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1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静电喷雾装置。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静电,并包括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充电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输出端或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待雾化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对待雾化的液体施加静电电荷;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来实现电离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电喷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喷雾器是指能使喷出的雾滴在靶标物上产生显著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的喷雾器,静电喷雾具有节水、省药、高效、环保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农业喷施的终极技术。如要确保喷出的雾滴能在靶标物上产生显著的环抱吸附效果,就必须在让液体带上一种极性的静电荷的同时,要采取措施让靶标物带上另外一种极性的静电荷,也就是需要设置一种接地电极,将高压发生器输出的另外一种极性的高压静电荷通过接地电极传导到靶标物上,使靶标物带上另外一种极性的静电荷,形成以高压静电发生器为中心的电流闭合回路的有源静电场。这样,当喷出的带有一种极性静电荷的带电雾滴在重力、地球引力和电场力的多重作用下,飘至带有另外一种极性静电荷的靶标物附近时,在异性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动态的带电雾滴就会快速奔向静态的靶标物而牢牢地吸附在靶标物的上下左右,从而实现雾滴在靶标物上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实践证明,如没有接地电极,也就是没有形成电流闭合回路的有源静电场时,尽管在喷出的雾滴中也带有一种极性的静电荷,但其喷出的雾滴在靶标物上是难以实现雾滴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的。而设置了接地电极,在形成了良好的电流闭合回路的有源静电场时,就能轻松地实现雾滴在靶标物上形成显著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为了实现静电喷雾的良好环抱吸附效果,现有技术采用了不同的直接连接的接地技术方式:针对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采用将发生器高压输出的一种极性的静电荷通过导线连接的金属电极直接与人手的表皮相接触,使人体带上电荷,并通过人体的双足与大地连接导通,将静电荷传导到处在大地上的靶标物上,从而使靶标物带上一种极性的静电荷。针对设有金属机架一类的静电喷雾器,采用将发生器高压输出的另外一种极性的静电荷通过导线直接与金属机架相连接,通过金属机架及机架上的金属轮子与大地接触导通,通过大地将静电荷传导到靶标物上,从而使处在大地上的靶标物带上另外一种极性的静电荷。通过上述的接地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构成静电喷雾的电流闭合回路,良好地实现了静电喷雾的环抱吸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陆续发现了其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和弊端:通过人体直接导电接地容易产生静电刺激人体的不适感,容易产生因人手表皮与电极接触不良或所穿的鞋底材料太绝缘而使得传导到靶标物上的静电荷强度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导致静电环抱吸附效果不稳定。通过直接与金属机架导通接地,因整个金属机架都会带上高压静电荷,容易对装置在机架上的其它电器部件和带有另外一种极性静电荷的水路管道及水泵等相互产生干扰影响,从而增加了相关部件安装的绝缘隔离的处置难度,极易导致正负两种极性静电荷的相互抵消,进而容易影响其喷雾的静电环抱吸附效果的良好实现。同时也对需在机架上进行操控的工作人员带来静电刺激的风险。由于采用直接接触方式的接地技术在现实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上述的缺陷和问题,因此,能研制和设计一种新的接地技术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既能确保静电喷雾环抱吸附效果实现的稳定性,又能更好的保障操控者的安全和舒适,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和静电喷雾方法,其通过高压电离电极的放电来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以实现电离接地,从而可以取代传统的直接接触接地的方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其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静电,并包括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充电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输出端或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待雾化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对待雾化的液体施加静电电荷;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来实现电离接地。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装置还包括电离感应发射头,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包括绝缘外壳和用于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的发射电极连接插孔,从而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体的储液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桶下方的底座,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安装到所述底座。进一步地,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采用金属单针式或碳纤多针式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周围进一步设置有电极防护罩,所述电极防护罩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进一步包括蓄能电容器,所述蓄能电容器设置在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与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之间,以用于对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的高压静电进行蓄能后再传导到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进一步地,在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与所述蓄能电容器之间以及所述所述蓄能电容器与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之间进一步设置有密闭绝缘型接插件,所述密闭绝缘型接插件采用橡塑包裹、内部设有金属插拔头。进一步地,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采用铁氟龙碳纤维硅胶电线,并且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喷出带有静电电荷的液滴的喷头,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的有效离地高度在0-3m之间任意设定,所述喷头与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30cm。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电压为2.5万伏至3.5万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静电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静电喷雾装置的电离感应发射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静电喷雾装置的电离感应发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试验效果演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其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静电,并包括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充电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输出端或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待雾化的液体接触,以对待雾化的液体施加静电电荷;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来实现电离传导接地。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装置还包括电离感应发射头,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包括绝缘外壳和用于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的发射电极连接插孔,从而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体的储液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桶下方的底座,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安装到所述底座。进一步地,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采用金属单针式或碳纤多针式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周围进一步设置有电极防护罩,所述电极防护罩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喷雾进一步包括蓄能电容器,所述蓄能电容器设置在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与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n高压静电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静电,并包括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n充电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输出端或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待雾化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对待雾化的液体施加静电电荷;/n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来实现电离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
高压静电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静电,并包括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充电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输出端或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待雾化的液体直接接触,以对待雾化的液体施加静电电荷;
电离感应发射电极,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对周围空气进行电离来实现电离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喷雾装置还包括电离感应发射头,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包括绝缘外壳和用于连接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的发射电极连接插孔,从而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通过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输出端或正极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喷雾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待雾化的液体的储液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桶下方的底座,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安装到所述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感应发射电极采用金属单针式或碳纤多针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离感应发射头周围进一步设置有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金港植保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