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加将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68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0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连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端的顶杆、设置在层门上的安装座和套设在顶杆上的弹簧,弹簧位于安装座与底座之间,顶杆上下移动式设置在安装座内,顶杆的上端与层门的门锁开关相连;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锁件,锁件的锁孔端设置在层门上,锁件的另一端与转动件相连且该转动件在钥匙的带动下实现转动,转动件的上端包括一弧形顶板,弧形顶板的两端向下弯曲设置;弧形顶板的一端位于底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接触部分为线接触,相比传统结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了摩擦,开锁时用力小,开锁方便;同时保证了解锁时接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就是人们在电梯外见到的门,也叫厅门,层门一般由门、导轨架、滑轮、滑块,门框、地坎等部件组成;在电梯的层门上,需要设置用钥匙打开层门的解锁装置,保证在电梯停电、故障等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使用手动开锁钥匙打开层门。目前,层门锁的开锁钥匙孔大多设在层门门板上,通过转动钥匙,使设于层门门板上方的连杆机构动作,顶杆撬动活动锁钩脱离固定锁钩,使层门打开。然而,根据维修人员反映,目前的电梯层门开锁装置开锁较为费力,用起来不方便;因此,重新设计了一种开锁较为省力的开锁装置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连杆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顶杆、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安装座和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顶杆上下移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层门的门锁开关相连,该开锁装置随所述顶杆的上下移动可对所述层门的门锁进行锁定或解锁设置;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锁件,所述锁件的锁孔端设置在所述层门上,所述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且该转动件在钥匙的带动下实现转动,所述转动件的上端包括一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的两端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上运动时推动所述顶杆向上移动实现解锁,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杆通过弹簧向下移动实现复位锁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与所述弧形顶板抵触设置,且抵触的长度小于所述弧形顶板的宽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层门上。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挡板。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杆与所述层门的门锁开关抵触相连,所述顶杆的上端90°折弯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杆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件为三角锁。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弧形顶板的曲率为1.35~1.74m-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设置的开锁装置,连杆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的接触部分为线接触,相比传统的面接触结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了摩擦,开锁时用的力就小了,开锁更加方便;在减小接触面积的情况下也同时保证了解锁时接触的稳定性;解锁效果好,通用性也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杆机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底座1,顶杆2,安装座3,弹簧4,挡板5,锁件6,弧形顶板7,转动件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包括设置在层门上的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位于连杆机构的下方;连杆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顶杆2、设置在层门上的安装座3和套设在顶杆2上的弹簧4,弹簧4位于安装座3与底座1之间,顶杆2上下移动式设置在安装座3内,顶杆2的上端与层门的门锁开关相连,该开锁装置随顶杆2的上下移动可对层门的门锁进行锁定或解锁设置;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8和锁件6,锁件6的锁孔端设置在层门上,锁件6的另一端与转动件8相连且该转动件8在钥匙的带动下实现转动,转动件8的上端包括一弧形顶板7,弧形顶板7的两端向下弯曲设置;弧形顶板7的一端位于底座1的下方,弧形顶板7的一端向上运动时推动顶杆2向上移动实现解锁,弧形顶板7的一端向下运动时顶杆2通过弹簧4向下移动实现复位锁定。原理:钥匙插入钥匙孔,令钥匙正转,带动转动件8转动,则弧形顶板7的一端向上转动翘起,通过底座1带动顶杆2向上移动,实现解锁;令钥匙反转,带动转动件8反向转动,则弧形顶板7的一端向下转动复位,则顶杆2通过弹簧4复位,向上移动,重新锁定。弧形顶板7的弧形面与底座1之间的接触面较少,相对摩擦小,钥匙转动解锁时用力小,较为方便。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底座1与弧形顶板7抵触设置,且抵触的长度小于弧形顶板7的宽度。底座1与弧形顶板7的抵触设置可提高解锁的效率,相比无抵触式设置,避免了钥匙空转角度;抵触长度小于弧形顶板7宽度可以保证接触长度,接触面积小(底座1接触面平整时可视为线接触)却也保证了弧形顶板7将顶杆2顶起时接触的稳定性。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安装座3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座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式设置在层门上。开锁装置在层门上安装后需要对门锁开关的解锁和锁定效果进行调试,其中安装座3控制着连杆机构的安装位置,设置成可拆卸式安装结构便于调试阶段位置的调整,保证最佳应用效果。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和图2所示,弹簧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挡板5。挡板5用于抵住弹簧4,保持结构稳定;弹簧4尺寸固定时,可设置焊接式挡板5固定在顶杆2上;弹簧4尺寸按不同解锁需求会变化时,可选用对应尺寸的挡板5套设在顶杆2上,提高开锁装置的通用性。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顶杆2与层门的门锁开关抵触相连,顶杆2的上端90°折弯设置。抵触式解锁便于开锁装置的安装和调整,顶杆2上端设置90°折弯增大了接触面积,保证开锁装置与解锁开关的位置有相对位移时也能顺利解锁。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顶杆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摩擦,避免相对滑动,保证解锁到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锁件6为三角锁。三角锁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相邻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沿着一定的方向伸展而形成的条带状的单一三角形网,扩展迅速、能通过适当选择扩展方向而避开通视困难地带。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弧形顶板的曲率为1.35~1.74m-1。既能减小弧形顶板7与顶杆2之间的摩擦,也能保证两者接触的稳定性。本技术设置的开锁装置,连杆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的接触部分为线接触,相比传统的面接触结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了摩擦,开锁时用的力就小了,开锁更加方便;在减小接触面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连杆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顶杆、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安装座和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顶杆上下移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层门的门锁开关相连,该开锁装置随所述顶杆的上下移动可对所述层门的门锁进行锁定或解锁设置;/n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锁件,所述锁件的锁孔端设置在所述层门上,所述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且该转动件在钥匙的带动下实现转动,所述转动件的上端包括一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的两端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上运动时推动所述顶杆向上移动实现解锁,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杆通过弹簧向下移动实现复位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连杆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顶杆、设置在所述层门上的安装座和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顶杆上下移动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层门的门锁开关相连,该开锁装置随所述顶杆的上下移动可对所述层门的门锁进行锁定或解锁设置;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锁件,所述锁件的锁孔端设置在所述层门上,所述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且该转动件在钥匙的带动下实现转动,所述转动件的上端包括一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的两端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上运动时推动所述顶杆向上移动实现解锁,所述弧形顶板的一端向下运动时所述顶杆通过弹簧向下移动实现复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层门的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将
申请(专利权)人:李加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