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艳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00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涉及肠内营养温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升降杆、加热水箱,升降杆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通过固定套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水浴加热箱,加热水箱内壁顶部、底部均固定有螺旋电加热管,加热水箱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与加热水箱内部相连通的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浴加热箱连通,水浴加热箱一侧底部贯穿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对流经营养液加热管的营养液进行间接的加热,避免了通过电热丝等方式直接对营养液加热导致的营养液受热不均、营养流失情况的出现,在加热的同时对营养液进行杀菌处理,提高了营养液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
本技术属于肠内营养温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由于老年人组织修复能力降低,术后或损伤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相应延长,因此,住院急性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有研究报道肠内营养胃肠道反应与营养液的温度有关,特别是对于国人体质来说,在营养液不加热或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直接输注的话,容易造成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并发症,若温度过高,则不但会对营养液造成失效,还会对肠道内各种酶活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输注前营养液的温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最佳输注温度。为了快速加热均采用电热丝直接加热,虽然受热迅速,但是,快速受热,容易使得初步加热时受热不均,外表与电热丝接触时热量较高,容易损坏营养物质,采用直接对营养液袋内的所有液体进行加热,这样反复加热,使得营养液的营业会流失,导致营养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肠内营养温控装置直接加热容易容易损坏营养液,反复加热使得营养液的营业会流失,降低营养液的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升降杆、加热水箱,所述升降杆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通过固定套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水浴加热箱。所述加热水箱内壁顶部、底部均固定有螺旋电加热管,所述加热水箱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与加热水箱内部相连通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浴加热箱连通,所述水浴加热箱一侧底部贯穿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贯穿加热水箱顶部。所述水浴加热箱内部固定有营养液加热管,所述水浴加热箱两侧内壁固定有紫外线灯,所述营养液加热管进料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口固定有瓶口连接件,所述瓶口连接件上固定有营养液瓶,所述营养液加热管出料端连通有输液管。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水箱顶部贯穿有注水管,所述加热水箱一侧底部贯穿有出水管,所述加热水箱一侧面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顶部套设有与营养液瓶相配合的压板。进一步地,所述水浴加热箱一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第二温度传感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对流经营养液加热管的营养液进行间接的加热,避免了通过电热丝等方式直接对营养液加热导致的营养液受热不均、营养流失情况的出现,在加热的同时对营养液进行杀菌处理,提高了营养液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升降杆能够调整输液管的高度,方便营养液体的输出,保证输出的连续性。3、本技术通过量螺旋电加热管的使用,增加与加热水的接触面积的同时提高加热速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升降杆,3-加热水箱,4-支撑杆,5-支撑板,6-水浴加热箱,7-螺旋电加热管,8-水泵,9-输水管,10-排水管,11-营养液加热管,12-紫外线灯,13-单向阀,14-瓶口连接件,15-营养液瓶,16-输液管,17-注水管,18-出水管,19-第一温度传感器,20-压板,21-控制面板,22-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升降杆2、加热水箱3,升降杆2顶部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上通过固定套固定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表面固定有水浴加热箱6。加热水箱3内壁顶部、底部均固定有螺旋电加热管7,加热水箱3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与加热水箱3内部相连通的水泵8,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9与水浴加热箱6连通,水浴加热箱6一侧底部贯穿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出水端贯穿加热水箱3顶部,排水管10、输液管16上均安装有电磁阀门。水浴加热箱6内部固定有营养液加热管11,营养液加热管11在水浴加热箱6内部呈螺旋状设计,增加与水浴加热箱6内部热水的接触面积和延长在水浴加热箱6的滞留时间,水浴加热箱6两侧内壁固定有紫外线灯12,营养液加热管11进料端安装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的输入端口固定有瓶口连接件14,瓶口连接件14上固定有营养液瓶15,营养液加热管11出料端连通有输液管16。其中,加热水箱3顶部贯穿有注水管17,加热水箱3一侧底部贯穿有出水管18,加热水箱3一侧面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9。其中,支撑杆4顶部套设有与营养液瓶15相配合的压板20。其中,水浴加热箱6一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控制面板21的输入端分别与升降杆2、螺旋电加热管7、水泵8、单向阀13、排水管10、输液管16上的电磁阀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中设置有自动温控器,自动温控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9、第二温度传感器22电连接,用以实时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9、第二温度传感器22输出的温度信号。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升降杆(2)、加热水箱(3),所述升降杆(2)顶部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通过固定套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固定有水浴加热箱(6);/n所述加热水箱(3)内壁顶部、底部均固定有螺旋电加热管(7),所述加热水箱(3)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与加热水箱(3)内部相连通的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9)与水浴加热箱(6)连通,所述水浴加热箱(6)一侧底部贯穿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出水端贯穿加热水箱(3)顶部;/n所述水浴加热箱(6)内部固定有营养液加热管(11),所述水浴加热箱(6)两侧内壁固定有紫外线灯(12),所述营养液加热管(11)进料端安装有单向阀(13),所述单向阀(13)的输入端口固定有瓶口连接件(14),所述瓶口连接件(14)上固定有营养液瓶(15),所述营养液加热管(11)出料端连通有输液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肠内营养温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升降杆(2)、加热水箱(3),所述升降杆(2)顶部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通过固定套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固定有水浴加热箱(6);
所述加热水箱(3)内壁顶部、底部均固定有螺旋电加热管(7),所述加热水箱(3)顶部固定有进水口与加热水箱(3)内部相连通的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9)与水浴加热箱(6)连通,所述水浴加热箱(6)一侧底部贯穿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出水端贯穿加热水箱(3)顶部;
所述水浴加热箱(6)内部固定有营养液加热管(11),所述水浴加热箱(6)两侧内壁固定有紫外线灯(12),所述营养液加热管(11)进料端安装有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巩红飞杨晓风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曾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