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62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主动轮组件,主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从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且与主动轮组件间隔且平行布置;环形输送带,环形输送带套设于主传动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上;气动驱动组件,气动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且位于环形输送带之间,并与主动轮组件传动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通过气动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轮组件转动,可实现环形输送带运动,进而可将模具废料自动输送出模具或机床外,无需人工定期清理废料,省时省力,清废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上往往安装有废料滑槽,以保证模具废料滑出模具或机床外,但是,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模具结构紧凑,不足以安装废料滑槽,需人工定期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清理废料效率较高的模具废料输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清理废料效率较高的模具废料输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主动轮组件,所述主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从动轮组件,所述从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且与所述主动轮组件间隔且平行布置;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套设于所述主传动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上;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且位于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并与所述主动轮组件传动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通过气动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轮组件转动,可实现环形输送带运动,进而可将模具废料自动输送出模具或机床外,无需人工定期清理废料,省时省力,清废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间隔且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间隔且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间隔设置;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辊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环形输送带套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气动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辊转动,进而带动环形输送带运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均为两端大中间小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环形输送带在运动过程中跑偏而影响正常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套设固定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转轴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从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辊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套设固定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置于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且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且所述气动马达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与主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气动马达另一端安装有消音器,且该端连接有输气管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气管组件向气动马达输送气源使气动马达的驱动轴转动,并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进而使主动辊带动环形输送带运动。该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消音器可消除气动马达运行时产生的部分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避免产生噪音污染。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组件包括: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一端与所述气动马达另一端连接;第四固定座,所述输气管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且与气泵连接;其中,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调速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输气管向气动马达输送气源,气动马达将该气源转化为机械动能并通过驱动轴转动输出。通过调速阀可调节气动马达供气量大小,以调节气动马达的转速,以控制环形输送带运行的速度,以适应不同场合需求。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张紧调节组件,所述张紧调节组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位于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并与下层的所述环形输送带滚动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张紧调节组件的上下移动,可调节环形输送带的张紧度。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均开设有竖向布置的长条形孔,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置于所述环形输送带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所述长条形孔内;滚动套筒,所述滚动套筒套设在所述调节轴上,且所述滚筒套筒与下层的所述环形输送带滚动接触;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调节螺钉分别螺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且分别与所述调节轴的两个轴端压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当环形输送带张紧度较小时,拧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向下移动,调节螺钉向下压动调节轴,使调节轴下移,可增大环形输送带的张紧度,当黄兴输送带张紧度较大时,拧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向上移动,调节轴在环形输送带的作用下,也向上移动,进而减小环形输送带的张紧度。同时,因滚动套筒与下层的环形输送带滚动接触,保证了环形输送带能够正常运动。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顶端均开设有与所述长条形孔连通的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位于所述长条形孔上方,两个所述调节螺钉分别与两个所述螺丝孔螺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调节螺钉可与位于长条形孔内的调节轴的轴端接触,进而通过调节螺钉实现调节轴的上下移动。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输送带两侧,所述挡板底端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顶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可避免废料从环形输送带两侧滑出,保证全部废料能够通过环形输送带输送到指定地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去掉挡板和输气管组件后的磨具废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主动轮组件和张紧调节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从动轮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气动驱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附图为输气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主动轮组件,21-第一固定座,211-长条形孔,212-螺丝孔,22-主动辊,23-第一转轴,24-第一轴承,25-从动链轮,3-从动轮组件,31-第二固定座,32-从动辊,33-第二转轴,34-第二轴承,4-环形输送带,5-气动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n主动轮组件(2),所述主动轮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n从动轮组件(3),所述从动轮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且与所述主动轮组件(2)间隔且平行布置;/n环形输送带(4),所述环形输送带(4)套设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和所述从动轮组件(3)上;/n气动驱动组件(5),所述气动驱动组件(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且位于所述环形输送带(4)之间,并与所述主动轮组件(2)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主动轮组件(2),所述主动轮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
从动轮组件(3),所述从动轮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且与所述主动轮组件(2)间隔且平行布置;
环形输送带(4),所述环形输送带(4)套设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和所述从动轮组件(3)上;
气动驱动组件(5),所述气动驱动组件(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且位于所述环形输送带(4)之间,并与所述主动轮组件(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组件(2)包括:
第一固定座(21),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21)间隔且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
主动辊(22),所述主动辊(2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
所述从动轮组件(3)包括:
第二固定座(31),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31)间隔且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1)间隔设置;
从动辊(32),所述从动辊(3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上;
其中,所述气动驱动组件(5)与所述主动辊(22)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环形输送带(4)套于所述主动辊(22)和所述从动辊(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22)和所述从动辊(32)均为两端大中间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22)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23),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3)上分别套设固定有第一轴承(24),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3)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与从动链轮(25)固定连接,所述气动驱动组件(5)与所述从动链轮(25)传动连接;
所述从动辊(32)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转轴(33),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3)上分别套设固定有第二轴承(34),两个所述第二轴承(3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驱动组件(5)包括:
第三固定座(51),所述第三固定座(51)固定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博潘泽伦钱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