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10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摆臂驱动部,所述摆臂驱动部包括插入到所述滑槽中的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联结且转动中心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轴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槽宽尺寸滑动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能够实现对试管体液的自动化摇匀,避免体液进入试管后会产生成份下沉离析现象,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摇匀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管摇匀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领域中,人民群众的健康及相应意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抗生素在医疗领域方面及对人民健康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以往对待抗生素认识不足,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出现了滥用的情况,由此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医护工作者在群众生病时,会逐步采用了更为科学稳健的方式和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现行的做法是,采集患者的体液样本,放入专用试管备用,然后使用接种环将备用体液涂在载玻片中相应的位置处,对体液进行观察分析,以便快速地了解患者的真实患病机理,从而对症下药,目前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都是人工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由于医护人员存在疲劳的可能性,因此很容易造成一定的失误,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由于体液进入试管后会产生成份下沉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吸取的样本浓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进而影响检测分析结果,给医生诊断带来误导,因而采用自动化方式和方法,就必然会涉及到试管内的体液进行摇匀的动作,因此就需要设计一个相应的结构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摆臂驱动部,所述摆臂驱动部包括插入到所述滑槽中的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联结且转动中心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轴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槽宽尺寸滑动接触配合。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体液进入试管后会产生成份下沉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吸取的样本浓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进而影响检测分析结果,给医生诊断带来误导,采用人工进行试管摇匀操作,耗时耗力,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而本技术公开的试管摇匀机构,采用偏心轴机构,当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转动时,由于驱动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驱动轴在所述滑槽内偏心转动,从而使摆臂在驱动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来回摆动,进而让固定在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来回摆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试管摇匀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夹持机构为电动夹爪。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长条形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摆臂驱动部还包括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挡光片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挡光片配合的光电开关。通过挡光片和光电开关相配合以便试管夹持机构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挡光片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单元为电机。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包括驱动轴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驱动轴本体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本体转动的滚动体。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包括所述驱动轴本体以及套设在所述驱动轴本体外部的滚动轴承。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试管摇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摆臂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底座,2为摆臂,21为滑槽,3为试管夹持机构,4为驱动轴,41为驱动轴本体,42为滚动体,5为旋转驱动单元,6为传动轴,7为挡光片,8为光电开关,9为转轴安装架,10为试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联接”、“连通”、“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配合”可以是面与面的配合,也可以是点与面或线与面的配合,也包括孔轴的配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采用偏心轴机构,当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转动时,由于驱动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驱动轴在所述滑槽内偏心转动,从而使摆臂在驱动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来回摆动,进而让固定在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来回摆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试管摇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摆臂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包括底座1;摆臂2,所述摆臂2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摆臂2上设置有滑槽21;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2上的试管夹持机构3;摆臂驱动部,所述摆臂驱动部包括插入到所述滑槽21中的驱动轴4、以及与所述驱动轴4联结且转动中心与所述驱动轴4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驱动单元5,所述驱动轴4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槽宽尺寸滑动接触配合。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体液进入试管10后会产生成份下沉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吸取的样本浓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进而影响检测分析结果,给医生诊断带来误导,采用人工进行试管10摇匀操作,耗时耗力,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而本技术公开的试管摇匀机构,采用偏心轴机构,当旋转驱动单元5的输出轴转动时,由于驱动轴4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驱动轴4在所述滑槽21内偏心转动,从而使摆臂2在驱动轴4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来回摆动,进而让固定在摆臂2上的试管夹持机构3来回摆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试管摇匀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试管夹持机构3为电动夹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槽21为长条形滑槽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摆臂驱动部还包括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5的输出轴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挡光片7和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摆臂驱动部,所述摆臂驱动部包括插入到所述滑槽中的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联结且转动中心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轴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槽宽尺寸滑动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上的试管夹持机构;摆臂驱动部,所述摆臂驱动部包括插入到所述滑槽中的驱动轴、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联结且转动中心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偏心设置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轴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槽槽宽尺寸滑动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夹持机构为电动夹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摇匀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贵卫锋如盛敏邓东卫周专谢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