包括:缸盖、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缓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内壁设置有第一浮动缓冲套,当所述缓冲端进入第一浮动缓冲套后与第一浮动缓冲套间隙配合,所述缓冲端直径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缓冲端和第一浮动缓冲套的配合间隙向着活塞杆伸出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端上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流通截面面积沿着活塞杆伸出方向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内设有供缓冲端进入的缓冲腔体,所述缓冲腔体包括当缓冲端进入后与其间隙配合的配合段以及用于安装第一浮动缓冲套的安装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体的安装段内设置有对第一浮动缓冲套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利平胡刚李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庆铃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