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朝亮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9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设置成弧形结构,顶板上开设有漏水槽;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侧板的上部之间固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方设有盛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板上设置漏水槽,使得渗入的水只能从漏水槽内进入到矿道内,随后被顶板下方的盛水容器收集,由于盛水容器是U型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将收集的水集聚在盛水容器内,并经过漏水孔与连通的管道进入到水箱内,作为矿道内降尘用水,从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井工煤矿开采所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煤层处常常也会存在地下水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虽然采煤巷道有顶板支护并对地下水层进行一定的抽吸,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但地下水层的余水依然会通过顶板缝隙流入巷道内,导致矿道内泥泞,从而影响矿道人员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解决在煤矿内使用顶板的过程中会遇到渗水,导致矿道内泥泞,从而影响矿道人员工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设置成弧形结构,顶板上开设有漏水槽;所述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侧板的上部之间固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方设有盛水结构;所述盛水结构包括盛水容器、交叉板和水箱;所述盛水容器截面设置成U型,盛水容器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板的内侧壁上,盛水容器与顶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盛水容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交叉板采用两个支板中部交叉焊接而成,交叉板位于上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内侧壁上,交叉板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盛水容器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安装在侧板的底部一侧,水箱内部通过管道与漏水孔连通,水箱外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阀门。工作时,在煤矿内使用顶板的过程中会遇到渗水的问题,导致矿道内泥泞,从而影响矿道人员的工作,因此,本技术通过在顶板上设置漏水槽,使得渗入的水只能从漏水槽内进入到矿道内,随后被顶板下方的盛水容器收集,由于盛水容器是U型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将收集的水集聚在盛水容器内,并经过漏水孔与连通的管道进入到水箱内,作为矿道内降尘用水,从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交叉板对上方的顶板内壁进行交叉固定,从而增强顶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因渗水问题导致的顶板坍塌,而交叉板下方固定在盛水容器的内壁上,也增强了盛水容器的连接牢固性,同时横杆的设置对顶板进行了进一步加固,并对上方的盛水容器进行有效的支撑。进一步,所述盛水容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至少设置有两个,导流槽两两对称分布在盛水容器的两侧,导流槽的槽宽从盛水容器的两侧向底部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漏水槽开设有两个,两个漏水槽对称分布。进一步,所述交叉板上方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进一步,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上固连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面抵紧在顶板的下表面上,且顶杆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外表面上套设有橡胶防护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在顶板上设置漏水槽,使得渗入的水只能从漏水槽内进入到矿道内,随后被顶板下方的盛水容器收集,由于盛水容器是U型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将收集的水集聚在盛水容器内,并经过漏水孔与连通的管道进入到水箱内,作为矿道内降尘用水,从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交叉板对上方的顶板内壁进行交叉固定,从而增强顶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因渗水问题导致的顶板坍塌,而交叉板下方固定在盛水容器的内壁上,也增强了盛水容器的连接牢固性,同时横杆的设置对顶板进行了进一步加固,并对上方的盛水容器进行有效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的三维图;图2为本技术中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中图2中A区域放大图;图中:顶板1、侧板2、横杆3、盛水容器4、交叉板5、水箱6、管道7、导流槽8、漏水槽9、加强板10、顶杆11、压力传感器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图3,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顶板1和侧板2;所述顶板1设置成弧形结构,顶板1上开设有漏水槽9;所述侧板2设有两个,两个侧板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部之间固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上方设有盛水结构;所述盛水结构包括盛水容器4、交叉板5和水箱6;所述盛水容器4截面设置成U型,盛水容器4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盛水容器4与顶板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盛水容器4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交叉板5采用两个支板中部交叉焊接而成,交叉板5位于上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交叉板5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盛水容器4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6安装在侧板2的底部一侧,水箱6内部通过管道7与漏水孔连通,水箱6外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阀门。工作时,在煤矿内使用顶板1的过程中会遇到渗水的问题,导致矿道内泥泞,从而影响矿道人员的工作,因此,本技术通过在顶板1上设置漏水槽9,使得渗入的水只能从漏水槽9内进入到矿道内,随后被顶板1下方的盛水容器4收集,由于盛水容器4是U型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将收集的水集聚在盛水容器4内,并经过漏水孔与连通的管道7进入到水箱6内,作为矿道内降尘用水,从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交叉板5对上方的顶板1内壁进行交叉固定,从而增强顶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因渗水问题导致的顶板1坍塌,而交叉板5下方固定在盛水容器4的内壁上,也增强了盛水容器4的连接牢固性,同时横杆3的设置对顶板1进行了进一步加固,并对上方的盛水容器4进行有效的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盛水容器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组导流槽8;所述导流槽8至少设置有两个,导流槽8两两对称分布在盛水容器4的两侧,导流槽8的槽宽从盛水容器4的两侧向底部逐渐减小。因为渗入的水量不会很大,导致少量的水滴会沾附在盛水容器4的内壁上,影响水箱6对水的收集,因此通过设置导流槽8,利用导流槽8将内壁上的水进行集聚之后快速的导流,使得水更快的集聚到盛水容器4的底部,随后进入水箱6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漏水槽9开设有两个,两个漏水槽9对称分布。漏水槽9的对称分布能够加强加工的便利性,降低加工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交叉板5上方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0。通过加强板10的设置,能够对交叉板5的两侧进行拉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加交叉板5的机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10的上表面上固连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上端面抵紧在顶板1的下表面上,且顶杆11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底部设有弹簧,在抵紧顶板1底面时,会将压力传感器12压入到顶杆11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顶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设置成弧形结构,顶板(1)上开设有漏水槽(9);所述侧板(2)设有两个,两个侧板(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部之间固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上方设有盛水结构;所述盛水结构包括盛水容器(4)、交叉板(5)和水箱(6);所述盛水容器(4)截面设置成U型,盛水容器(4)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盛水容器(4)与顶板(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盛水容器(4)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交叉板(5)采用两个支板中部交叉焊接而成,交叉板(5)位于上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交叉板(5)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盛水容器(4)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6)安装在侧板(2)的底部一侧,水箱(6)内部通过管道(7)与漏水孔连通,水箱(6)外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顶板防水导流装置,包括顶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设置成弧形结构,顶板(1)上开设有漏水槽(9);所述侧板(2)设有两个,两个侧板(2)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侧板(2)的上部之间固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上方设有盛水结构;所述盛水结构包括盛水容器(4)、交叉板(5)和水箱(6);所述盛水容器(4)截面设置成U型,盛水容器(4)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盛水容器(4)与顶板(1)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盛水容器(4)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交叉板(5)采用两个支板中部交叉焊接而成,交叉板(5)位于上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1)的内侧壁上,交叉板(5)位于下方的两个端部对称固定连接在盛水容器(4)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6)安装在侧板(2)的底部一侧,水箱(6)内部通过管道(7)与漏水孔连通,水箱(6)外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朝亮贾波裴健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牛朝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