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124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涉及工程防护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更好的进行装置的升降,无法改变升降的角度的问题,包括主体,底座,顶板和顶件;所述底座安装在主体的顶部,且底座上的插件的内侧设有圆形板状结构;所述顶板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且顶板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顶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且顶件通过螺杆和螺纹孔与顶板相连接。顶部的伸缩件可以进行伸缩,使顶部的移动块在上下移动的时候,带动伸缩件的伸缩,伸缩件的外部设有插锁,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固定住插锁,顶部的移动块在旋转轴旋转的时候,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使整体进行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防护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对一些物体进行支撑,从而保护煤矿内部的安全。例如申请号:CN201921553969.6中涉及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蓄电池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电动伸缩杆、支撑腿、蓄电池、壳体、滚轮、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螺栓、第一活动管、支撑板、照明灯、第二活动管、支撑壳、透明灯罩、电机、第一限位板、螺纹杆、第二限位板、活动板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更好的进行装置的升降,无法改变升降的角度,且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煤矿顶部的弧度进行调节,无法进行煤矿顶部的缓冲,容易造成顶部煤炭掉落。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更好的进行装置的升降,无法改变升降的角度,且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煤矿顶部的弧度进行调节,无法进行煤矿顶部的缓冲,容易造成顶部煤炭掉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底座,顶板和顶件;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主体上的支撑架的底部为棱锥形结构;所述底座安装在主体的顶部,且底座上的插件的内侧设有圆形板状结构;所述顶板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且顶板的上方通过连接轴相连接,并且顶板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顶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且顶件通过螺杆和螺纹孔与顶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伸缩件,移动块,固定件,旋转轴,所述主体为对称的两个圆柱形结构,且主体的顶部设有伸缩件,并且伸缩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伸缩件的顶部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块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卡槽;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件,且固定件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中间通过圆形孔设有旋转轴,且旋转轴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旋转轴的外部设有环状分布的旋转齿;所述主体顶部的移动块上的卡槽与旋转轴上的旋转齿相啮合,且旋转轴的外侧设有摇把。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有支撑件,插件,伸缩杆,所述底座为两个对称的圆形板状结构,且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件,并且支撑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插件,且插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插件的外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支撑件之间通过弹簧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为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包括有底件,固定筒,移动件,所述顶板为两个对称的倾斜状矩形结构,且顶板的底部设有底件,并且底件为矩形结构;所述底件的内侧设有固定筒,且固定筒为管状结构,并且固定筒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纹孔设有移动件,且移动件为螺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顶件包括有侧板,插孔,所述顶件为U形结构,且顶件的两侧设有侧板,并且侧板为倾斜状矩形结构;所述顶件的顶部设有插孔,且插孔为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主体和顶板,主体可以转动旋转轴上的摇把进行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使伸缩件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整体的上下移动,从而适用煤矿的内部,顶部的伸缩件可以进行伸缩,使顶部的移动块在上下移动的时候,带动伸缩件的伸缩,伸缩件的外部设有插锁,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固定住插锁,进行固定伸缩件,顶部的移动块在旋转轴旋转的时候,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使整体进行上下移动,顶部的固定件为矩形结构,可以将旋转轴插在固定件的顶部,在固定件顶部的圆形孔内部进行旋转,为旋转轴的旋转提供路径,能够固定住旋转轴,不会从顶部掉落,固定件上的旋转轴为圆柱形结构,转动旋转轴上的握把,可以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主体的上下提供动力;2、本专利技术的顶板为倾斜状矩形结构,在煤矿顶部受到压力冲击的时候,顶板之间的连接轴会进行旋转,从而使顶板的内部进行向下移动,从而使顶板能够承受住煤矿顶部的压力,在顶板移动的时候,固定筒之间的弹簧会进行拉伸,会将受到压力进行缓冲,底件为矩形结构,设在顶板的底部,能够为固定筒之间的弹簧进行伸缩,固定筒为圆柱形结构,安装在底件内侧,能够将固定筒之间的弹簧安装在固定筒的内部,从而在受到煤矿压力的时候,进行拉伸,从而进行缓冲,顶部的移动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可以进旋转,使顶板能够与顶件更加贴合,使煤矿更加安全,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更好的进行装置的升降,无法改变升降的角度,且现有的煤矿防护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煤矿顶部的弧度进行调节,无法进行煤矿顶部的缓冲,容易造成顶部煤炭掉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伸缩件;102-移动块;103-固定件;104-旋转轴;2-底座;201-支撑件;202-插件;203-伸缩杆;3-顶板;301-底件;302-固定筒;303-移动件;4-顶件;401-侧板;402-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1,底座2,顶板3和顶件4;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主体1上的支撑架的底部为棱锥形结构,固定件103上的旋转轴104为圆柱形结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底座(2),顶板(3)和顶件(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主体(1)上的支撑架的底部为棱锥形结构;所述底座(2)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且底座(2)上的插件(202)的内侧设有圆形板状结构;所述顶板(3)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且顶板(3)的上方通过连接轴相连接,并且顶板(3)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顶件(4)安装在顶板(3)的顶部,且顶件(4)通过螺杆和螺纹孔与顶板(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底座(2),顶板(3)和顶件(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且主体(1)上的支撑架的底部为棱锥形结构;所述底座(2)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且底座(2)上的插件(202)的内侧设有圆形板状结构;所述顶板(3)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且顶板(3)的上方通过连接轴相连接,并且顶板(3)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顶件(4)安装在顶板(3)的顶部,且顶件(4)通过螺杆和螺纹孔与顶板(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安全工程防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伸缩件(101),移动块(102),固定件(103),旋转轴(104),所述主体(1)为对称的两个圆柱形结构,且主体(1)的顶部设有伸缩件(101),并且伸缩件(10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伸缩件(101)的顶部设有移动块(102),且移动块(102)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块(102)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卡槽;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件(103),且固定件(103)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件(103)的中间通过圆形孔设有旋转轴(104),且旋转轴(104)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旋转轴(104)的外部设有环状分布的旋转齿;所述主体(1)顶部的移动块(102)上的卡槽与旋转轴(104)上的旋转齿相啮合,且旋转轴(104)的外侧设有摇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石青袁梅李波波余照阳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