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俊良专利>正文

夜间行车驾驶防目眩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37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夜间行车驾驶时防止对方大光灯眩目的眼镜。它的解决方案是:在眼镜佩戴时的水平目视中心线上部为局部透光区,下部为无色透明区。局部透光区的一边向下,无色透明区的另一边向上呈圆弧状延伸。如上部采用镀半透膜则对现有眼镜加工方法可不作变动。局部透光区既能防眩目又有基本看清这部分路面情况。它的延伸部分在车辆很近时也能防眩目。无色透明区和它的延伸部分能始终看清自己的行车路线。防止眩目或看清前方全景只需稍调正头部角度。(*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夜间行车驾驶防目眩眼镜。目前,夜间行车驾驶,特别是离开市区,车辆交会,对面开来车辆的大光灯,致使目眩而看不清自己的行车路线。即使交替打亮各自的大光灯,也不能根本解决目眩,而且经常更换灯源也很不方便,前方出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发现,眼睛长时间寻找路面疲劳很快,影响安全行车。现有公知的有色眼镜,虽然戴后能防止对方大光灯的眩目,但同时自己的行车路线也看不清,而显得没有意义。变色眼镜虽然强光能变色而防止目眩,但在夜间光线微弱,灯光在眼镜某一点停留时间很短而根本不能发挥作用。虽然,现在有一种上下分层次透光的眼镜,一是从局部透光到无色透明是逐步过渡的,二是对可见光有选择透光而影响看清前方信号灯源,同样只适用白天佩戴。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对方大光灯的目眩,又不影响看清自己的行车路线和信号灯光的眼镜。这里所展示的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眼镜片的左上半部份(以眼镜佩戴时的目视中心线为界)透过率为5~40%,右下半部份为透过率>80%的透明区。使用时,对方如没有大光灯,头只稍仰起,就可如平常一样看清行车前景,当对方车辆大光灯亮时,只要头稍向下调正,让大光灯位于局部透光区,就可防止眩目,而自己的行车路线同样可以清晰地看见。进一步的方式是,左上半部的局部透光区即附图①所示部份与右下半部份的透明区即附图②所示部份有一条呈弧形的交接缝。这样,可以始终保持自己的行车路线区域清晰地看见,而对方大光灯始终位于防眩目区域内。更进一步的方式是,左上半部份的局部透光区采用蒸镀滤光镆获得。这样,不需改变现有的眼镜制作,就可方便地获得老光、近视、平光等各种本技术眼镜。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二个实施例来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①部示部份,采用AB6中性灰色光学玻璃,附图②部份所示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分别按附图所示的连接线形状加工,然后用光学胶胶合起来,再按眼镜加工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平光眼镜。实施例二经光学冷加工完工后的近视眼镜片(无色透明的),按真空镀膜要求擦净,放在真空镀膜机的另件架上,另件架的孔,要加工成有如附图②部份形状挡板,只留附图①所示区域的孔。按照镀制铬层中性密度滤光镜工艺进行,铬层厚度控制在波长550nm处时的透光率在20%左右,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波动不大于5%。按现有的镀膜材料和工艺,可以有多种方法获得上述的局部透光膜,这里就不再赘述。此例同样可以适用各种平光、老光等各种眼镜的镀制。权利要求1.一种夜间行车驾驶防眩目眼镜,由镜架、镜片组成,其特征是在于眼镜片的左上半部份在可见光区透过率为5~40%之间,右下半部为透过率>80%的透明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其特征在于眼镜片的左上半部份和右下半部份中间有一条呈弧形的交接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其特征在于镜片左上半部份的透过率通过蒸镀滤光膜获得。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夜间行车驾驶时防止对方大光灯眩目的眼镜。它的解决方案是在眼镜佩戴时的水平目视中心线上部为局部透光区,下部为无色透明区。局部透光区的一边向下,无色透明区的另一边向上呈圆弧状延伸。如上部采用镀半透膜则对现有眼镜加工方法可不作变动。局部透光区既能防眩目又有基本看清这部分路面情况。它的延伸部分在车辆很近时也能防眩目。无色透明区和它的延伸部分能始终看清自己的行车路线。防止眩目或看清前方全景只需稍调整头部角度。文档编号G02C7/02GK2031535SQ8820137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宋俊良 申请人:宋俊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夜间行车驾驶防眩目眼镜,由镜架、镜片组成,其特征是在于眼镜片的左上半部份在可见光区透过率为5~40%之间,右下半部为透过率>80%的透明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宋俊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