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7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包括:若干个风栅单元,每个风栅单元包括吹风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部上的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两侧壁相互倾斜,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厚度为1‑10mm;在垂直于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出风侧的宽度为1‑5mm;所述吹风部经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风层与玻璃接触面的厚度为1‑20mm、挺度大于3的片状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栅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形状以及结构使得风栅吹出的片状风保持一定挺度,减弱风斑,提升玻璃的钢化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
本技术涉及玻璃钢化炉配件
,尤其是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的生产需要用到玻璃钢化炉,通常采用的生产方法是玻璃钢化炉对平板玻璃进行加热、再急冷处理,使得冷却后的玻璃因其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提高了玻璃的强度,在对加热玻璃冷却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冷却风栅。目前现有的钢化炉冷却风栅的冷却喷嘴均采用圆孔式,这种喷嘴对玻璃的冷却钢化效果较好,但圆孔式喷嘴容易出现冷却不均匀现象,从而产生较严重的应力斑,当玻璃通过时会在其表面留下条形风斑,影响玻璃的美观,还会导致玻璃表面应力不均匀,使钢化玻璃本身的性能受到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风栅喷嘴为用缝隙式出风口来替代圆孔结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冷却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不能有效改善风斑。所以如何保证冷却风栅吹出的风能够有效冷却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经过冷却后风斑减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通过设置风栅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形状以及结构使得风栅吹出的片状风保持一定挺度,提升玻璃的钢化冷却效果,同时避免产生风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包括:若干个风栅单元,每个风栅单元包括小风箱、吹风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部上的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两侧壁相互倾斜,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厚度为1-10mm;在垂直于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出风侧的宽度为1-5mm;所述吹风部经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风层与玻璃接触面的厚度为1-20mm、挺度大于3的片状风。所述挺度为片状风内外风压的比值。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为一条沿垂直于玻璃输送方向延伸的线形长条状出风口,所述线形长条状出风口的长度与所述风栅的长度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相匹配关系为出风口的长度略小于风栅的长度,既保证结构强度,又保证缝隙式出风口的长度不小于目前风栅所能容纳的最大玻璃的宽度。进一步,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平行设置。进一步,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在吹风方向上依次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相互平行,靠近出风口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和收缩角均不大于40º。进一步,每个风栅单元的吹风部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相邻两个风栅单元的两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间距不超过200mm。进一步,至少一个风栅单元的吹风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多个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沿玻璃的运动方向排列在所述吹风部上,同一个吹风部上相邻的两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间距不超过90mm;相邻两个风栅单元的两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间距不超过200mm。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对称中心面均垂直于玻璃的上表面和玻璃运动方向时,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为直线形片状风。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对称中心面垂直于玻璃的上表面,并且不垂直于玻璃运动的方向,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为斜线形片状风。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对称中心面与玻璃上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为大于0°,且不超过40°,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为倾斜形片状风。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为在所述风栅上呈V形的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为V形片状风。进一步,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为在所述风栅上呈波浪形的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为波浪形片状风。本技术中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通过设置风栅上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厚度和宽度,使得从风栅上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内吹出的风为片状风,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生产风栅时将缝隙式连续出风口设置为上述条件时,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片状风能够保持一定的风层厚度和挺度,其中,挺度为片状风的边界厚度内风压与边界外风压之比。从这种风栅吹出的片状风能够覆盖玻璃表面,同时,由于保持一定的风层厚度和挺度,冷却钢化玻璃的效果突出,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的风能极大减少玻璃表面风斑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吹风部局部剖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片状风吹风方向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片状风吹风方向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片状风吹风方向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片状风吹风方向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片状风覆盖玻璃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片状风覆盖玻璃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片状风覆盖玻璃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片状风覆盖玻璃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吹风部局部剖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示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技术中的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包括:若干个风栅单元,每个风栅单元包括吹风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部上的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两侧壁相互倾斜,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厚度为1-10mm;在垂直于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出风侧的宽度为1-5mm;所述吹风部经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风层与玻璃接触面的厚度为1-20mm、挺度大于3的片状风。本技术中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通过设置风栅上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厚度和宽度,使得从风栅上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内吹出的风为片状风,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风栅单元,每个风栅单元包括吹风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部上的若干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厚度为1-10mm;在垂直于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出风侧的宽度为1-5mm;所述吹风部经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风层与玻璃接触面的厚度为1-20mm、挺度大于3的片状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风栅单元,每个风栅单元包括吹风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部上的若干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厚度为1-10mm;在垂直于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出风侧的宽度为1-5mm;所述吹风部经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吹出风层与玻璃接触面的厚度为1-20mm、挺度大于3的片状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在吹风方向上,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在吹风方向上依次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相互平行,靠近出风口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两侧壁的扩张角和收缩角均不大于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用片状风风栅,其特征在于,每个风栅单元的吹风部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相邻两个风栅单元的两个缝隙式连续出风口的间距不超过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雁张克治张喜宾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