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29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线体、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所述输送线体依次穿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一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脱顶机构和第一产品托盘,第一产品托盘上方的第一支架上固定有料盒;第二工位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第二脱顶机构,第二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二产品托盘,第二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二支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第三工位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部设有第三脱顶机构和第三产品托盘,第三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三支架上固定有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装配的稳定性,排除人工装配的不稳定性因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装配是发动机装配线的关键工艺流程。涉及到非常多零件的装配,比如:曲轴、凸轮轴、瓦盖、瓦片、活塞、喷嘴、碗型塞、销、键等。每一个零件装配不良或者不规范,都可能引起发动机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往的装配线往往都是人工装配,装配完后再检测,自动化程度低,如果工人操作有误,就会造成一定的质量事故。然而,整个装配生产系统的完备性和先进性又主要取决于装配流水线中关键工位(控制点)的控制,关键工位对于最终所生产出来的发动机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工序间的实时检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实时在线检测,及时地发现装配过程中的缺陷,从而降低返工率,提高装配的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的发动机装配生产中,往往要等到产品全部完成之后,通过繁复的分析检测,才能反过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哪些步骤和工艺需要改进;而如何改进和改进的程度是多少,又必须通过又一轮的全新试验和生产才能得知;因此,很难实现生产的实时控制,更会造成生产设备、生产时间的浪费和返工率的成倍增加。因此,研发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线体、第一工位(装配工位)、第二工位(拧紧工位)、第三工位(检测工位),所述输送线体依次穿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脱顶机构,第一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一产品托盘,第一产品托盘上方的第一支架上固定有料盒,第一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安全光栅、第一传感器和第一触摸屏,第一支架顶部设有第一三色报警灯,第一支架背面设有第一电控柜,第一支架正面设有执行开关按钮;所述第一工位连接第一上位机,第一上位机程序采用基于VisualStudio研发的系统,设备电气硬件配置符合技术要求,PCL以及触摸屏程序由NGT编写与调试。所述第二工位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第二脱顶机构,第二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二产品托盘,第二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二支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有提升气缸,提升气缸连接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平移气缸,平移气缸连接平移板,平移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拧紧枪,拧紧枪通过减速机连接伺服电机,并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升降板和平移板底部均安装在相应的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二触摸屏,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二三色报警灯,第二支架背面设有第二电控柜;第二工位工作时,由第二传感器感应到产品到位,开始运行既定程序,气缸带动拧紧枪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初拧紧和二次拧紧,拧紧枪可进行旋转以适应不同位置的瓦盖。所述第三工位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部设有第三脱顶机构,第三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三产品托盘,第三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三支架上固定有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所述第三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三触摸屏,第三支架顶部设有第三三色报警灯,第三支架背面设有第三电控柜;工作时,第三工位的第三传感器感应到产品到位后,由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进行拍照确认瓦盖、瓦片的螺栓是否漏装、错装。如有漏装、错装进行报警,人工过来检查错误原因。确认是否需要返回重新装配。进一步地,所述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包括高速相机、相机镜头、照明设备;所述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设有挡光板;所述第三电控柜中安装有主端电脑、PLC、PC-Base控制器,主端电脑中安装有图像采集卡、视觉处理器和图像处理系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采用CCD照相机将被检测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处理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数量、位置、长度,再根据预设的允许度和其他条件输出结果,包括尺寸、角度、个数、合格/不合格、有/无等,实现自动识别功能。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进一步地,所述拧紧枪连接控制器(含驱动和软件),可以显示到PLC或电脑上进行分析、存储、检测。拧紧完成后,升降气缸、平移气缸收回,并自动放行至下一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相机镜头包括定焦镜头和显微镜头。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设备包括Halogen光源、LED光源、高周波萤光灯源、闪光灯源等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摸屏、第二触摸屏、第三触摸屏均为LCD触摸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上均设有安全门。本技术的工作时,发动机在前段工位完成后,由输送线线体自动运输上料至第一工位,人工进行装配瓦盖、瓦片、活塞并预拧紧。完成工艺流程后按放行按钮输送至下一工位。并通过通过第一、二、三工位,三个工位仅需一人即可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与时间成本。同时配有安全光栅等人性化安全措施,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功能学及操作的合法性及便利性,以及对人员安全性的防护。电控柜都配有安全锁,安全门设有开关互锁,保证系统的安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大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在线监测直接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到返工工位重新装配,产品不合格率从人工装配的千分之一左右降低到现在的万分之一以内,明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装配的稳定性,排除人工装配的不稳定性因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三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线体4、第一工位1(装配工位)、第二工位2(拧紧工位)、第三工位3(检测工位),所述输送线体4依次穿过第一工位1、第二工位2、第三工位3;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工位1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一支架101中部设有第一脱顶机构102,第一脱顶机构102上设有第一产品托盘103,第一产品托盘103上方的第一支架101上固定有料盒104,第一支架101中部立柱上设有安全光栅105、第一传感器(图中未示)和第一触摸屏107,第一支架101顶部设有第一三色报警灯108,第一支架101背面设有第一电控柜109,第一支架101正面设有执行开关按钮106;所述第一工位1连接第一上位机(图中未示),第一上位机程序采用基于VisualStudio研发的系统,设备电气硬件配置符合技术要求,PCL以及触摸屏程序由NGT编写与调试。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工位2包括第二支架201,第二支架201中部设有第二脱顶机构202,第二脱顶机构202上设有第二产品托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体、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所述输送线体依次穿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n所述第一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脱顶机构,第一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一产品托盘,第一产品托盘上方的第一支架上固定有料盒,第一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安全光栅、第一传感器和第一触摸屏,第一支架顶部设有第一三色报警灯,第一支架背面设有第一电控柜,第一支架正面设有执行开关按钮;所述第一工位连接第一上位机;/n所述第二工位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第二脱顶机构,第二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二产品托盘,第二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二支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有提升气缸,提升气缸连接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平移气缸,平移气缸连接平移板,平移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拧紧枪,拧紧枪通过减速机连接伺服电机,并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升降板和平移板底部均安装在相应的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二触摸屏,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二三色报警灯,第二支架背面设有第二电控柜;/n所述第三工位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部设有第三脱顶机构,第三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三产品托盘,第三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三支架上固定有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所述第三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三触摸屏,第三支架顶部设有第三三色报警灯,第三支架背面设有第三电控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装配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体、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所述输送线体依次穿过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
所述第一工位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脱顶机构,第一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一产品托盘,第一产品托盘上方的第一支架上固定有料盒,第一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安全光栅、第一传感器和第一触摸屏,第一支架顶部设有第一三色报警灯,第一支架背面设有第一电控柜,第一支架正面设有执行开关按钮;所述第一工位连接第一上位机;
所述第二工位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第二脱顶机构,第二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二产品托盘,第二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二支架上固定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有提升气缸,提升气缸连接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平移气缸,平移气缸连接平移板,平移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拧紧枪,拧紧枪通过减速机连接伺服电机,并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升降板和平移板底部均安装在相应的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架中部立柱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和第二触摸屏,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二三色报警灯,第二支架背面设有第二电控柜;
所述第三工位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部设有第三脱顶机构,第三脱顶机构上设有第三产品托盘,第三脱顶机构上方的第三支架上固定有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纳冠华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